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落实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为主旨。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了,就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反过来,学生语文素养提高了,又会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这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从语文教学中的读与听、说、写的关系来说,又当以“读”为本。  相似文献   

2.
喻富强 《教师》2012,(19):56-56
语文,“语”语言“文”文章。有人概说语文教学就是指导学生说话和写文章。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由此可见,“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初中阶段写好作文更是学生综合提高语文成绩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课标》指出:“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是什么?——听、说、读、写。这是语文这辆大车的四个车轮,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语言能力。然而,当前的阅读课,教者普遍重视听、说、读的训练,学生几乎不动笔墨,偶尔动笔也仅仅局限在圈圈划划上,学生一个个成了“动口不动手”的“君子”,课堂成为少数学生的舞台。“写”的缺失,应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因此,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通过“写”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更要通过“写”来学习文本的表达方法。正如张田若教授说的:“阅读课,要把‘写’挤进去。”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写出精彩的对话呢?  相似文献   

4.
《课标》指出:“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是什么?——听、说、读、写。这是语文这辆大车的四个车轮,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语言能力。然而,当前的阅读课,教者普遍重视听、说、读的训练,学生几乎不动笔墨,偶尔动笔也仅仅局限在圈圈划划上,学生一个个成了“动口不动手”的“君子”,课堂成为少数学生的舞台。“写”的缺失,应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因此,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通过“写”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更要通过“写”来学习文本的表达方法。正如张田若教授说的:“阅读课,要把‘写’挤进去。”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写出精彩的对话呢?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属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外显。而这些外显能力的提高,无不依赖于一个隐性过程——“想”(这里的“想”,说的是“思考”,并不完全等同于人们常说的“思维”)。“听”“说”“读”“写”与“想”始终是同步进行的,我们无论“想”什么都得运用语言,从简单的念头到复杂的思维活动,都是依靠语言。一句话,如果把“听”“说”“读”“写”比作四盏灯,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听、说、读、写,进行交际。以提高生活的质量。作文教学,一要指导学生“听”“读”,为说写提供储备,二要指导学生“说”“写”,运用所有储备。更好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想要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在语文教学中要力求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孙雯 《教书育人》2014,(2):60-60
小学语文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包括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其中读和写是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读”与“写”之间寻找平衡点,准确结合读与写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要从学科特点出发,在智育中渗透德育.要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悟”、“读”、“说”、“写”等多种方法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发展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一提到背诵,人们往往就会想到“死记硬背”这个词,脑海里便会涌现出“三昧书屋”里的私塾学童摇头晃脑读书的情景。觉得这是一种极初级甚至是低等的学习方法,对它不屑一顾,特别是一些高中以上的语文教师。几乎要把背诵这一基本功当作传统教学方法的糟粕予以“摒弃”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到要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背诵则是这一能力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然而,一些教师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教学中对背诵缺少应有的热情。常常是一不强调、二不检查,致使多数学生不能完成背诵任务。长此以往,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势必成为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全面素养,并且“说”是其中关键的一部分,缺一不可。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说”的能力培养方面高度重视,在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更多新颖的教学方法去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说”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目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教育中尚未得到很高的重视,教师应该明白良好的表达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能只关注学生的书面成绩。  相似文献   

12.
冉伟 《少年读者》2009,(7):94-96
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进一步深化。读写结合就是全面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也就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进一步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13.
丁竹霞 《学语文》2008,(5):25-25
阅读能力作为从作品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被尊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向来居于语文四大能力(听、说、读、写)之首。“读”是“写”的基础,“读”、“写”带动“听”、“说”。因此阅读是语文之根,阅读是学习之母。阅读是教育之本。良好的阅读方法的培养和运用是提高阅读技能以及写作技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蒋辉  朱琳 《现代教育》2003,(14):59-60
习惯是人们长期养成的比较稳定的经常性的行为倾向。人们经常说“习惯成自然”,可见习惯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响之大。我们要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大纳中明确规定:“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的说,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训练项目之一。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对于发展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观察、活动、学习等教学途径、形式中,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说与写的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我们平时经常教育学生要有“听”、“说”、“读”、“写”的能力,结果往住不如人意。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也发现.一些语文教师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就不够过硬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史朝兵 《新疆教育》2012,(21):195-195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  相似文献   

18.
学习语文离不开“听、说、读、写”,“说”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在“说”字上下苦功。  相似文献   

19.
口语能力,是当今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身居何种职位,出色的口语能力都将有助于你的成功,为你的工作增光添彩。所以,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中,“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迫于升学的压力和现有考试模式的影响,语文教学“听”和“写”的多,但“说”的较少。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目标,来达到让学生终生受益的目的。日常教学中,“读、写”能力一直就是语文教师紧抓的重点,“说”的能力也渐被关注和重视,但一般很少对学生“听”的能力作系统训练。其实,“听、说、读、写”,“听”排在首位,足见其基础性和重要性。单从语文学科来讲,会“听”,就能“听”出一堂课的纲目重点和课堂内容的层次感,就能更好地理清思路和消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听”的能力,促进各学科的学习。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作了如下尝试性的系统教学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