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物理学中讲授电磁振荡 ,要用到图 1所示的实验电路来演示。为了便于分析 ,可将线圈视为R1 -L串联电路 ,R1 为线圈的直流电阻、L为线圈的自感系数。电流显示器的电阻为R2 ,将电容视为纯电容。当K倒向触点 1时 ,构成了R(R =R1 R2 )LC串联电路 ,其等效电路如图 2所示。设i =0时刻  相似文献   

2.
例某同学希望通过比较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表的读数来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所接电路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2.  相似文献   

3.
巧用整体法题1 有n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将它们并联后与滑动变阻器R1串联接入电路,如图1甲所示;将它们串联后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接入电路,如图1乙所示.设电  相似文献   

4.
巧整体题目有n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若将它们并联后与滑动变阻器R1串联接入电路,如图1甲所示;将它们串联后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接入电路,如图1乙所示.设电路两端的电压都为U,分别调节R1、R2,使所有的灯泡都正常发光,那么电路甲(含R1)和电路乙(含R2)所消耗的总功率之比是( ) A.1:1 B. C.n:1 D.n2:1 分析与解所有灯泡均相同且都正常发光,通过  相似文献   

5.
在恒定电流知识中 ,对不规则电路和复杂电路的等效处理是常遇到的问题 .其方法主要有等势法、分支法和基线法 .前面两种方法适用于电路结构简单且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情况 ,而后者对任何电路的等效均可用 ,不需空间想象 ,所进行的步骤紧凑、简单、易掌握 ,共“三步九字”.下面举例说明其应用步骤 .例 1 判定如图 1所示的电路中 A表测量的是哪部分电路的电流 ?图 1    图 2解析 本题应首先规范电路——等效电路 ,然后再观察判断 .基线法画等效电路的方法为 :第一步 :标节点 .即在图 1中标出节点 A、B、C、D点 ,如图2所示 . 图 3…  相似文献   

6.
1电学中的电路等效教学中,笔者发现有关电路等效的问题实在令同学们头疼。本文针对此类问题以下题为例介绍如何简捷有效地画出等效电路的方法与步骤。R例如图1所示:R1=10Ω,R2=R4=6Ω,3=R7=16Ω,R5=R6=9Ω,R8=R9=R10=4.5Ω,电源电压为6V,不计内阻,求电流表的读数。解析①在原电路图中用字母标点。其原则为:元件两端用不示,同内字阻母不标计示的,没通过元件的则可用同一字母标电流表两端不标示。如图2所示。②用竖线代表各点。其原则为:外部竖线长,内部竖线短。如③图各3元所件示对。“号”入“座”由图2可知:R1接在A、D间,则在图3中对…  相似文献   

7.
如图1所示电路,当电桥平衡时,即UBD=0时,R5中没有电流通过,R5在电路中不起作用,我们可以将R5从电路中取走,电路变为R1、R2串联,R3、R4串联,然后,ABC与ADC两条支路并联.  相似文献   

8.
一、规律探索问题1在图1所示的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图中所示位置A滑到位置B的过程中,定值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变化量与阻值有什么关系?分析:设滑片P在位置A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A,则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1=IAR1、UA2=IAR2.向右移动滑片P到位置B,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小,使得整个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也变小;因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设为IB),此时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变为UB1=IBR1、UB2=IBR2,其变化量分别为△U1=UB1-UA1=IBR1-IAR1=(IB-IA)R1,…  相似文献   

9.
图1是“测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同学们用合格的各种器材连接完电路,但实验时出现了下列几种故障,请同学们指出发生故障的,原因及其排除办法.囹1——“1.闭合开关之前,灯泡已亮,电流表和电压表也正常偏转,而闭合开关后,灯泡反而熄灭,两电表也停止佩转。故障的原因是将开关错误地并联在电池两端.开关闭合前,电路为通路,所以电灯及两电表能正常工作.开关闭合后,电池被短路,如图2所示,所以电灯灭电表停转.这种错误会造成烧坏电源,实验时,应设法避免.排除的办法,将开关串联接在于路上.2.闭合开关后,电灯忽亮忽灭,…  相似文献   

10.
把一种电路改画成容易识别的另一种等效电路,称为画等效电路.画出等效电路可使原电路变得清晰,易于识别,因此学会画等效电路非常重要.1.含有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等效电路教材中(人教版初三物理P97)已清楚地说明了:电流表的特点是电阻很小;电压表的特点是电阻很大.在画等效电路时,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一般把电表作为理想电表看待,即见等于0,Rv等于无穷大,然后再画等效电路就容易了.例2如图1所at,R=RZ=R3=R,求RAB.分析把电流表看作理想电表.即见等于0,可把电流表去掉而画成一导线,见图2.由电流流向法可知,R、R。…  相似文献   

11.
题目某同学按如图a、图b所示的电路分别进行实验,在这两个电路中,电阻R1、R2为不同的定值电阻.实验时,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1、表2所示.问题:(1)对电路和表格进行比较分析可知,表1中的实验数据是根据图(选填“a”或“b”)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测得的.(2)已知表1、表2中各有一个记录数据有错,指出各是第几次数据有错,并加以纠正.(3)两定值电阻R1∶R2=.(4)分析(选填“图a”或“图b”)所示电路中电表与电表(填表中电表符号)的示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当电阻(选…  相似文献   

12.
周文富 《物理教师》2007,28(6):47-47
不少资料上有如下一题:如图1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图1图2内阻不计,电阻R0上的电压为U=2E,滑动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为P,将电源与电阻R0交换位置后(滑动触头不动),如图2所示,则交换位置后:(A)R0上的电压仍为U.(B)R0上的电压小于U.(C)滑动变阻器上的功率一定大于P.(D)滑动变阻器上的  相似文献   

13.
一、直接推理法例1如图1所示,一只固定电阻RI一60O.和一又变阻器从一100n·把它们串联在电压U—32Af的电源上组成电路.滑片P在不同位置上时,在几上分得的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32V,OV;B‘32V.ZOAf;C.20V.OV;D.20V.12V分析因两电阻串联.R;上的电压不可能达到32V,故A、B可以排除,又因滑片P在最左端时,R。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所以It上分得电压必然为oV,故选C.二、等效思维法例2电阻ICI—l/3n,ICZ一1/70,入。一1/10fi.并联后的总电阻为:()A.ZOo;B.1/ZOfl;C.回/21OQ;D.无…  相似文献   

14.
1.限流接法 (1)电路连接 如图1所示,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与电阻R串联,滑动变阻器这样的接法叫做限流接法.  相似文献   

15.
识别串、并联电路是学习电学的基础当在电路中接入电表后,有时会使电路变得复杂难辨.电流表的内阻很小,接入电路中可视作导线;电压表的内阻很大,接入电路中可视作开路去掉电流表,并用导线代替它连火电路;去掉电压表,使所在电路开路.这两种去掉电表的方法都不会改变电路结构.因此,用去表法简化电路,对识别串。并联电路是很简捷明快的.例1如图1所示,电灯L1、L2、L3是_联,A测_电流,V1测_电压,V2测__电压,分析去掉A,用导线代替它连入电路,去掉V1、V2使它们所在处成为开路.则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由图2容易看出,灯…  相似文献   

16.
分压器电路是高中电路问题的重点内容,在理论计算和实验应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过程分析较为繁杂,学生不易弄会弄通,因而成为教学中的难点。本文从分析分压器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入手,用等效演绎的思想,例析三道常见但学生不易接受的题目,供读者参考。问题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的内电阻r相似文献   

17.
判断电路中电表 (电压表、电流表 )读数的变化 ,是综合考查同学们对串联、并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掌握程度及其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办法 ,也是近几年中考常考的内容之一。对于初中生来说 ,在电路中 ,引起电表读数变化的根源是电路中变阻器滑片的滑动 ,或电路中某个开关的通断变化 ,即电路中的电阻变化。一般只涉及简单的电路和电路一处变化的情况。因此 ,我们可以从电阻变化而导致其它量变化的规律来正确判断电表读数的变化。图 11、串联电路中 ,如图 1所示 ,变化电阻变大 (或变小 )时 ,总电阻也变大 (或变小 ) ,总电…  相似文献   

18.
题目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时,电灯L正常发光,消耗功率为100W.开关S断开时,R消耗功率为9W.RL>R.求S断开与闭合时,电灯L中的电流之比. 分析:这是一道比较灵活的电路计算题.首先是开关断通引起电路的变化.在分析电路时,要针对每一种电路状态,分别画出等效的电路图,并标注相关条件.开关S图1闭合时,R被短路,电路中只有电灯L,如图2所示.开关S断开时,电灯L与R串联接入电路,如图3所示. 欲求电灯L中的电流之比可有以下两条途径:(1)由电灯L电阻一定,找出S断开与闭合时电灯L两端电压的关系,或利用…  相似文献   

19.
所谓“等效移动法”,就是指在不改变原电路的结构的情况下,使导线的结点只沿导线作等效移动,就能够对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做出准确的判断.下面通过L2L1L3S2S1DCBA图1L3L2L1S1S2DCBEA图2例题加以说明.例1如图1所示电路,当闭合开关S1、S2时,试判断电路中各灯的工作情况.分析为便于分析,在图中有关结点处标上字母,如图1所示.当S1、S2闭合时,利用等效移动,将结点B沿导线BC移动到点C、点D,通过结点的移动,很明显,导线BCD将灯L3短路,故电路中灯L1、L2并联.例2如图2所示,当开关S1、S2均断开时,L1、L2和L3在电路中是串联,那么当S1和S2…  相似文献   

20.
例1 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当R3的阻值变大时,电路中各电表的示数将如何变化? 分析当R3增大时,外电路电阻R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ε/(R r),由于电动势ε和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