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总是生活在主体和客体两个世界之中,如何在人物塑造中真正把握好这两个世界的内在关系,是作品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问题。方方小说在人物塑造艺术上对该问题给予了新的理解与操作,从而使人物达到了两个世界的审美统一。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下,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美育教学的实施?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育教学呢?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和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充分想象作品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得到熏陶。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受作品的建筑形式美。一篇文章的组成由许多材料组成,由字词句段连成篇章。那它是如何构成整体,达到和谐统一、搭配相宜、生动流畅的美感呢?领会掌握  相似文献   

3.
邵璐  周以 《外国语文》2022,(1):10-19
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当下,将民族文学置于世界文学语境中考察促成了文学研究的"世界"转向.通过梳理美国出版余华作品的副文本材料,文章探讨了世界文学背景下美国出版方针对中国文学采取的副文本策略,以及相关策略下目标语读者对翻译作品的接受状况.企鹅兰登书屋主要采用了强调地域他者和诗学共性两种策略以呈现余华英译作品,使其参与目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小小说这一类叙事性作品的考查走进了不少地区的中考试卷,语文老师也加强了对这一类作品阅读理解方面的训练。本文以小小说《阴影和阳光》为材料,谈谈如何科学命制叙事类作品的阅读理解题目。  相似文献   

5.
雕塑是用厚重的物质材料创造的人工制品,它是静默的艺术、古代大部分雕塑作品都以物化的形式成为人类宗教时空理念的载体或显现方式。本文论证古代雕塑作品是如何显现时空这一理念.而这一理念又是如何制约和影响了雕塑艺术的表现方式和美学特征的。  相似文献   

6.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是村上春树以两个平行世界同时展开故事这一创作手法的开山长篇。本文将从荣格心理学的角度,运用荣格心理学的集体无意识等理论对作品中世界的构成、人物设定、以及故事脉络进行分析,试图证明村上春树实际上用文学的形式将荣格心理学描绘的无意识世界,以及各抽象概念具体化,并在作品中探讨如何实现个性化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7.
西方现代文论家艾布拉姆斯在他的名作《镜与灯》中,提出了一个在学界影响甚广的文学解读图式: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从这四个维度,我们可以得出对作品不同的解读,对《菜园小记》的解读也可以如此,本文只是给大家提供一种方法论上的启示。从作品与世界的维度来说,我们可以着重解读作品是如何反映一个时代、一种社会形态的风貌以及应该对其作如何的评判。《菜园小记》作于60年代初期,写的是40年代延安大生产运动时的情形。《菜园小记》作为再现大生产运动的具有典型性的剪影、片段,无疑使作品具有了再现那一特殊时代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辅助中国现代文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文学课是大学中文系及其相关专业的必修课,其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各时期的主要作家及其他们的主要作品,文学团体、流派、文艺论争等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或以史为主,或以作品为主。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因此,如何使学生在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脉络的同时,又很好地掌握其主要作家及作品,从而能从整个世界文学发展的高度把握中国现代文学这门知识;特别是怎样通过学习去培养一种开放型的研究方法,是值得我们进行探讨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把中国现代文学放在世界文学发展的轨迹上,用比较文学的方…  相似文献   

9.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是村上春树以两个平行世界同时展开故事这一创作手法的开山长篇。本文将从荣格心理学的角度,运用荣格心理学的集体无意识等理论对作品中世界的构成、人物设定、以及故事脉络进行分析,试图证明村上春树实际上用文学的形式将荣格心理学描绘的无意识世界,以及各抽象概念具体化,并在作品中探讨如何实现个性化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0.
谢友鄞作品中所展现的"辽西边地世界",在地理特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方面显示着自己的独特内涵。而且,在这种内涵的展示中,"辽西边地世界"显现出了谢友鄞作品的认识、审美、文化功能,使这一文化符号连同谢友鄞的作品一起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古代作品的批判继承,当然与整个古代作品的批判继承的原则是一致的。但是,由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不同于大学文科和专业的研究工作,所以如果简单套用大学文科或专业工作者对于古代作家作品的评价,就不但使学生难于接受,而且往往出现观点和材料难于统一的问题,其结果很难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去分析古代作品的能力。因此,如何处理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作品的批判继承问题,是语文教学中需要讨论的一个课题。现在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几种情况作些分析: 一、对于古代作品,要批判的是否只是思想内容,而艺术形式就完全可以继承,不需要批判?这个问题如果不弄清楚,就可能会使学生误认为文言文虽然思想内容存在问题,而艺术形式还是完美无缺的。这不但会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内容与形式互相割裂的错误认识,也会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产生古代作品的艺术性高于现代作品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2.
姚立群 《考试周刊》2014,(47):22-23
材料的开发、使用和完善始终贯穿于人类的发展史,而设计的过程实质上是对材料的理解、认识和改造的过程。设计对材料的选择不仅用来提供功能,而且用来建立作品的美感,唤起人们心中的美好联想和感觉,以及对设计品本身的使用欲望。材料在其中扮演核心角色,文章就如何选择材料并使其自我显现以唤醒人们的审美情感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张文鑫 《母婴世界》2014,(2):138-139
摄影创作离不开构图,这就像写文章离不开章法一样,不是可有可无的,实属作品成败的关键。如何在平面世界做文章,我们今天上一堂”摄影几何课”吧!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汉学家和翻译家白睿文翻译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英语世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余华的作品《活着》就是其译作的代表。本文以《活着》的英译本为例,从译者的翻译策略入手,分析白睿文如何在文字和文化间穿梭自如,使其翻译作品既保留原作品的风格,又适应了读者的文化心理。相比"言语交流",白睿文更看重译者的"文化担当",他的翻译作品成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又一扇窗。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是以情感为前提的.在作者想象中出现的作品世界.就是一个给人以立体感的世界.也是作者倾注全部情感的世界。因此.我们在教学文学作品时.必须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使之产生丰富的联想.给他们的想象插上五彩的翅膀.使他们思维更活跃,思路更开阔。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们的想象力呢?  相似文献   

16.
一、审视人生古今中外的无数作品,对于人生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诠释,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概而论之,若以“生存场”中的心态为分析标准,我们似乎可以认为,在许多作品中所充斥着的,是一种“自我”的张扬,这种自我,既是作者个体人格的体现,同时也代表了社会里一类人的群体意识.这类作品可以说是主观色彩浓郁的,富有扩张性的:不论其故事如何,风格何属,这些作品的一个共同之处是都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的种种人生理想的纵情憧憬,他们在艺术的世界里自如挥洒,超越了世俗的种种束缚,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营造出一个美妙绝伦的人生境界,令人心向往之;然而也有为数不多的作品,含蕴着作者幽深睿智的哲学思考,冷静地观照着人生的各个层面与丰富内涵.这一类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毋宁说是一种沉思的、审视的和内敛的属性.而对于读者来说,阅读这两类风格迥异的作品,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自然是大不相同的.前者使人昂奋愉悦,唤起无尽的希望,感觉到在这世界中人有天然的优越性,几乎是无所不能的.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所谓“天人合一”,正是对这种心态的概括;而后一类作品却会使人感受到人生中的种种无奈与苍凉,困惑和迷惘;从而使人趋于沉静和思考,生发出对人生的质疑.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对于爱好自由、富于想象力  相似文献   

17.
<正>一、透过文字,体味语言美散文,所写的多是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点滴感情,但这看似平凡的文字,往往蕴含着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体味和感悟。我们的教材中选录的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这些无疑是学生最好的精神食粮之一。如何使之形成良好的效应,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走进作品,体验情感,并进而受到熏陶,有所领悟。1.言中求真,真中见情。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艺术就是"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  相似文献   

18.
孙玉石 《现代语文》2009,(12):130-131
根据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朗读者》在世界范围内为德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赢得了话语权。这是如何实现的?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文本成功所带来的客观效果?结合作品的时代语境和内部的叙事策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而更为理性、全面地理解二战题材作品。  相似文献   

19.
传记学批评方法要求在作家——作品——读者这一文学系统中,站在作品文本本身之外,通过对作家传记材料、生活背景等方面进行了解以正确解读作家的作品。其一方面研究作家的生平经历等,以便弄清作品的意义;另一方面,作品也成为作家生活的线索,以便进一步认识作家,即从作家到作品和从作品到作家两个维度。文章将从作家的经历、人格以及对世界的态度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来进一步解读文本以达到对茨威格、R先生、陌生女人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的作品近年被翻译为世界多国文字,在海外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可译性"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其基于中国传统文学和哲学之上的独特的叙事模式和文化精神;现代意识统摄下的对人性的深入探究所形成的作品的普适性意义和价值,使他的创作能够跨越语言文化的障碍,在世界文坛展示独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