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练习是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新授课的内容需要通过练习来消化、巩固,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学技能、发展数学思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练习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改变了以往纯文字叙述的单一形式,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有的习题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学生被"喜羊羊""熊大熊二"等动画明星深深吸引;有的习题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部分数学信息隐含在图片中;有的习题中存在干扰信息,学生需要根  相似文献   

2.
数学非连续性文本是指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的数学阅读材料,是聋校数学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重视数学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有助于开发听障学生的优势潜能。聋校数学教师可立足教材,培养听障学生良好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习惯,使其掌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并能在生活中迁移运用,从而提高学生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著名的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而数学的学习更离不开阅读,因此就有了数学阅读的说法。数学阅读是指学生个体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调动潜在的思维灵性,通过阅读数学教材、教师呈现的文字信息和图片音像资料、学生积累的素材及课外数学读物等相关材料,用数学的方法和观点来认知、理解、汲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有效的数学阅读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是通过阅读相关载体的信息资料从而获取知识.阅读是数学学习的必然环节和直接手段.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越来越信息化、数学化,学生不具备数学阅读能力是不行的.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让阅读成为开启高中数学大门的"钥匙",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1写在前面阅读理解试题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通过阅读能够建立新的知识点,通过新的信息解决问题;另一类是通过阅读引领下面问题解决的方向,通过观察、发现某些规律的开放性问题.无论是哪一类问题,主旨都落在体会模型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之上.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存在这样的困惑,即遇到阅读理解部分呈现的数学方法,有"杀鸡用牛刀"的感觉,有的阅读理解部分呈现的数学方法甚至会掩盖数学题本身的自然解法,给人一种错愕感.本文是  相似文献   

6.
数学非连续性文本是指以图表形式呈现的数学阅读材料,一般具有直观、简洁、醒目、概括性强等特点。其阅读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访问与检索、整合与解释、应用与反思;同时,根据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又需要不同的数学高阶思维配合。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抓取有效信息,在数据重整、模型建构的基础上重整信息网络等方式,处理数学非连续性文本。  相似文献   

7.
根据学生的思维和年龄特征,低年级教材在问题的呈现方式上丰富多彩。苏教版教材中的实际问题主要是以图画形式呈现,而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有限,不能够从图形中发现相关的数学信息,也不能很好地用语言描述相关内容。因此亟须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让学生学会提取数学信息并能够进行数学表达,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学生智力发展的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差是造成他们学习数学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对数学书籍的阅读和理解方面。近年来,数学阅读理解题成了小学练习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的图文并茂,有的文字可以说是一段小美文,这些都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而很多学生在解决这类题时常感到无从下手,看了题目搞不懂是什么意思,这就是数学阅读能力差所导致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指导学  相似文献   

9.
数学阅读是在教师的安排下,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自主感知和加工教材中的信息,体验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数学阅读对于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高效教学有着巨大价值.数学阅读也是数学自主学习的基本形式之一.只有具备数学阅读理解的能力,才能理解数学、品味数学,锻炼数学的解题思维,收获数学思想方法,促进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正>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时,不论是阅读、听讲、回答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还是独立解决问题,都是以数学语言为中介。数学语言主要包括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如果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差,就会造成阅读、理解、思维和表达障碍,导致学习困难。解决实际问题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问题形式灵活多样,有的结构特殊,学生很难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无法顺畅  相似文献   

11.
许多调查资料表明:数学阅读历来都不被人们重视,一提到阅读,很多人都很自然的想到语文、英语的阅读,而不屑于数学的阅读。许多学生、家长,甚至有的老师都认为数学主要是学会解题就行了。其实不然,数学同样需要培养学生阅读课本和数学课外书刊的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许多调查资料表明:数学阅读历来都不被人们重视,一提到阅读,很多人都很自然的想到语文、英语的阅读,而不屑于数学的阅读.许多学生、家长,甚至有的老师都认为数学主要是学会解题就行了.其实不然,数学同样需要培养学生阅读课本和数学课外书刊的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读"数学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数学阅读,精心设计多种阅读形式,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阅读中,提升数学探索的积极性和数学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4.
阅读材料是指在教材正文之后的数学小史料、小知识和数学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关系。这些材料主要是对教材中重要数学概念的背景介绍,知识的延伸拓宽和实际应用,以及数学发展的一些历史等。各种版本的教材均有丰富的阅读材料,如北师大版教材(以下以此教材为例)通过“数学万花筒”、“数学阅读”、“你知道吗”等形式来呈现。这些材料中往往包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对学生理解数学,特别是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明确各类阅读材料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其教学功能,并在教学中合理利用阅读材料,发挥其最大功效。下面就此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5.
沈秀操 《贵州教育》2012,(12):35-36
阅读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语文中的阅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言和写作能力,根据需求可分为精读和略读(浏览);数学中的阅读,重在辅助学生获取数学信息——加工整理信息——正确理解信息——解决数学问题。可见,数学阅读必须“细”,追求严谨。  相似文献   

16.
数学阅读是指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和纽带,用数学的方法、观念来认知、理解、汲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数学阅读内容丰富:有带领学生深入了解数学史、著名数学家的故事、数学思想方法等;有提高学生兴趣带给学生思考的数学谜语、数学笑话、数学相声等;有与我们生活直接相关的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的产品说明书、股票信息图、手机费的明细账单、购物时各种形式的发票等等。它和语文阅读对语文学习的作用一样,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教材中.根据小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水平.数学概念采取了不同的呈现形式.有的数学概念只给出了概念的名称.有的数学概念只是描述了概念外延的一部分,对于有的概念.则以比较通俗的语言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有的则给出了概念的数学定义.但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要与将来数学中的严格定义不矛盾。数学概念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增加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难度.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下面是在小学听课的过程中以及在与小学数学教研员的交流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褚春园 《考试周刊》2011,(35):76-77
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它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和前提。在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本文探讨了数学阅读的特性及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意义,并给出具体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9.
数学阅读能力是指学生具备从数学公式、图形、符号、文字等数学材料中提取信息并能独立的进行归纳总结及灵活应用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阅读能力的基础是阅读方法的训练,学生需要数学阅读的基本方法、策略和技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一提到阅读,人们联想到的通常是语文教学中的读文学名著,品美文妙句。对于数学,更多重视的是数式的演绎和变换。数学还需要阅读吗?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进了课堂。一、先读后讲又何妨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疑问:课本让学生先读了,学生的思维被束缚住了,反而不能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什么探究?老师又怎么教?新课程改革后,教材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很大的改进。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所选取的数学素材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编排的形式也已经变得活泼新颖,内容呈现的方式也多样化。这些变化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数学课本往常刻板沉闷的形象,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兴趣。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