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浙江省大学生手机移动阅读行为现状的调研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从手机移动阅读年限、阅读频率、阅读目的、阅读时间、读物类型、阅读方式与付费阅读等方面揭示了浙江省大学生手机移动阅读行为现状。同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证实性别、年级、学科和地区对大学生手机移动阅读行为现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论手机移动阅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手机移动阅读是读者对手机等移动载体上的信息内容的认识活动,包括读者、阅读行为和读物三个组成部分。手机移动阅读的过程包括阅读需求、读物寻求和阅读利用三个阶段。影响手机移动阅读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应用不断丰富,手机阅读成为新的阅读形式.越来越多的作者、出版商和手机产业链上下游,开始关注并尝试进入手机出版领域.目前,国家尚无法律法规对手机出版进行明确定义,但随着手机上网的日益普及,手机出版也日益发达.手机出版是指"以通信WAP网络为信息的传播途径,将著作、图画、声频、视频、符号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内容数字化,以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发送到手机用户终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的实时传播行为".  相似文献   

4.
赵鑫 《出版广角》2014,(17):48-49
正手机阅读指的是以用户的手机为终端进行移动阅读的一种行为。手机携带比较方便,而且交互性很强,当前社会中很多人都开始在空闲时间利用手机进行阅读,例如新闻、小说、资讯等内容都是当前用户手机阅读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内容。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手机阅读一跃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阅读方式。手机阅读指的是以用户的手机为终端进行移动阅读的一种行为。手机携带比较方便,而且交互性很强,当前社会中很多人都开始在空闲时间利用手机进行阅读,例如新闻、小说、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威尔逊信息行为模型,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探究大学生的手机阅读行为.从阅读需求、阅读寻求、阅读处理与使用三个阶段,以及干扰和激励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大学生手机阅读信息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探讨大学生手机阅读的特征,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问卷调查江苏省6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电子阅读情况、使用电子阅读设备以及进行移动阅读情况,分析了大学生移动阅读的特点.结果表明:与纸本阅读相比,大学生更倾向于电子阅读.大学生在移动阅读内容、常用电子阅读设备、移动阅读目的与阅读时间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特征.提出了还书提醒、OPAC查询、手机阅读图书馆电子资源是大学生最需要的移动图书馆服务.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阅读更倾向于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手机阅读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新疆大学生手机阅读呈现出普遍性的同时,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从阅读目的、阅读方式、阅读时长、阅读使用频率、阅读内容等角度,采用问卷调查等调研方式,以新疆大学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分析了手机阅读的现状及特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已从单纯的通话工具发展为移动多媒体终端.除了基础的语音通话功能外,还可以收发短信、彩信以及连接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手机娱乐、阅读、学习.  相似文献   

9.
在移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支撑作用下,智能手机在社会中逐渐得到普及,手机电子书、手机杂志、手机视频、手机电子报等移动阅读方式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并代替传统阅读方式成为当今网络时代人们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型阅读方式。本文以我国手机阅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前我国手机阅读量现状的分析,探究了手机阅读的优势及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我国手机阅读量激增下的应对策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从学生的视角来研究应用智能手机的学习体验,并开展移动阅读现状调查研究.从大学生移动阅读的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分别为:移动阅读使用工具、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学习者移动阅读行为、移动阅读的态度.结论为: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移动阅读的硬件条件,并且有意识地进行各种移动阅读行为,他们对移动阅读有着较强的兴趣和愿望,更愿意接受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学习视频等内容,希望得到教师或其他人在移动阅读方面的引导管理,以此提高学习绩效.  相似文献   

11.
朱斐 《采.写.编》2016,(4):132-133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受众开始习惯掌上阅读,微信公众平台、手机客户端成为主要的信息接收渠道.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提供了良好契机,传统媒体纷纷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转型,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公众号同质化现象.本文以此为对象,探究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同质化的表现,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手机阅读指的是以用户的手机为终端进行移动阅读的一种行为。手机携带比较方便,而且交互性很强,当前社会中很多人都开始在空闲时间利用手机进行阅读,例如新闻、小说、资讯等内容都是当前用户手机阅读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一、文献概述 手机出版是指"以通信网络和互联网作为信息的传播途径,将著作、图画、声频、视频、符号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内容数字化,以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发送到手机移动用户终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的实时传播行为"(莫林虎,王一,2009).据2008年中国数字出版年会报道,仅2007年,数字出版总额300多亿,其中手机出版就占了约150亿.  相似文献   

14.
基于读者调研的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方法,对高校图书馆读者就移动设备的持有情况、手机上网的使用偏好和行为模式、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研,在对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高校图书馆读者在移动设备的拥有量和在移动设备上进行学术研究的需求并没有达到大规模普及的程度,高校图书馆应该以读者需求为前提,制定合适的移动阅读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基于读者调研的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方法,对高校图书馆读者就移动设备的持有情况、手机上网的使用偏好和行为模式、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研,在对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高校图书馆读者在移动设备的拥有量和在移动设备上进行学术研究的需求并没有达到大规模普及的程度,高校图书馆应该以读者需求为前提,制定合适的移动阅读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16.
移动阅读的内容需求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移动阅读,指的是基于手持终端的阅读行为.广义上的手持终端,指的是包括手机、PDA、学习机、MID、PSRMP3、MP4等等.这些手持终端的内置内容、下载或者内置引导与在线内容相结合的阅读行为,与传统阅读行为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笔者将之概括为移动阅读.移动阅读的主要特点是"碎片化",即利用零散的时间,摄入零散的信息,从而完成一个系统的知识建构."积少成多"、"水滴石穿"等传统格言就是这种学习心理动机的体现.正如面对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的知识碎片,经过每天一片、一点的摄入和积累,最终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拼图一样.  相似文献   

17.
随着3G技术的推进,手机出版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移动运营商和部分服务提供商都在积极投入这一产业,无论是移动阅读基地的建构还是各家手机硬、软件的研发和使用,都表现出他们打造阅读新平台、推广阅读新形式的决心。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了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所提供的2011-2014年美国公众电子阅读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显示:阅读在美国是普遍的行为,但从群体阅读率、人均年阅读量维度来衡量,阅读行为都在逐年消退,但电子阅读呈明显上升趋势.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并非竞争关系.美国女性、50岁以下、高学历及高收入群体成为电子阅读的主力.美国公众对电子阅读的使用偏好从计算机转变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美国公众在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这两个渠道上的阅读强度一直较强,但其与人口特征并无显著相关性.中美两国读者在电子阅读的群体特征、阅读渠道使用偏好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从手机移动图书馆的概念入手,论述了手机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探讨了手机短信服务、手机阅读服务、手机参考咨询服务等方式在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陈含章 《出版广角》2018,(12):18-21
农家书屋是广大农村实施全民阅读工程的重要基础文化设施.数字农家书屋在提升传统农家书屋的使用效能、发挥文化阵地作用、提高农民数字阅读接触率和农村综合阅读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鉴于基于手机等移动阅读终端应用的数字农家书屋最具时代性和代表性,文章以"农家藏书汇"移动阅读平台应用情况为例,通过阅读数据分析,探讨数字农家书屋使用效果及其在农村阅读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