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高考评价体系明确规定,高考试题应以情境为载体,选用的情境应具有创新性、综合性和应用性.情境设题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物理学科考试内容以“情境”为载体,通过创设与生产生活实践问题情境、学习探索问题情境和科学研究问题情境,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把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全过程,落实“重思维、重应用、重创新”的命题要求,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模型建构能力、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重视对考生模型建构能力的考查,不仅相关题目数量多、分值大,而且每年最后一题都考查考生的模型建构能力,2019年依然如此.1、2019年北京高考中典型试题2019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体现了“价值引领,素养导向”的命题理念,其中也重点考查了考生的模型建构能力.下面以北京高考理综卷相关试题为例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3.
物理高考试题中有关“滑块———木板”或“子弹———滑块”模型试题 ,频繁出现 ,这类试题之所以受到物理命题专家的青睐 ,主要因为 :模型内涵丰富 ,考核知识点多 ,综合性强 ,变化复杂 ,隐蔽条件多 ;这类试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正确物理图景和知识迁移能力 ,也能考查考生物理思维品质和学习潜能 .模型大约分为以下四类 :其一是初态仅单方有初速度 ,与“子弹———滑块”模型相同 .其二是系统双方都有初速度 ,但各自初速度方向相反 ,加速度小的一方做往复运动 .其三是系统双方都有同方向的初速度 ,且一个运动快…  相似文献   

4.
实行“3+X”新高考后,语文试题以考查能力为主、不直接以课文内容命题的特点更加突出。如何适应高考命题的新变化,怎样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能力,是语文总复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实验能力在物理高考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物理高考力图通过在笔试的形式下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也希望通过考查一些简单的设计性的实验来鉴别学生独立解决新问题及“迁移”的能力。高考物理实验试题从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要求来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力图较好地区分和鉴别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试题的设计本着“来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有利于引导中学物理教学重视基本实验、常规实验,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6.
教材实验是高考实验考查命题的重要依据,分析高考对教材实验的考查方式主要有细化考查、整合考查、拓展考查和创新考查,了解了考查方式,有助于针对性地进行实验教学和高考复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7.
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程卷/西北地区)化学Ⅱ卷(第26、27、28、29题),命题范围没有超出中学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题材源于教材,但活于教材,高于教材。命题思路符合当今的高考改革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改的一些先进理念,命题取材力求创新,删去了过去一些“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命题的指导思想和重心放在注重基础、培养能力,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轨道上来,试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已学的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等基础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推理判断能力。试题对高考导向正确,难易比例适当,注重“双基”,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科学素养等多种能力的考查,通过测试题的巧妙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新理念。  相似文献   

8.
高考的科目设置在向“3 X”推进,命题则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并强调“提供信息、设置新情景、考查能力”。在新信息与新情景的交错变化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却不会变,考查物理基本分析仍是高考重点。  相似文献   

9.
高考物理中为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有序性,常常设置一些多过程物理问题.这类问题的综合性高,能力立意高,涉及面广,区分度和效度高,学生认知的障碍大.高考中的多过程问题的“三步曲”是指:“分析运动过程”、“寻找过程之间的联系”、“运用相关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  相似文献   

10.
从目前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和“遵循大纲但不拘泥于教材”的指导思想以及高考考试大纲中对“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的明确要求,尤其在各种考试中作为考查学生能力重要载体的实验设计题频频出现,可以看出实验能力已成为高中生物学习和高考能力考查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中提出要考查“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近几年高考实验题的设计本着“来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力图通过在笔试的形式下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也希望通过考查一些简单的设计性实验来鉴别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作者通过对近6年北京市高考物理实验的分析,总结推演出北京市在物理实验上的命题热点和趋势,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备考方案,希望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和学生备战高考给予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命题方向大致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考查基础知识,“考课本”“不回避陈题”成为本章高考命题的显著特点;第二,随着新教材的实施,高考改革的深入,“联系实际、联系高科技”成为高考命题的方向;第三,与力学、电磁学、光学、医学等知识综合,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各地高考物理实验试题的调查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征宇 《物理教师》2006,27(3):53-55
实验能力在物理高考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物理高考力图通过在笔试的形式下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也希望通过考查一些简单的设计性实验来鉴别学生独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迁移”能力.实验试题的设计本着“来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应有利于引导中学物理教学重视基本实验、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考改革也在不断深入进行 ,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一个特点 .在综合科的考试中还强调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 ,即选择、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 ,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明确要求“根据文字、图表、数据、公式等所给背景材料 ,分析说明有关的自然现象” ,从近几年高考对图像的考查不难看出 ,图像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元素 .本文谈谈如何解读物理图像 .一、照片 (图片 )类图像物理与人类的生活、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物理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此相对…  相似文献   

15.
施生晶 《物理教学》2023,(9):65-68+59
2022年高考福建物理卷压轴题以“双棒、单棒”切割磁场为背景,对“连接体模型、斜面模型、双棒模型”赋予新的物理情境;考查考生的模型建构能力,考查考生“提出假设”并“论证假设”的逻辑推理能力,实现高考选拔功能。文章从命题意图、试题解析及方法、数据情况和错因分析、试题延伸和拓展等方面进行评析,并针对“棒”切割磁场问题的备考复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原则,“源于教材”的熟悉情景能考查学生掌握陈述性知识的情况,“高于教材”的新颖情景能考查学生应用策略性知识的能力。下面以四类“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化学实验题为例,探讨这类试题的命制特点,以期对高考实验复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冯小秋 《求学》2004,(11):55-57
最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命题正由“知识立意”为重向“能力立意”为重转变。除了《考试大纲》中要求考查的五种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之外,还考查到学生的对外来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处理能力,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字表达和数学表达能力等等。事实上,对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具体知识,因此制订合理的物理复习计划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熊志权 《物理教师》2005,26(12):9-60
2005年是广东物理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一年,命题突出了以“能力立意”和“现实生活立意”的命题思路,试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作为试卷的第18题,它有多种解法,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学生分析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在众多的求解方法中,该题可归纳如下四种求解的方法:原题(  相似文献   

19.
雷怡 《高中数理化》2011,(17):37-38
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继承了前几年的命题路线,主要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思维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加强对能力的考查.命题贴近教材,兼顾重点、难点.试卷在结构上有所创新,更加重视了对考生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对高考试题的细致研究,可以加深考生对高考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高考复习备考课中注重科学训练是提高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必要途径,在高考复习中要重视回归课本,以双基为主,注重科学化的训练,狠抓主干知识,关注教材中素材的合理应用,提高高考复习课的课堂效率。分析近三年安徽省高考自主命卷新课标高考试题可以发现,物理试题的命制逐渐朝着紧扣教材、考查能力的方向发展,而能力的考查又主要体现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题中明显凸显了教材中素材的应用。分析命题中教材素材选用的特点,可在高考复习课中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