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音乐教育要运用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探索能力,建立平等互助、民主和谐、愉快合作的师生关系,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轻松、合作、有趣的课堂环境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在音乐课堂中能够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在音乐课堂中“动”起来,使音乐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度过每一节愉快的音乐欣赏课.  相似文献   

2.
“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音乐课堂”,这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音乐课堂要充满生命活力,教师和学生都要动起来。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使音乐欣赏课“动”起来,让音乐与学生快乐同行呢?  相似文献   

3.
音乐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课堂,高中段的学生已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知识,他们渴望通过实践与探索获取新的知识与技能。他们要求音乐欣赏课不再是单一的官能的音乐欣赏,还应该有情感的体验、理性的认知,音乐的表现与创造的过程。本文探索设计布满“动感”的音乐课堂教学,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布满动感的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新课标特别要求音乐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性,从而让学生切身了解到音乐的内涵和魅力,从而让整个音乐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5.
小学音乐课堂以学生音乐思维、音乐意识、音乐兴趣和音乐能力培养为关注重点,如何让学生随着教师的指导真正动起来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步提升的核心。体态律动的引入使得学生们能够通过自身身体动作来体会和感受音乐内涵,这准确契合了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运动爱好,教师依托音乐让学生们真正实现音乐课堂的“音你而动”,“音”与“动”的结合让学生逐渐理解和感受了“律”,快乐地参与音乐学习。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仅靠单纯的聆听音乐作品是不够的 ,必须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设计多种音乐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在“动”中参与音乐、感知音乐、体验音乐、鉴赏音乐。通过学生的“动”———动口、动脑、动手 ,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 ,理解音乐 ,从而获得审美满足 ,得到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将葫芦丝引入音乐课堂,可以让学生学习音乐的“和”之谐、情之“悦”、理之“美”。引入葫芦丝教学能给音乐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完善学生的音乐学习结构。但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葫芦丝容易出现气息的控制、乐谱的解读、吹奏的技巧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葫芦丝教学,培养学生的“手感”“乐感”和“通感”,助推学生葫芦丝吹奏艺术不断进阶,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愉快教学”的理念,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愉快教学,就是激发兴趣,创造情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师生均在教与学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只有在愉快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更自觉,更主动地参与学习.针对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较弱的年龄特点,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我们教者在教学中大胆探索、灵活运用,做到寓教于乐、以趣激学,相辅相成,让快乐引领课堂,让音乐愉悦童心,让音乐课堂风生水起.  相似文献   

9.
陈丽蓉 《教师》2011,(18):101-101
什么是生本?生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其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热爱学习。那么,“生本”理念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应如何运用,从而实现音乐课堂的“生本化”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对“生本化”课堂的几点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所谓“动态生成性教学”,指在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现实巾“生成”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是课堂的点睛之笔。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实施,我们的音乐教学更力加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巾的独特性,努力营造一种使学生个性得到真正凸现、全面调动学生丰体意识的新型学习环境,让我们的音乐课堂焕发全新活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如何在日常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让课堂生成美丽,生成精彩呢?  相似文献   

11.
音乐在社会尽显其能,但音乐专业又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如何使培养的学生适应市场,满足社会需求,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是音乐教改要研究的主题,也是教育者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写下来的没有生命的音符,需要通过表演来给予它生命"。①对于普通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深入理解作品是成功表演的基础。然而,许多学生都忽略了音乐的理论和分析这一重要过程。本文以歌曲《知己红颜》为研究对象,从它的歌词、旋律、曲式等方面为研究个案,浅析如何做好音乐表演的案头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付慧娟 《天津教育》2021,(3):130-131
小学音乐是音乐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于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有重要作用。陶行知倡导"生活教育"的思想,笔者认为这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有着实际的指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音乐课堂更加灵活、生动。  相似文献   

14.
声乐是一门生理和心理相结合的复杂的综合技能。作为声乐教师,在平常的声乐教学中,不仅应给学生以正确的技术技巧的指导,而且更需要通过正确的心理引导使学生在歌唱中发挥出水平。力求通过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五点体会,即客观的"耳朵"、形象的思维、丰富的感情、深厚的修养、良好的心态,对教师在声乐教学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音乐在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中具有其他艺术无法比拟的特殊沟通功能。音乐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能根据不同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因材施教,丰富素质教育的多样性。当前高校教育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倡导多途径、多形式、多方位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和思想品德培育,应关注音乐教育,充分发挥音乐美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结合《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过程与方法,阐述了如何在高师合唱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的演唱更具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刘滔  姜献生 《高教论坛》2014,(12):121-123
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对高职学生素养,具有丰富知识、提高修养、优化品质、良化行为、提高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以及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民族凝聚力、提高传承和保护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与能力等作用。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对高职学生素养提升的内在机理在于充分发挥好外铄化和内化两个方面,应在外铄化与内化相结合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内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磁场中运动着的导体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动生电动势。鉴于学生在判定动生电动势方向时总是禁锢于课本的"左力右电"的判定方法,阐述了动生电动势的产生机理及五种判定动生电动势方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视唱练耳的目的是让学生经过严格的音乐技巧训练,以达到能够及时、准确地读懂和理解乐谱实质意义的目的,通过视唱练耳所养成的训练有素的内心听觉来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同时,通过视唱练耳教学也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创新能力和音乐想象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能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在民族器乐曲欣赏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五部曲:多“听”——知音乐内涵;多“想”——展音乐翅膀;多“说”——抒音乐真谛;多“唱”——悟音乐情感;多“动”——仿乐器奏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