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的活动是能动的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活动的本质诉求是“求真”——“合规律性”,“向善”——“合目的性”,“尚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并以真、善、美三者统一的全面尺度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全面认识、利用和改造,创造出真、善、美相统一的人类所理想的“属人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大学排名的合理性包括排名活动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大学排名机构自始至终都在追求着其排名活动的合目的性,而合规律性则被排名机构所忽略.文章以各个大学排名机构的实践为基础,讨论了大学排名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问题以及实现大学排名合规律性的障碍.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实践是真善美的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的社会实践是能动的创造性活动 ,它充分地体现着真、善、美的统一。真———“合规律性”是人类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的客观前提 ;善———“合目的性”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所追求的价值取向 ;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实现的理想境界。人类必须以科学、道德、审美三者统一的全面尺度对现实世界进行认识、利用和改造 ,不断提升自己的主体性地位 ,增强自身的本质力量 ,以自已创造性的活动———社会实践 ,创造出真、善、美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合理性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教育教学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体现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教学反思是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再思考,是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合理性的思考.合理性是教学反思的内核,具体表现为教师以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为时间维度,以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统一为内核,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5.
实践的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及其现实背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的本质特征要求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总体原则,而且也只有做到这一点,实践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但是,现实实践却常常发生对理论的背离,从而导致反主体效应的出现。借助反思性研究实践的方法,对未来实践进行调适,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其合目的性合规律性是目前实践问题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新闻真实本质上是真与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客观真实和主观真实的统一。新闻传播活动的实质,在于合规律性的内容,以合目的性的形式传播,即以善的形式传播真。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思想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它以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为根本前提 ,充分尊重历史规律的客观性 ,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 ,反映了历史规律 ;它以历史发展的合目的性为基本依据 ,从根本上体现了“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趋向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合目的性 ;它以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 ,是未来社会的现实纲领  相似文献   

8.
自由的本质从历史本体角度,从实践高度看,应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活动,是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是一种具有自我表现、自我扩张、自我超越倾向的创造性动物,这种创造性的潜在形式就是意志,由于人的需要的推动必然发展为现实的创造性实践,正是创造性实践开辟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历史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朱红亮 《职教通讯》2012,(22):57-61
"真"指称着"合规律性","善"为"合目的性",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体,并体现在人类活动中。高职人文教育作为人类重要的实践活动之一,内涵着"真""善""美"。高职人文教育之"真"是指高职人文知识教育,"善"是高职人文精神教育,"美"是高职人文知识教育与精神教育的统一体,并体现在高职人文教育的实践活动中。  相似文献   

11.
对实践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的本质特征决定任何实践活动都必须实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往往会发生现实对理论的背离。为避免反人类实践的出现,必须正确处理实践合目的性追求中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为实现实践的合规律性,在提高对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的同时,还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反思。只有把人类的整体的、长远的利益作为价值追求的首要目标,才能实现实践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认识和把握上的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大趋势,即具有合规律性,又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具有合目的性,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科学真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按照人的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原则,分析了高校人事档案工作者在实践活动中出现的职业肯定与认同、怀疑与消解、肯定与建构这样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逻辑及成因,提出对策,为进一步推动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教育规范的基础和自由发展的中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规范是调控人们教育行为的具有不同程度之普适性的指示或指示系统,而使教育规范从无到有的充分而且必要的条件是合规律与合目的。教育规范的作用就在于保障主体教育活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而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就是自由发展。遵守一定的教育规范是进入自由发展境界的门户,教育规律是通过教育规范这一中介而与自由发展发生关联的,而教育规范则是通过自律与自由发展发生联系的。  相似文献   

15.
高校内部管理规范合理性的基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在现实中表现为其可行性,合目的性则表现为其可接受性。判定可接受性的标准是高校内部管理规范的认同度,而民主机制是充分显示高校内部管理规范的认同度从而显示其是否合目的性的基本方式,就高校而言,这种民主机制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广开言路、代议机制、磋商机制。判定可行性的标准是高校内部管理规范的实施情况和实施结果,其程序要点是同行专家的集体评议和表决。可接受性侧重于程序的合理,可行性侧重于实质的合理,高校内部管理规范的合理性是实质合理和程序合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怎样的课堂才是理想课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本文从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出发,论述了目标的合理性、教学工具的适配性、教学过程的合规律性、教学结果的合目的性是理想课堂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指出了课堂教学活动从教学设计到结果评价全过程中的应然。  相似文献   

17.
教育规范是调控人们教育行为的具有不同程度之普适性的指示或指示系统 ,而使教育规范从无到有的充分而且必要的条件是合规律与合目的。教育规范的作用就在于保障主体教育活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  相似文献   

18.
运用实践唯物主义观点,从主客体基本关系出发,剖析价值选择中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这一根本原则,主体的主体性决定选择的目的性,客体的客体性决定选择的规律性,目的性与规律性在价值实践活动中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19.
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结合的世界观、个人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价值观、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结合的历史观构成马克思主义和谐实践观的内在特质,坚持三者的有机统一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0.
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强调社会本位,缺乏对人性的充分关注,导致教育目的异化和效果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性提升和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对人性的关注体现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