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选取大理市上关镇、周城和下关三地近两年内家里办过喜事的三十户人家作实地调查,试图反映大理白族婚俗的沿袭与变化程度。大理市洱海上游的上关镇和白族村——周城白族婚俗沿袭的比较多,而洱海下游的下关变化较大。大理市白族婚俗在婚姻制度、嫁娶类型和婚礼程式上有一定沿袭,在订婚、结婚、交彩礼和回门四个方面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社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动态平衡。本研究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以大理双廊白族村为个案,在分析双廊白族村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状况基础上,通过尝试构建以社区为利益主体的旅游经济发展机制,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有效传承和以资源可持续性为导向进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等措施,探索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互动机制,以期对大理双廊白族村和同类民族旅游社区的开发与发展提供一定借鉴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理剑川石宝山隐逸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原生态价值突出、对景点的破坏较小、有利于弥补石宝山景区可进入性不强等特点,极具历史文化、美学和社会价值。通过分析石宝山隐逸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以休闲养生、放松身心为主题定位,打造清幽自然、奇幻空灵的隐逸文化旅游目的地形象,突出白族佛教密宗、本主文化为主的隐逸文化旅游审美体验,综合运用隐逸文化因素制定有地方特色的市场营销组合,采用直接营销渠道和锥型辐射的促销策略等开发利用对策,以促进石宝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理白族“三道茶”是一项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族习俗,但其起源与汉族有密切的关系,是由晋、唐时期的汉人的“茶与姜桂混饮”方式发展而来,同时融入了白族人民深厚的人生哲学,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白族“三道茶”茶道。“三道茶”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特有的“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精神为其旅游深度开发提供了文化依据和广阔的开发空间。  相似文献   

5.
南通旅游形象经历了一个从“一山一水一人一城”到“追江赶海到南通”再到“近代历史名城、江海休闲港湾”的过程,旅游发展空间也由南通城区向沿江沿海不断扩展。沿江沿海旅游开发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但由于总体规划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环境污染等诸多不利因素,发展前景堪忧。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获批,为南通陆海统筹旅游资源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南通市委、市政府应站在全局的高度,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将南通陆、江、海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处理好沿江沿海旅游开发与陆域旅游开发的关系,统筹规划,开发具有江海历史文化内涵的旅游休闲产品,提升南通旅游形象,走出一条独具南通特色的休闲旅游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6.
云南彝族婚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多彩而独特的彝族婚俗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较大。随着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彝族婚俗文化转化成文化旅游产品,民族文化资本化成为云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云南彝族婚俗文化的特点及其旅游文化价值、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云南彝族婚俗文化旅游创新开发对策,促进彝族婚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朝阳市拥有丰富的野生鸟类资源,具备开展观鸟旅游的基本条件。在了解休闲与观鸟旅游之间的关系的前提下,结合国内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模式及分析朝阳市观鸟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朝阳市休闲观鸟旅游发展的三种模式,即系统拓展型、品牌导向型和社区参与型开发模式,旨在为朝阳市观鸟旅游发展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于洁  王丽兰  尹华光 《教师》2011,(35):120-121
本文以桑植白族民俗活动为对象,在分析白族民俗活动的内容和特征上,从表演层面、体验层面、展示层面和旅游六要素层面提出了桑植白族民俗活动旅游价值的实现形式,旨在为桑植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桑植白族民俗活动为对象,在分析白族民俗活动的内容和特征上,从表演层面、体验层面、展示层面和旅游六要素层面提出了桑植白族民俗活动旅游价值的实现形式,旨在为桑植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佛教对大理文化的影响是宗教与文化相互影响关系的一个典型。佛教自传入大理之日起就与白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相互结合,渗透到大理白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形成了政教合一或政教密切联系的体制,从而对大理白族社会文化生活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佛教文化也就成为大理文化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1.
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文化发展呈现出开放性与民族性辩证统一的历史特征。与其文化发展历史特征相适应的是,白族教育存在着共生互补的教育机制,具体表现为:“儒、释、道、‘土’”兼具的多元教育内容;“释儒”结合的交融教育形式;制度教育与习俗教育并存的教育形态。而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共生教育是当下大理白族文化认同良性发展的教育应然选择,这正是大理白族文化认同与历史教育机制关系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旅游演艺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沉浸体验是评价旅游演艺开发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案例,对游客沉浸体验进行扎根分析。研究发现,旅游演艺特质和游客认同是影响游客沉浸体验形成的主要因素;游客沉浸体验包括感官沉浸、情感沉浸和思维沉浸三个维度;旅游演艺特质是影响游客认同和游客沉浸体验的基础,且游客认同在旅游演艺特质与游客沉浸体验之间起中介作用,促进了游客沉浸体验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大理民俗旅游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俗旅游是大理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在阐述大理民俗旅游的内涵的基础上 ,进一步揭示了大理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白族文化的传承二者之间的关系 ,并分析了发展大理民俗旅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山东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以农家乐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产品增长很快,但其发展情况却不令人乐观。随着"农家乐"旅游的深入开展,尤其人们在眼前利益的驱使下,农家乐产品被无规划、无节制的开发,对广大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对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农家乐"旅游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处理好旅游经济效益与农业生态效益的关系,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环境的生态平衡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旅游发展对云南世居少数民族妇女的影响是深刻、多样而又复杂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些影响将日益凸显并呈现新的特点。文章选择云南大理新华白族旅游村为案例,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等方法,从家庭观念、就业观念、教育观念等方面深入分析旅游开发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角色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满足不了需求,体验和文化消费成为新的热点。通过对恩施地区茶文化休闲体验旅游旅客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恩施的茶文化旅游有着非常好的客源基础和旅游发展前景。为了提升旅客满意度,恩施应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深度挖掘茶文化、重视高铁旅游客源、重点加强餐饮管理等方面进行提升,更好地发展恩施地区茶文化休闲体验旅游。  相似文献   

17.
苏醒  杨慧  梁虎 《昆明大学学报》2010,2(2):20-25,92
文章以旅游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等理论为基础,并以大理白族古村诺邓为案例,展现了传统社会中历史记忆的性别差异性,以及在旅游开发背景下女性历史记忆的变迁情况。通过呈现这种变迁的事实,强调社区居民的历史记忆以及地方性知识在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性。强调旅游开发对社会深层文化内涵会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很好的把握这种影响,才能实现旅游产业与社区历史文化脉络保护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文化灿烂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白族创造出了缤纷灿烂、独特辉煌的民族文化,其中刺绣以其绚丽多彩、美观实用、巧夺天工而获得世人的称赞。大理是云南白族分布最多的地方,也是白族文化保存得最完好的地区,以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上关镇河尾村为例,从挖掘云南白族刺绣文化内涵的角度出发,对大理白族刺绣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技艺手段等方面进行简单的探讨,并对白族刺绣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大理白族本主崇拜中的仪式音乐为论域,选择大理周城村为田野点,以周城本主节庆仪式事项为依托,对周城本主崇拜信仰体系下的节庆仪式做实地调查,试图透过本主崇拜这样几乎全程"音声"覆盖且参与人群众多的大型信仰仪式其仪式音乐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如何运用仪式音乐来建构当地白族群体的民族文化认同作用,这些认同体现在仪式音乐发生的文化语境、仪式音乐中的音乐人、仪式音乐的象征意义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漂流作为一种户外休闲旅游项目,在国内外迅速发展起来。研究旅游者人格特质与漂流体验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以长沙市宁乡县的沩山漂流和峡溪漂流为主要调查对象,获得基础数据。经因子分析,得出影响漂流体验满意度的四个主要因素;进一步采用相关、回归分析得出旅游者人格特质各因子与漂流体验满意度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