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     
《小读者》2010,(5):41-41
今天阿刚考试。试卷上有一造句题,请用“要么……要么……”造句。阿刚是这样造的:我去商店买文具,店主拿出一块橡皮问我要么,我说不要,他又拿出尺子问我要么,我又说不要,因为我是来买钢笔钓。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个盛传已久案例: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活泼”一词造句。学生甲:“李华同学性格开朗,在体育课匕表现得很活泼。”老师点评道:“很好!”学生乙:“河里的水很活泼。”老师沉吟了一会儿,点评道:“说水‘活泼’不合适,这个造句不贴切……”读完此例,我不禁沉思良久。这是一堂语文课中一个不起眼的教学细节,这位老师处理这一个细节的过程,值得深思!由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是只关注华而不实的教学思路,还是应该聚焦于课堂教学的细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课的听说训练中,小学生往往表现出思维方式的单一性,思维视野的狭窄性,思维材料的相似性,较大程度地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应该引导他们多方位、多角度思考,以发展其求异思维。教学时,我注重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基础练习、问题讨论中引导学生求异思维 学生在基础练习和问题讨论中,受课文或同学发言的影响,思维方式往往离不开模仿。比如在学生理解了“计较”、“置之不理”的词义后,要求口头造句,由于词语来自《养花》一课,于是造出的句子大都是“我种了××,我对它置之不理,它也成活了。”“我种了××,它开不  相似文献   

4.
老师的手     
语文课上,我让学生用“手“字造句,学生发言很踊跃.   “妈妈有一双勤劳的手,“东东骄傲地说.   “我的小弟弟有一双白胖胖的手,“红红高兴地说.   “爸爸的手是全家最大的手“……   听着学生们完整通顺的句子,我心中很满意,刚想进行下一环节--   “老师,我想用你的手造句,行吗?“平时最调皮的琪琪突然站起来问.   “行呀!你说!“看到平时不太喜欢发言的琪琪要发言,我当然很高兴.   琪琪清了清嗓,大声地说:“老师有一双粗糙的、五颜六色的手!“……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 :教师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对学生的发言总是及时地给予评价 ,或赞赏有加 :“你的发现不亚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你真是太聪明了 ,比老师想得还要好……”或委婉引导 :“你想得真好 ,只是没有说到点子上。”“如果再简洁些就更好了。”或是激励性地批评 :“嗯 ,你说得虽然不够正确 ,但能勇于发言 ,精神可嘉……”在多数情况下 ,这种适时评价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但有时也会发生意外。一次 ,一位教师在执教《小站》一文时 ,要求学生回答“从哪里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6.
韩丽 《河北教育》2014,(4):39-39
“老师,我认为这种方法不好……”小杜同学略带激动的声音着实让我一惊。在我们惊讶之余,学生们的思维却因他的发言而一下子活跃起来。面对一张张因为兴奋而发红的小脸,我们被这样开放的课堂深深地震动了:这不正是我们期待的活跃吗?如果没有老师适时的等待,没有小杜同学与众不同的解法,失去的不仅仅是两种解题思路,同时失去的还有学生学习的热情……细细想来,学生活动空间的设计在哪里,就在我们适时、无形的等待中。  相似文献   

7.
老师的手     
语文课上,我让学生用“手”字造句,学生发言很踊跃。“妈妈有一双勤劳的手,”东东骄傲地说。“我的小弟弟有一双白胖胖的手,”红红高兴地说。“爸爸的手是全家最大的手”……听着学生们完整通顺的句子,我心中很满意,刚想进行下一环节———“老师,我想用你的手造句,行吗?”平时最调皮的琪琪突然站起来问。“行呀!你说!”看到平时不太喜欢发言的琪琪要发言,我当然很高兴。琪琪清了清嗓,大声地说:“老师有一双粗糙的、五颜六色的手!”“哈哈哈……”全班同学都笑了。下课铃响了,学生如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出教室。我一个人坐在办公桌前看着自己…  相似文献   

8.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上公开、研讨课时,教师比较忌讳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上黑板上做题,害怕做错题耽误时间,更可悲的是有些教师为了作秀,想体现学生“积极”发言,匠心别出,规定会回答的同学手掌伸直,不会回答的同学手掌半握。听后我不禁为这样的事感到担忧,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小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和成人不同,他们的表达方式又不够准确,学习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错误中总会包含着某种合理的成份,有的甚至隐藏着一种超常,一种独特,反射出智慧的光芒。教师若能慧眼识真金,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9.
造句是一种能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重新加工组合的技能。要造出高质量的句子,关键是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因此,在造句训练中,我经常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10.
试卷中有一道题:用“不是……就是……”造句。有一位优生这样造句“:这些天复习考试,因为我考试成绩不好,爸爸不是打我就是骂我。”这让我很是惊讶:这位学生在班上的成绩是优秀的,他不可能考不及格。他的家长,我是了解的,是一位很民主的家长,应该不会对他的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怀着疑问,我在课余询问了这位学生“:这些天你的爸爸真的对你不是打就是骂?”“不是。”“那你为什么在造句的时候那样写呢?”“这不是造句嘛!”孩子一脸无辜地看着我。“造句不就是编吗?”孩子又说道。凑巧的是,晚上回到家里,我看到二年级的女儿的试卷上面也有这样…  相似文献   

11.
激活与引导     
我们以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尤其要善于激活和引导。所谓“激活”,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利用教材和课堂中的有关因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应该说,这样的因素是很多的,而我们尤其要抓住这样几个方面:一、发散处:让学生的思维“辐射”式展开发散思维是和求同思维完全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发散思维训练的广阔天地,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或者是语文知识的教学都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教学小说《项链》…  相似文献   

12.
一位中学教师在上语文课时,让一名学生用“寂静”一词造句。这名学生一时想不好句子环境,犹豫着不敢站起来。同桌以为他没听见,小声提醒说:“老师让你用‘寂静’造句。”这句话可真提醒了那名被提问的同学,于是他脱口造出: 老师让我用“寂静”造句。 老师一愣,命令说:“这样不行,重造一个。”谁料那位学生突然灵气大发,一连  相似文献   

13.
快乐加油站     
没有……就没有……老师要求学生用“没有……就没有……”这个句式造句。一个学生在作业本上这样写道:“小东说我拿了他的铅笔,我说没有就没有!”腿与蛋农场里,一头猪与一只母鸡在谈慈善。猪说:“我很想有一个方法,能帮助那些没有饭吃的穷人。”鸡说:“我们来合作,可以做一个火腿蛋来给他们吃。”猪摇头说:“你说得倒容易。你只是贡献一个副产品,我却要贡献一条腿!”学生吃糖一天,老师对学生说:“如果你们能做出这道题,我就每个人给50颗糖。”不一会,学生们一个个站起来,向老师要糖吃。老师一看答案,鼻子都气歪了,气呼呼地说:“你们全做错…  相似文献   

14.
用词造句,是语言的训练。语言来自生活。没有生活,就难以用词造句。有些词语在指导造句时因为学生缺乏有关的生活,会出现困难。学生用《草原》一课中“一碧千里”这个词造句时,只知道课文中描绘的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除了仿造,写不出什么好句子来。于是,我作了这样的引导:“谁去过草原?”学生们都笑着摇摇头。我紧接着说:“老师同大家一样,也没有去过那一碧千里的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很多同学常向我诉苦,说爸爸妈妈和老师说话有时不注意场合,不留情面,让我们下不了台,甚至把我们弄得特别“惨”。当然我们也会采取一些“对策”,跟父母闹些别扭。所以,我想我们有必要开一个座谈会,请同学、家长和老师们来谈谈,是否真有这种情况。如果有,你们是怎么处理的,又是怎么相互沟通的。请大家实话实说。王丹丹(学生):我妈就老爱在同学面前讲我的不好。上次同学到我家,她一会儿说,丹丹不爱劳动,你们要多帮助她;一会又说,丹丹爱哭鼻子,你们要多让着她。你看,这像什么话,我的形象难道就这么差劲?武兴建(学生):我妈也这样。上次我…  相似文献   

16.
造 句 老师让学生用“七上八下”造句.学生们想了很久,谁也没想好该怎 么造句。最后,还是小明率先举手了。老师示意让他发言。小明站起来后 这样念道:“…………” (提示:小明也觉得用“七上八下”造句很难,但他仍是造了个句子, 会是什么呢?) 有字为证 小妹兴致勃勃地跑来喊道:“妈妈,明天下大雪!”妈妈看看艳阳高照 的窗外,不解地问道:“你怎么知道?”小妹一本正经地说:“……” (提示:小妹为什么说好端端的天气会下大雪呢?) 蚊 子 在一次军训中,甲同学的脸上被蚊子咬了几个大包.痒得他心里直发慌。最后,他忍不住…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发展向教育提出了重视发展下一代创造性思维的要求。但是 ,创造性思维需要有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才能激发。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几点做法 :一、鼓励学生多动脑有人请教牛顿成功的秘诀 ,他说 :“我成功的秘诀在于我一直都在想、想、想。”因此 ,在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多动脑 ,敢于创新。例如 ,有这样一道题 :某水泥厂去年生产水泥 32 4 0 0吨 ,今年头 5个月的产量就等于去年全年的产量。照这样计算 ,这个水泥厂今年将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 ?大部分同学列式为 :32 4 0 0÷ 5× (12 - 5 )÷ 32 4 0 0。但有一位同学的列式却是 :(1…  相似文献   

18.
戴雪琴 《教师》2011,(31):72-74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教师指名一位学生作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唉!”有的嘴里嚷着“又不请我!”便不再听课:有的迫不及待地马上与别的同学交流.根本不听发言同学在讲什么;还有的同学呢,发言的同学还没有讲完,就一边高高地举起了手,一边大声喊:“老师,我来.我来……”有的同学在课堂上整个处于游离状态,老师或者发言的同学讲得眉飞色舞,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观、学习观以及学习方式冲破了应试教育制约下的种种束缚,为语文教育的改革带来了新思路。那么,探究性的阅读教学如何操作呢?一、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也是参与者。有的教师在学生提问之后说:“我也提个问题……请大家讨论讨论。”或者当学生发言之后说:“我也有这样的体会,和××的差不多,不过,我再补充一点……”这样的引导符合学生的心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有威信的;但教师也要虚心向学生学习,勇于正视讲课中出现的错误,或一时不能解答的问题。这非但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  相似文献   

20.
近日,在网上读了一篇短文《这样造句行吗?》摘录下来:老师让同学们用“置之度外”造句,某同学在作业本上写道:“老师让我们用‘置之度外’这个词造句,可我想半天也没有想好。”有同学看后直摇头,可又说不出错在哪里。那么,这样造句行吗?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造句练习形式的目的说起。造句为的是检验同学们是否准确理解了词义并能正确运用该词。老师们在评改造句的对错时,一方面会从整个句子的角度看,主要是指句子内容是否健康,观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语法规范(成份齐全,搭配恰当等);另一方面会从被要求造句的词的角度看,比如要能反映出你已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