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90):131-132
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要对历史做出客观评价说明,就需要学生广泛研读史料、用理性思维方法才能准确得到客观正确的历史解释。本文主要探讨在历史解释视域下,通过补充历史材料,进行课堂阅读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2.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是指过去发生的事,属于过去式,人们只能通过过去遗留或保存下来的史料去辨析、推理,形成合理的认识。这里的“辨析”“形成对历史正确的认识”就是一种历史解释。课程标准同时提道:“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王磊 《辽宁教育》2023,(17):88-90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教师可以深挖绘画作品中的历史因素,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元认知"理论与"历史解释"实践。按照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定义,"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如何认识历史解释?一般地说,一切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我们要认识到:第一,所有的历史叙述都包含史实和解释两个部分;第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叙述会有不同的解释。学会历史解释是一种综合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另外四个历史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一一的实现其实都有赖于历史解释的合理运用,换句话说,历史核心五大素养中关于运用的要求,都可视为历史解释。因此,学会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5.
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中将历史解释素养定义为:"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可以说,一个合理的历史解释是建立在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以及辩证、客观理解历史事物基础上的。然而,无论是对史...  相似文献   

6.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实证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解读多角度的史料,还原历史现场,合理进行历史解释,回归历史教学的本真。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历史解释”定义为: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按照这一定义,首先,历史解释的基础是史料,历史解释“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史料的梳理和理解”。这既包含了对史料的求证、鉴别,也包含了对史料的理解、解释。其次,历史解释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对史...  相似文献   

8.
历史解释应该围绕史料实证展开,如果不能正确 地理解和使用“史料实证”,就无法进行合理的解释。讲求史料 实证,教师首先应具有引导学生查证原始史料。但是,仅查证 史料,而无实证过程,史料实证也名不副实。笔者以《专制时代 晚期的政治形态》一课为例,展示史料实证的完整过程,及其在 历史解释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2017年秋季开学以来,天津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新教材、新高考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不再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是要培养学生具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史料实证能力的养成在帮助学生认识和解释历史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笔者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为例,浅谈史料实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相似文献   

10.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1]从定义看,构成科学的历史解释需要史料实证、历史理解与分析评价相结合。可信的史证是历史解释之基,严谨的逻辑是历史解释之器,多元的史观是历史解释之魂。[2]笔者试以《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为例,以初高中衔接、史料实证、历史理解与分析评价为抓手探讨培育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中职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培养中职学生具有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但是中职学生历史基础知识、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的不足都妨碍着这种人才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的方式,用项目任务的方式将史料收集、阅读、理解、解释和运用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融为一体,提升了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统编版历史教材为例,首先对史料实证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统编版教材中史料设置的变革,最后提出了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的教学路径,包括甄别史料价值、诘问史料的使用、设置史料情境、启发史事运用思维。  相似文献   

13.
<正>史料实证作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到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是历史学习的必备技能,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史料教学是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特点的一种理念和实践”[1]。只有让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经历史料考证、探寻历史的过程,才能真正培养他们的实证精神,落实史料实证核心素养。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教科书中的历史结论与观点,很难有机会通过实证作出自己的解释,构建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基于历史场馆的史料实证活动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4.
2018年春,教育部制定的最新版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终于下发到高中历史教师手中。新课标明确提出"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其中"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内容。"史料实证"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最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对"史料实证"有如下培养目标:"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史料实证"是历史学习中求真务实的态度,是一种严谨的治学方法。运用"史料实证"教学法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教学时首先要对丰富的史实资料进行甄别归类,要认识到史料的价值并且在教学中善用史料作为证据,发挥不同类型史料的相互印证作用,了解史料作者的意图,用史料说话,提炼自己的观点信息。  相似文献   

16.
<正>统编版教科书从编写体例到功能性栏目的设置,无不体现、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朱汉国先生说:“想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历史解释,必须要厘清历史解释的两个关系:第一,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的关系;第二,历史解释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关系。”追寻朱汉国先生对厘清历史解释两大关系的思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史料实证就是把得到的史料根据已经确定真实的史料进行分析辩证,证明史料真实的过程。它是提高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方法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查询资料、推测意图、提取信息和联系生活等途径,树立学生学习历史的严谨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解释,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的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就当前我国高考相关情况分析来看,历史学科除重点考查历史知识之外,更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9.
历史是已经发生过的,无法再现的事实,我们对历史的了解不能通过直接观察来实现,通常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对历史进行了解。为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当前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历史材料,对学生进行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本文中,笔者对如何有效选择历史材料,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史料等问题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20.
<正>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中考试题对此也是重点考察。笔者通过对近三年中考试题进行研究,总结梳理了常见的考查方式。结合史料实证素养的含义以及水平划分,将史料实证素养具体分解为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笔者以丝绸之路作为切入点,谈谈进行史料实证专题复习的教学设计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