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教 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的 :让学生动手探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教、学具准备 :微机课件(或灯片) ,每个学生准备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图片若干和操作题、讨论题等各一套。教学过程 :(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图片量一量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后)师 :这样量课本封面的面积方便吗?(不方便)那么怎样量才方便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教学调控]让学生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量出右图长方形的面积。学生操作后 ,教师反馈…  相似文献   

2.
教师提问要做到“四要”、“四不”。“四要”即:一要善于“引路”、“架桥”。比如教圆柱体的侧面积,要抓住它与长方形面积的本质相同这一点,把两者联系起来。可以提出如下问题:(长方形卷成)圆筒的侧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变成了圆筒的什么?宽变成了什么?圆筒的侧面积怎样计算?这样,学生很快能推导出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公式。二要击中要害。如  相似文献   

3.
在教“长方形的认识”时,教师讲述:“老师的一块台板玻璃不小心被压碎了,压碎成两部分(如图1所示)。如果要照原样配一块,要不要两块都带去?”在生活中,有的学生曾经碰到过类似的问题,但他们从没有仔细考虑过。这时,他们的思维被激活了,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有的说必须带两块,有的说带那块小的玻璃,有的则说带大的玻璃。教师出示图2,并问:“这样能恢复到与图1一样的形状吗?学生异口同声地答:“不行。”又问:“那么带那块大玻璃呢?”有学生说行,还能画出图3。此时,教师趁势引导,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观察。学生发…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有幸聆听了小学数学名师华应龙老师的两节课。这两节课设计巧妙、视野开阔,体现了“跳出数学教数学”“居高临下把握数学”的理念,尤其在“我会用计算器吗”一节的教学设计中,华老师进退自如的教学艺术令人赞叹不已。一、欲擒故纵,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课始,华老师在黑板上贴出计算器图片,让学生自问:“我会用计算器吗?”学生兴奋地回答“:会!”这时,华老师故作惊讶状:“你们都会了,用不着我教了?来看看这几道题,你们会用计算器做吗?”接着出示了三道计算题。设计这三道计算题,华老师可谓煞费苦心。第一题是57734+7698,用计算器即可直接…  相似文献   

5.
好问、好说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对自己的所思所想总是想说出来,尤其对自己不懂的东西更想发问,这是主动求知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份天性,为所有想说的学生创设“说”的条件。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提的问题教师不提,学生能解答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答,教师把展示自我的机会完全还给学生。例如在讲“长方形正方形认识”一课时,当课要结束时我问大家“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一个女生站起来说:“能不能说正方形是长方形进化得来的吗?”话音刚落,一男生迫不急待地举手后说:“进化是指活的东西,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  相似文献   

6.
六年制数学第九册“测量土地”练习二十四中有这样一题:有一台播种机,作业宽度1. 8米。用拖拉机牵引,按每小时行6千米计算,每小时可以播种多少公亩?学生对题中的“作业宽度”不理解,纷纷举手要我讲一讲。对于这个与生产实际有密切联系的问题,第一次教学时,我采取“冷处理”,让学生课后观察播种机播种(或压路机压路等),然后解这道题。平平淡淡就这样过去了。第二学期学生又在课本中碰到了下面一题:  相似文献   

7.
【情境再现】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一课时,教师出示长方形木框,说“:如果给这个框子配一块玻璃,玻璃要多大?”学生茫然而未答。“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请各人说说自己的想法。”留心小组讨论情形,有的学生在嬉笑并未参与讨论,有的学生在互相推扯。几分钟后,教师让各组汇报情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了一个这样的生活情境:“同学们注意过这样的事情吗?每每春天,你们的妈妈都会夹一个小菜园,为你们种上可口的蔬菜。现在也有一位这样的妈妈,在夹一个长方形的菜园,可这位妈妈遇到了困难,她想知道小菜园的周长是多少,你们能帮助她吗?”  相似文献   

9.
“长方形和正方形”安排在小学几何知识的开头。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本单元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从直观入手,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想、画、量、算中动手、动脑,主动获取知识。 本单元教材的内容包括三小节:直线和线段,角;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相似文献   

10.
说“全优”     
门门五分是不是就算学习好?学校要不要鼓励学生争全优?这是一个经常引起争论的问题。从形式上看,全优当然很好。但是,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全优”生在实际问题面前束手无策。例如,有一位得过奖章的高中同学,书本上的东西谁也难不倒他,但是灵活一些的课外题,一道也不会做,连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科学道理也不知道。这样的现象,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事实证明:真正学得  相似文献   

11.
当前,课堂教学中缺乏活动,学生学习热情程度低,学习效率欠佳,费时低效,“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教师“教”累了,学生“学”苦了。显然,应让学生有充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不要作过细、过多、过早的铺垫。  尊重学生。学生都渴望成功,这是每个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例如教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时,先复习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然后请学生们找找在生活中所见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既加深了它们的特征,又为各类学生…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上,常常听到这样的问话:“你们听懂了吗?”“听懂了!”几乎是异口同声。学生听懂了固然可喜,这正是我们课堂教学成效的体现,但是学生真的听懂了吗?不要说有些学生经常是人云亦云,即使听懂了的学生也只是表明他会做这道题目而已。有教师在教“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时是这样讲的:“像这种题目有两个未知数,我们一般可以设一倍数为X,那么几倍数就是几X。”这样的教学若辅之以反复练习,学生作业的正确率相当高。可过一段时间再做此类习题时,学生已判若两人,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学得很机械,他们的学习仅仅停留在机械识记的…  相似文献   

13.
正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而作文的外延何尝又不是呢!学生的认知范围是有限的,如何让学生在这有限的范围内写出更精彩的文章呢?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指南针”。我们要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取材,这是一切写作行为的前提。这就如同一位优秀的厨师,在做美味佳肴之前,一定要选好食材,有了好的食材,才能做出  相似文献   

14.
教例一:错写特级教师靳家燕老师在教学《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时,先让学生仔细看清书上的课题,然后看老师板书课题,老师有意漏写了“这样”两个字,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当即给老师指了出来。此刻,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有了这个词,你会有什么疑问?”学生提问踊跃,思维也体现出一定的深度,提出了两个核心问题:1.这样的小村庄是怎样的?2.为什会这样?学生自己提出了问题,肯定急于想知道答案,此时,教者抓住学生渴望得到答案的迫切心理,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当学习能满足学生需要时,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主动阅读的欲望,变“要我读”…  相似文献   

15.
让学生“做”数学,就是强调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调动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我在教“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时,做了以下的几点尝试: 首先,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求“长方形的面积”的知识。接着引导学生这样“做”数学: 1.测量。让学生用尺子量出老师发给每人的长方形纸板的长和宽。(长5厘米,宽3厘米)通过测量,使学生对长方形纸板有了更清晰的表象,为独立思考、猜测、自由探究打下了基础。 2.猜测。有了长方形纸板的长和宽,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16.
毋庸置疑,课堂中教师的“教”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一些话语、一些行为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倒置了服务的主客体关系,背离了新课程的精神要义,这是应该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现撷取三个案例加以剖析说明。[案例1]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吗?学生计算15除以6,教师巡视后,让学生把不同的做法写在黑板上。一位学生在自备本上的算式得  相似文献   

17.
在课即将结束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小军书桌上一块长方形玻璃被损坏,他主动到玻璃店去购买。他告诉卖玻璃的叔叔:“我买一块周长是24分米的玻璃。”叔叔为难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叔叔为什么为难吗?  相似文献   

18.
一、利用“演图法”,把观察生活和观察画联系起来.例如,写《擦玻璃》这篇看图作文时,教者组织几个学生根据图意进行表演,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指导学生把这一“生活”片断移植到作文中去.这样既丰富了看图作文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观察周围生活、收集作文材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关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笔者一直有这样的困惑: 1.学生怎么会有“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等于长、宽厘米数的乘积”这一体验的?让学生完成相应的摆摆、想想、画画、说说活动后,学生似乎很快就探究出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但学生通过简单的操作活动就会有这样的体验并且很深刻吗?能以成人的眼光审视儿童的体验吗?  相似文献   

20.
点亮智慧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是一种体验。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有所知,更要使学生有所感,这样,学生就不再是本的旁观,而是与本融为一体。案例中,教紧扣教学内容,选择了日常生活中有实用价值的“拿哪一块去配”的话题。学生一下子就被玻璃打碎这一生活情境吸引住了,从而产生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激发了学生动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去与本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