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2.
凡建博物馆都要选址.馆址选择的实质是馆址环境的选择.馆址选择的环境地段需有合适面积,目前的选址面积普遍太紧会影响可持续发展,博物馆所选环境应能建成博物馆群。国外已很普遍而国内尚未出现?需多年努力方能出现。  相似文献   

3.
4.
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是2013g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这个主题是在总结,也是一种预见。这样的主题让我在接触了博物馆十余年后重新回到了一个焦点上,那就是:博物馆事业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积极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普及工作,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全面提升全民环境科学素质,对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然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拥有大量的环境教育资源,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天然场所。本文以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为例,从展览陈列、专业讲解、科普活动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发挥自然博物馆的环境教育职能进行了简要探讨和论述,为自然博物馆如何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试论博物馆环境的语言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情况下,博物馆环境(这里仅指室外环境,下同。)的选择与设计必须考虑藏品(展品)、观众和陈列主题(内容)三个因素,由此相应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通过对环境的合理选择和设计,来满足对博物馆展品和藏品的保护要求;二是通过对自然条件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影响中小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提升的主要因素,介绍了中小博物馆的环境控制思路以及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具体控制方法。在文物保存环境控制中,预防性保护、维持环境稳定和环境监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即将建立的中国出版博物馆作为保存中国出版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阵地,在推动国民教育的道路上责任重大.当前新媒体与新技术推动了出版博物馆在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活动上的改变,为博物馆教育带来创新.通过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教育实践经验,出版博物馆要在注重馆藏与陈列的基础上,实现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通过打造中国出版文化教育基地、构建出版博物馆网络平台、加强与学校联系到多方合作推动国际化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作试图通过论述中国茶叶博物馆的环境整合工程。探索如何营造以人为本的博物馆环境这一事关博物馆人气与发展的重要课题,中国茶叶博物馆从2004年初实施环境整合工程,建立了“嘉木苑”凸现主题,又深化主题展览,拓展宣教功能,彰现人关怀,获得成效。  相似文献   

10.
11.
环境主义与博物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当代最迫切的问题,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伦理等诸多领域的深刻变化。作为“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博物馆,必然面临环境的挑战。这种局面也为重新界定博物馆的地位和作用带来新的机遇,因而从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环环意识在博物馆不断兴起,当前这种环境意识已形成势不可挡的环境主义。究竟环境主义是怎样在博物馆兴起与升华的?在环境主义的冲击下博物馆在环境危机中扮演什么角色?我们中国的博物馆同行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出新的努力?本文就是对以上问题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浅谈博物馆文物库房的温湿度环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物馆是保存珍贵文物的重要场所,而文物的保存对环境有着复杂而严格的要求。藏品在保存中易受到环境气候、空气污染、光线辐射、昆虫危害、微生物繁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科学研究文物藏品在文物库房中的保存环境可避免文物在自然环境中受到的损  相似文献   

13.
参观博物馆可以为您带来动力及特别体验。当参观者在展览区域走动时,他们能连续享受到直接的视觉体验。从这种角度出发,博物馆就是一个能让参观者在给定的建筑空间内与展品沟通和互动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Bataille认为,在一个博物馆内,建筑物甚至展品仅仅只是一个容器,博物馆真正的内容应该是参观者。这是因为参观者会主动寻找展品,  相似文献   

14.
市场环境下的博物馆经营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激发了许多部门改革传统管理体制的热情 ,体制改革的浪潮正席卷各个行业。引人瞩目的是 ,历来号称象牙之塔的中国科学院接连将其所属研究所改制成科技企业 ,相应地 ,一直孤芳自赏的文博行业也被纳入了转换经营机制的轨道。于是乎 ,一只脚已经迈进市场的博物馆门庭若市 ,一改过去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状况 ,而大多数博物馆还逗留在市场的门外徘徊。这里有各地博物馆客观条件的不同、馆长们观念的差异等原因 ,没有必要强求一律 ,让全国的博物馆一夜之间都迈进市场。但是 ,放眼看看世界就会明白 ,博物馆介入市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与其它建筑一样,遗址博物馆的建筑除了满足美观实用之外,也与周围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遗址博物馆在功能和文化背景方面与其它类型的博物馆有着明显不同,因此遗址博物馆的建筑与环境是离不开它们的特性的。众所周知,遗址博物馆的提法之所以能够成立,就在于它建于遗址之上,具有遗址这一不可移动的特殊藏品。这一特殊藏品给遗址博物馆带来了区别于其它类型博物馆的显著特点:一、遗址博物馆不脱离原来的环境。“该进博物馆了”,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听到的一句话,它很形象地道出了博物馆的属性,在一般情况下,有了博物馆才…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事业的兴衰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及其素质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通常所谓“环境”泛指某一主体周围的客观物质世界(客体),它包括地域、空间、介质等。博物馆所依存的环境也是如此,但它只能是人类环境。人类环境,简而言之,即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无疑,这种环境以人类为主体,而把人类进行生存活动的周围物质世界视为客体。由于这种物质世界包括了自然界和人类  相似文献   

17.
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人们的环境道德意识底下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与人们的环境道德意识密切相关,二者是一种因果的先行后续的关系。为切实解决环境问题,必须通过环境道德教育,使公众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自觉践行环保意识的行为习惯,并为环保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载体,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为环保提供政策保障,构建一个良好的环保道德评判机制,不断提高公民的整体道德水平,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环境信息系统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它是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环境管理角度出发,解析了环境信息对管理的作用。本文在最后阐述了环境管理系统和环境信息系统,它们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提高了环境管理水平,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活动离不开一定时空条件下的环境。“环境”一词,在惯常语境中自有其特定的含义,如“环境保护”中的“环境”之义。但也可将该词引伸到别的范围。如发展市场经济,有一个和经济秩序有关的“市场环境”;招商引资有一个“投资环境”,社会的长治久安有一个“治安环境”等等。其实,化方面也有一个“环境”问题。“化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某种程序上需要通过“化环境”来表现。“化环境”作为一个特定概念,有必要引起相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魏丽 《档案天地》2011,(12):50-51
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是信息资源的宝藏,对三者的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与利用,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信息应用技术目益成熟和普及的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