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孔雀东南飞》被公认为是一首描写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忠贞爱情的长篇叙事诗,热情歌颂了他们对封建礼教的背叛与反抗。用现在的眼光再去重读此文,我有了与此不同的看法: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情感是建立在婚姻基础上而不是爱情基础上的。一、从文中人物之间的情感实质来看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夫妻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程序结合而成的,婚前没有建立爱情的过程,焦仲卿和刘兰芝分明也是这样一对夫妻。婚后的生活又是怎样呢?兰芝自诉“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在这样一个婚姻中感受到的主要是痛苦和悲哀,“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  相似文献   

2.
赵文建 《学语文》2023,(5):66-69
汉乐府著名长诗《孔雀东南飞》,一般人都认为封建家长焦母和刘兄联手制造了一场婚姻爱情悲剧。但如果从维护家庭和谐稳定,化解家庭内部矛盾摩擦的角度,审视焦仲卿作为一家之主所该有的主见与担当,就可以发现焦仲卿面对家庭琐事冲动任性,激化婆媳矛盾,坚定了焦母逼走媳妇刘兰芝的决心;刘兰芝被遣回娘家,焦仲卿缺乏主动挽救的主见与作为,怯懦回避矛盾,放任事态滑向悲剧深渊。可以说焦仲卿既是悲剧的受害者,也是悲剧的促发人。  相似文献   

3.
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因焦母对刘兰芝的极度不满进而逼迫焦仲卿休妻发端,根据汉代文献和习俗,以刘兰芝的聪明美丽、勤勉能干和知书达礼,显然不能作为正常情形下焦母休掉刘兰芝的理由。从诗中所描绘的情形来看,刘兰芝婚后多年,被休辞别时却无有子女之别,据此,婚后无子可能成为焦母休掉刘兰芝的最大动因。  相似文献   

4.
读《孔雀东南飞》,世人都赞美焦仲卿与刘兰芝殉情的壮举,但我并不认为焦仲卿值得歌颂,相反,其实他才是杀刘兰芝的真正凶手。“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哥”。当焦仲卿说出这一句推御责任的话时,刘兰芝已看透了他懦夫的本性。虽然焦仲卿对兰芝许诺“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但清醒的兰芝也知道再回去是不可能的了。兄长逼婚时,刘兰芝所说的是“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并不是气话,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产物。也许,刘兰芝预备短痛之后,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但一切都被焦仲卿破坏了,快马加鞭而来的一句“贺卿得高迁”,将兰芝…  相似文献   

5.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现存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全诗375句,1785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长诗”。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或者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6.
<孔雀东南飞>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被压迫者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被迫害者的无限同情和追求婚姻自由、珍惜爱情生活的强烈愿望.本文分析了刘兰芝、焦仲卿婚姻悲剧的必然性是当时封建制度罪恶本质的反映,也是他们的性格使然.  相似文献   

7.
刘兰芝何以不被焦母所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现存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全诗375句,1785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长诗”。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或者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焦仲卿、刘兰芝夫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海誓山盟,情深意笃,而后来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  相似文献   

8.
在《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中,大多数人认为主要讲述的是焦仲卿和刘兰芝之间的爱情悲剧,这种悲剧主要是由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压迫下所造成的,而焦母则成为封建卫道士,是焦仲卿和刘兰芝爱情悲剧的刽子手。  相似文献   

9.
丁成鑫 《现代语文》2006,(5):124-124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全诗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婚姻悲剧的叙述,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社会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促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面对压迫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10.
周玲 《湖南教育》2008,(4):13-13
高中语文新课程已经实施好几年了,然而我总不时记起不久前在某校偶尔旁听的一节语文课。当时,一位青年教师正在上《孔雀东南飞》,该教师在分析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生死爱情时,一时心血来潮,讲出了这样一句话:“刘兰芝是一位贤淑、能干、痴情的靓女,焦仲卿作为一个一般的府吏,居然把刘兰芝搞到了手。”我备感意外,同时环顾四周,学生们有的发出嘘声,有的露出诡谲的笑,表情各异。  相似文献   

11.
<正>一、课堂语言上:追求优雅,摒弃庸俗一位青年教师正在上《孔雀东南飞》,该教师在分析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生死爱情时,一时心血来潮,讲出了这样一句话:"刘兰芝是一位贤淑、能干、痴情的靓女,焦仲卿作为一个一般的府吏,居然把刘兰芝搞到了手。"话一出口,学生们有的发出嘘声,有的露出诡谲的笑,表情各异。  相似文献   

12.
<正>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让人遐想歆羡,更令人扼腕叹息。掩卷之后,我们总免不了思考:悲剧的根源在何处?笔者以为,在一个男权社会之中,身为家中独子且是唯一男丁的焦仲卿背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本文主要从焦仲卿的部分行为和言语过失进行文本分析,试图证实这一猜测。一、焦仲卿的行为之过1.过之一:操劳公务,冷落爱妻我们不否认爱情可以跨越时空,但也应承认,俗世  相似文献   

13.
《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令人惋惜,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把焦仲卿的母亲当作这一悲剧的罪魁祸首来指责,我在这一系列文章中为焦母"平反"。前一篇《道是无情却有情——〈孔雀东南飞〉中焦母人物形象解读之一》中,从"事实"与"情理"两个方面,深入地分析了焦母与儿子仲卿深厚真挚的情感。本文从社会客观环境和焦仲卿个人主观条件两个方面详尽的分析了,刘兰芝给焦仲卿带来的潜在危害,揭示了焦母拆散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根本的、合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张四兴 《教学随笔》2016,(5):152-152
《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令人惋惜,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把焦仲卿的母亲当作这一悲剧的罪魁祸首来指责,我在这一系列文章中为焦母“平反”。前一篇《道是无情却有情——〈孔雀东南飞〉中焦母人物形象解读之一》中,从“事实”与“情理”两个方面,深入地分析了焦母与儿子仲卿深厚真挚的情感。本文从社会客观环境和焦仲卿个人主观条件两个方面详尽的分析了,刘兰芝给焦仲卿带来的潜在危害,揭示了焦母拆散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根本的、合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与焦仲卿爱情悲剧首先是因为刘兰芝被遣 ,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焦仲卿的母亲便被当成了悲剧的制造者。但是 ,我们却忽略了是刘兰芝主动请求遣归这个重要的细节。从诗中来看 ,焦母虽早对刘兰芝不满 ,但她并没有明确宣布要遣兰芝回家 ,也就是说虽早有婆媳之间的磨擦却还没有发展到婆媳关系彻底破裂的程度。实际是兰芝首先发难。她的主动求遣成了矛盾完全激化的导火索。按理说 ,一方面兰芝要求被遣 ,另一方面 ,焦母也早有此意 ,岂不是双方乐意皆大欢喜吗 ?因为这样兰芝可以脱离苦海 ,焦母又可除去“眼中钉”。但是 ,为什…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优秀的民间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通过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说起这场悲剧,人们首先想到罪魁祸首是焦母和刘兄。此二人当然罪责难逃,但焦仲卿在这场悲剧中也应承担一定的罪责。焦仲卿处理问题方法不当成为悲剧的开端。对于妻子和母亲各自的不满委屈,他采取了“兴师问罪”的做法。而且语言直露、粗鲁,丝毫不讲语言艺术。这不但无益于解决问题,而且还激化了矛盾。在母亲的强大威势下,焦仲卿只得将兰芝休弃,送回娘家。分别时,兰芝告诉他“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兰芝将回家以…  相似文献   

17.
在《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中,大多数人认为主要讲述的是焦仲卿和刘兰芝之间的爱情悲剧,这种悲剧主要是由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压迫下所造成的,而焦母则成为封建卫道士,是焦仲卿和刘兰芝爱情悲剧的刽子手。  相似文献   

18.
肖慧 《现代语文》2007,(10):13-13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悲剧其实不仅仅是一个社会悲剧,更是一个性格悲剧,是刘兰芝及焦仲卿的性格所导致的悲剧。尤其是焦仲卿,他以其怯懦与残忍、深情与自私的复杂矛盾的性格,逼死了兰芝,也逼死了他自己。  相似文献   

19.
创作于一千多年前的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同时也是一个传世千年,与梁祝齐名的经典爱情故事。人们喜爱它,如同守着一个神话———这个神话的核心就是刘兰芝与焦仲卿生死不渝的爱情,但笔者却发现了一个解不开的疑团,这就是:刘兰芝与焦仲卿之间的情感世界存在着一种不对等的关系,两人之间的爱情并不像后人所想象的那样完美,至少在刘兰芝心里是有缺憾的。带着这种感情缺憾的刘兰芝,也许并不像后人所想象的那样爱焦仲卿———无论在婚姻和爱情上,刘兰芝的内心都有太多的痛苦和不满。千百年来,我们知道的就是刘、焦相…  相似文献   

20.
刘兰芝与焦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过无数的男女,历来传唱不衰。他们不为威迫所屈,不为荣华所动,这种纯真的爱情在今天更显得难能可贵。可我们在赞叹他们忠贞爱情之余,也产生了一点疑惑。文中多次写到兰芝落泪,按理,焦仲卿作为刘兰芝最亲密的爱人,最应泪眼相向,可是实际上刘兰芝的眼泪却几乎一次也没有流向焦仲卿。只是在与亲同姐妹的小姑话别的一刻泣涕如雨,如江河决堤一般。只是在慈爱的母亲面前才可以无所顾忌,一任泪水滂沱。而更多的时候,刘兰芝是把悲伤留给了自己。无论是“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还是“喳喳日欲暝,愁思出门啼”,心中的委屈、羞愧、伤心、绝望都只能是独自承受。刘兰芝为什么没有靠向焦仲卿的肩膀,躲在爱人的怀里痛哭一场,这岂非咄咄怪事。原来,我们发现刘兰芝和焦仲卿是爱在分离后,经过磨难的淬炼,直至双双殉情,他们的爱情才最终获得升华,成为永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