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经济法主体的立法思考江伟钰当前,加强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特点和变化,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法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市场经济与经济法主体的关系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  相似文献   

2.
经济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重要性不言自明。早在我国市场经济开始高速发展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经济法的建设。本文旨在从介绍经济法的概念入手,对于经济法存在的必要性,以及经济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从根本上之处了经济法在我国法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法律规范是调整人的行为准则.经济法是以调整经济关系,对经济实行管理为职责,是调整国家在管理与协调经济法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而是指表现各种法律规范的各种经济法律、法规、条例、规章组成的法群.这些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各种具体经济是关系进行调整,对社会经济是实行管理.经济法包括的法律法规的范围十分广泛,总起来说,包括适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的法律、条例和规定,以及与之相应的在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的法律、条例和规定.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理论无论应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是不争的事实。因此 ,大中专院校尤其是财经类院校都开设经济法这门课程 ,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的视角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以及用法律手段处理经济关系解决经济纠纷的能力。这是大中专毕业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必要能力和素质。探讨如何把握和解决经济法教学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 ,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1 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层次的实际取舍经济法和相关法课程的内容 ,形成适应专业要求的“自己”的经济法课程内容经济法是一门年轻的学问 ,其体…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的法律地位在学界尚有争议。本文通过分析经济法独立的调整对象,探求经济法存在的经济学、法哲学和思想基础,比较经济法与传统民法、商法和现代行政法的关系,最终论证了“经济法是独立法律部门”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6.
经济法既是对经济活动主体进行规范的法律,也是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的重要手段,更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经济法既有公法的特征,又有私法的属性.探讨经济法公法部分,以经济法的历史演进为切入点,研究经济法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同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宋攀 《科学与管理》2007,27(6):77-78
经济法理念是经济法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其理念贯穿于整个经济法的体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经济法的子法是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交易行为规范,体现了国家对市场进行的必要的宏观调控,是经济法理念的具体表现。本文就经济法的理念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探究,并在经济法理念下提出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民商法侧重国民财富的初次分配,经济法侧重国民财富的再分配.经济法与民商法在主体、调整对象、价值取向和调整手段等方面存在不同.经济法与民商法的不同是由他们调整的经济关系在层面上的差异所决定的.依据"干预论"的观点,经济法和民商法均对收入分配做出制度安排是政府对私权的两次干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国民财富的合理分配,需要协调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使它们相互配合,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在我国市场经济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鉴于国有经济的重要性,本文从经济法视角阐述了经济法价值在国有经济法中的微观体现,详细的分析了作为市场参与主体的国有企业与经济法价值之间的关系,以期不断提高对我国国有经济的理论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经济法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经济体制和法治进程的制约,经济法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经济法形成的条件逐渐成熟的过程,即发达的市场经济、规范的国家干预和健全的法治文明不断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