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北齐是在南北朝时期仅存在二十七八年的一个小国,但其在宫廷音乐机构的设置上不仅具有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且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本文主要将通过对北齐宫廷音乐机构设置的梳理,阐述北齐时期宫廷音乐机构设置的特点,及其对隋唐燕乐和唐大曲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今年91岁高龄的钱君匋老先生,人们或称之为“艺坛多面手”或称之为“世坛奇才”,对钱老来说,这都当之无愧。早年是音乐家、诗人、书籍装帧家钱老弱冠之年就首先在音乐领域崭露头角。他毕业于上海艺术师范后,先在中小学教过音乐,后在浙江艺专教美术。教学之余,就涉足谱曲作歌。当时章锡琛主编的《新女性》月刊每期发表他创作谱写的歌曲。这些歌曲反映“五四”以后进步青年的心声,与当年流行的靡靡之音相对立。1928年至1931年间,先后被编成《摘花》《金梦》《夜曲》三个集  相似文献   

3.
张科 《文化交流》2011,(1):5-10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钱塘江是浙江人民的“母亲河”。《与朱元思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富春江富阳至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在中国历史上,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流连于钱塘江上,留下了大量传诵千古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张益 《文化交流》2006,(6):44-46
2002年第3期本刊发表了张益采写的《洋农民跨国寻亲记》,尔后《报告文学》杂志和中央电视台分别以《中国洋农民阿维热》《故乡》《乡恋》《回家》为题,记述和播映了浙江瑞安“洋农民”徐祥顺(意大利名阿维热)的传奇生活经历。接着意大利罗马电影制片公司也准备把这位“洋农民”的经历搬上银幕,并于今年秋天派了三位编剧赶赴浙江瑞安。媒体和影视界的这一系列报道和动作引起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兴趣和极大的关注。三年了,如今“洋农民”徐祥顺生活得如何呢?本刊约作者再次作了采访  相似文献   

5.
模式及其变迁——史学史视野中的唐宋变革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宋变革”问题自 1910年由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氏正式提出后 ,逐步成为唐宋史领域内吸引众多学者关注的一个问题 ,时至今日依然如此。近年来 ,对“唐宋变革”问题研究史的回顾也在进行。美国方面 ,包弼德 (PeterBol)先生的《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史的变化为主》一文对美国学者的研究情况做了比较详尽的说明。① 发表在《中国史研究动态》上的日本学者宫泽知之的《唐宋社会变革论》一文简要介绍了战后日本学界有关唐宋变革论中涉及经济关系层面问题的研究情况。②日本学者丸桥充拓的《唐宋变革史研究近况》一文对最近的日本学者唐宋变…  相似文献   

6.
南宋官窑有无之争议陶瓷器皿出现在华夏大地,可谓源远流长。就浙江而言,堪称我国陶瓷生产的发祥地。然而通观浙江古代陶瓷发展的历史,就技艺而论,其巅峰期当推南宋。因靖康之难宋室南渡建都于杭州(改称临安),两浙之地顿时成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南宋皇室为了满足宫廷饮食、祭祀和陈设等方面的需要,袭故(汴)京遗制,在临安  相似文献   

7.
一张 《文化交流》2017,(9):8-12
2017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近日在杭州落幕。近几年浙江纪录片如繁花般绽放,展示文化浙江的一派好风景。大型纪录片《西泠印社》成为浙江最重要的一张文化名片,《千岛湖》《南宋》《钱塘江》等都成为浙江纪录片的耀眼繁花。  相似文献   

8.
阿潘 《文化交流》2004,(3):13-16
著名导演马科执导的《曹操与杨修》曾经轰动一时,近日他抱病应邀来到西子湖畔的“浙昆”接导昆剧大戏《公孙子都》,在他穿梭于沪杭的间隙,本刊特约作者对他进行了独家采访,写下了这位大导演从艺的坎坷经历和对戏剧艺术的挚爱心声——特稿特稿132004年第三期·文化交流上海京剧院著名导演马科自24岁执导《红色风暴》,到年近花甲时执导《曹操与杨修》,沿着中西“结合”的路子一路“过关斩将”,排了京、话、越、粤、淮、歌、豫、晋近十个剧种达80余个剧目,可说声名显赫,硕果累累。恢复建制后的浙江昆剧团,为庆贺纪念联合国授予的“人类口头和非…  相似文献   

9.
2007年5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沈阳故宫博物院、澳门基金会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中心共同主办,由沈阳故宫博物院具体承办的“明清之际的中外关系史”学术研讨会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及日本的近百名学者围绕下列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中国与东北亚各国的关系。在沈阳召开的此次会议,这一主题自然是与会学者讨论的一大热点。李理与会论文《从中、朝两国宫廷器物相近看东北亚各族文化理念的同一性》指出明清战争是中、朝宫廷器物近似创造了前提,并对其相似性进行了具体的论述。邓庆、张正义在其《刍议天聪7…  相似文献   

10.
《诗经》305篇中,究竟涉及多少种乐器,迄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其原因在于有些词,如“南”、“雅”、“颂”、“檠”、“击”等是否乐器,“庸”是否即“镛”,尚无定论。但是,自1964年杨荫浏先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由音乐出版社出版后,人们多信从其提出的“见于后来的《诗经》的,有二十九种”①之说,即“见于《诗经》的击乐器有鼓、、贲鼓、应、田、县鼓、鼍鼓、、钟、镛、南、钲、磐、缶、雅、枧、圄、和、鸾、铃、簧等21种,吹奏乐器有箫、管、、埙、、笙等6种,弹弦乐器有琴、瑟等2种”②。其说并经常被一些学术专著和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