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日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两国语言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同形汉字词汇。这些词有的在形式、意义方面相同或相近,有的却形同义不同。对学日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同形词既有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一面,同时也会因为对同形词的了解不够而导致许多误用。因而,本文就中日同形词的异同做些探讨,并阐明掌握同形词的重要性及在日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曲萌 《考试周刊》2008,(4):80-81
中日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两国语言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同形汉字词汇.这些词有的在意义方面相同或相近,有的却完全不同.对于学习日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同形词既有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一面,同时也会因为对同形词了解不够而导致许多误用.本文将归纳日语学习时间较长、水平较高的高年级学习者在同形词学习中容易出现的误用,并探讨教学中为消除这些误用应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若楠 《林区教学》2011,(10):63-64
众所周知,同属汉字文化圈的中日两国,语言间存在大量的同形词。这些外形相同的汉字不仅读音不同,有些在意义和用法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给日语学习者带来不小的困扰。将对高校日语专业学生作文中常出现的误用现象进行分类解析,以期为广大日语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杨净沙 《考试周刊》2015,(29):19-20
中日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两国语言之间存在大量同形汉字词汇。这些词有的在形式、意义方面相同或相近,有的却形同义不同。对学日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同形词既有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一面,又会因为对同形词的了解不够而导致误用。本文就中日同形词的异同进行探讨,并提出在日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琳 《考试周刊》2010,(53):94-95
由于日语中有大量汉字,日本文化会被认为与中国文化"同文同种",但是实际上中日两国的语言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应将日本文化与语言结合,使学生在文化的基础上加深对日语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中日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两国语言之间存在大量的同形汉字词.其中,一部分同形词词义既有相同也有不同,使用时最易引起误用.本文拟从词义对同形类义词进行分类,并对同形类义词使用上出现误用的原因从社会历史文化、生活习惯、社会体制等方面进行考察,以期对日语学习者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7.
张巍 《林区教学》2011,(3):85-86
中日两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地理位置接近,民俗风情相似,自古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汉语和日语虽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但却同时使用汉字。这些共同使用中的汉字构成了所谓的“中日同形词”。中日同形词是指“具有相同字形,字数相同的词”。申日同形词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方式多样,但总结起来可以说其实就是一部中日间的文化交流史,而正是文化的不同将两国联系起来,在中日同形词中互相影响,互相学习。  相似文献   

8.
付立民 《考试周刊》2009,(35):106-106
由于中日两国语言长期相互借用和影响,致使两国存在着很多具有相似点的汉字词汇。这样一来,一方面给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带来了有利的一面。另一方面,因为汉语中的汉字词汇和日语中的汉字词汇又并不是完全一样,也给学习者带来了不利的一面。一些学生者往往利用母语的知识来推测和学习日语,这样就会导致误用的产生。本文以中日同形的日语动词.即中日同形的“サ变勤词”为例,针对学习者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考察,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崔忠 《考试周刊》2007,(4):47-48
日中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两国语言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同形汉字词汇。如“学生”和「学生」等。这些词有的在形式、意义方面相同或相近,有的却形同义不同。对学日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日汉同形词既有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一面,同时也会因为对日汉同形词的了解不够而导致许多误用。因而,本文就日汉同形词的异同做些探讨,并阐明掌握同形词的重要性及在日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中日两国间的友好往来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两国之间多年的文化交流,使中日两种语言存在着大量的同形词。日本从汉语中引进大量汉字、汉语,在使用中慢慢变成日语。同时,中国在近代也借用日本人创造的汉字成语。这些同形词有利于两国的文化交流和语言的学习,但由于其中一部分同形词的词义、用法等的差异,阻碍了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学习。因此本文主要以《罗生门》为题材,具体分析文中的中日同形词,并将其划分为三类:同形同义词、同形近义词和同形异义词,举例分析并比较它们的不同。最后提出在学习中避免对中日同形词误解误译的对策。本文的中日同形词是指中日两国语言中现在仍在使用并存在借用关系,且不考虑简体字与繁体字差异的双音节词。  相似文献   

11.
朱立艳 《考试周刊》2014,(15):27-27
中日两国自古就有经济文化上的交流,虽然两国语言不同,却都使用汉字。日语中由于大量使用汉字,给中国人学习日语带来了很多便利的条件。但有些日语汉字在字形和意义上与汉语的汉字存在一些差别,或意思根本不一样,作者就此现象进行了分析,以帮助正在学习日语的人正确认识和学习日语中的汉字知识。  相似文献   

12.
中日两国虽属于两个不同的语言谱系,但都受到汉文化圈的影响,词汇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出现了大量同形词。这些同形词对中国人学习日语及日本人学习汉语,带来了莫大的方便的同时给学习者带来了各种"陷阱"。这些虽说是同形词,但之中还是存在微妙的差别。至今为止,前人对中日汉字词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致力于中日汉字词的研究,本文以《新大学日语阅读与写作》中的汉字词为中心,大致分为同形同义词、同形类义词、同形异义词,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由于研究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历史和外语教学的需要,近年来对日语中的汉字音词,特别是对其中的汉日同形词的研究文章很多。文章从大学英本专业二外日语教材《新大学日语简明教程》抽取了教材中出现的日语双汉字词共755个,试从词性、词义角度探讨中日双汉字同形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中日两国语言间存在着大量的同形汉字词.其中,一部分同形词词义既有相同也有不同,使用时容易混淆,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本文就汉语词义多于日语词义的中日同形近义词进行分析,供日语学习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汉语和日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但是两国都使用汉字,而且在各自的语言中产生了大量字形相同的词汇,即中日同形词。然中日同形词中有部分是意思相同的,也有许多似同又不尽相同的,更有些是意思完全不同的。因此,中日同形词是中日两种语言的一个客观存在,也是日语学习和日语教育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而同形词里最复杂、最难掌握的同形类义词则是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本文使用误用分析的方法探明汉语对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们中日同形类义词习得方面的异同,最后试着对中日同形异义词的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日同形词的比较研究是汉日语言对比研究的一个传统领域,文章从剖析中日同形词形成原因出发,从成因和含义两个方面分别对中日同形词的类型进行界定,最后针对中日同形词在日语教学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日语词汇中,汉字词占有相当的比例和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汉日同形词又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类.掌握好汉日同形词的特点和其分别在日语和汉语环境中的区别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日汉语言差异和使用日语.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经过对学生汉日同形词误用情况的收集和综合分析,发现除了一般的语法错误引起的用词不当之外,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与汉语语言及汉语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本文试从日汉对比的角度,对汉日同形词的褒贬色彩做些探讨,以求在日语教学中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汉字文化深刻影响着日本文字的形成与发展,公元3世纪左右,汉字传到日本,日本以汉字为基础,创造出自己的文字,从古代假名时代逐渐过渡到现代假名时代,并不断进化,形成了今天的日语文字。日语文字承载着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功能,是中日两国文化往来的历史见证,也是中日两国未来发展所应始终坚守的原则。唯有不断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推动各自独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日语文字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日两国语言间存在着大量的同形汉字词。其中,一部分同形词词义既有相同也有不同,使用时容易混淆,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本文就汉语词义多于日语词义的中日同形近义词进行分析,供日语学习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各种日语教材全部向着大词汇量的方向发展。大量的单词对于初学者是一大难关,应用合适的单词教授法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日语单词,打好学习基础,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单词教学宜化整为零,在初学阶段便提示学生留意掌握日语汉字的音读和训读,提示学生注意中日同形词有时意义不同,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汉字书写和单词读音这五点是关键。笔者以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这套教材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