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贝佳 《今日科苑》2006,(11):25-25
2006年10日,美国陆军士兵系统中心首度宣布一项名为“未来部队勇士”的单兵装备研制计划。按照这一构想,美军的“未来战士”将身穿全能型的高科技防护衣,头戴可视头盔,腿部安装液压部件,犹如科幻大片《铁甲威龙》中的机械战警一样。按目前计划,美军“未来战士”将于2020年正式“服役”。  相似文献   

2.
为了增强士兵的作战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士兵的作用,增强部队的战斗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研制“未来战士”。“未来战士”是战场上最基本的作战单元,由于所执行的命令和所处的特殊地位,及其自成一体的自动化指挥系统,使其自身的装备要比普通士兵的装备复杂得多。主要有以下几个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3.
波黑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简称。这里气候宜人,环境幽雅而宁静,到处是古建筑。战争的痕迹几乎被蔚蓝的天空洗净,只有一些陈旧的路牌和零星弹孔告诉你这个国家曾经遭受的战争。在波黑,不论走在大街还是小巷,你都会看到大大小小  相似文献   

4.
你想象得到十年之 后最先进的士兵装备是 什么样子的吗?随着科 技的日益发展,他们很可 能装备一些诸如电影《星球大战》中的设备,看上去就和科幻电影里的那些宇宙战士没什么两样!近日,有专家预测,“未来战士”的衣服会变色,他们的头盔上将装备GPS全球定位系统,他们射出的子弹是“聪明子弹”,会自动跟踪目标。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这些未来战士们可以完全不必吃饭也不必睡觉!  相似文献   

5.
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一次惨烈的战争,代表工商业利益的北方各州与代表种植业利益的南方各州大打出手,从1861年一直打到了1865年,最终以北方胜利、南方失败结束。当时的美国领土还只局限在北美洲东海岸附近,并不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不论战争中的北方还是南方,都为筹措打仗的钱而头疼不已,甚至可以说,谁筹集的战争经费多,谁就能打赢战争。那么,北方是如何在筹款上战胜南方的呢?  相似文献   

6.
未来战士     
动画片里刀枪不入的机器人战士给小朋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朋友们有时候会问:这些钢铁怪物能成为真正的“未来战士”吗?科学家们正在研制一系列高技术单兵装备,估计在10年或者更长时间以后,士兵们能真正成为这种战无不胜的“超级战士”。  相似文献   

7.
未来的战士将会配备一些现在看来只能是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装备,美国国会成员已经在国会山的罗素参议员大楼里面,向人们展示了将会装备在未来战士身上的轻型、但具有很高作战效能的高度集成化单兵作战系统,该系统是美国陆军“纳迪克士兵研究中心”(Natick Research Lab,简称NSC)与其他陆军部门合作的项目。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迁移,不论是因为战争、饥荒、瘟疫,还是其他原因,虽然负效应极大,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却又为以后的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带来难估量的积极效应。中国自90年代所形成的人口大流动、大迁移,由于它是出于经济、文化的社会势能的差势流动,更是远比历史上任何一次流动的影响都要巨大、深远。  相似文献   

9.
楚杰 《今日科苑》2005,(2):30-30
战士一只手的手腕上紧紧绑着一架小巧的显示屏,另一只手端起带着红外瞄准具的冲锋枪;戴面罩的头盔把战士的脸隐藏起来;所有信息,包括长官的指令,都可以通过面罩上的可视化屏幕传达给战士——这一切描绘的可不是科幻影片中的机械战警,用不了多久,这样的“未来战士”就会出现在现代战场上。  相似文献   

10.
晓因 《今日科苑》2005,(3):11-14
翻开人类的历史,不难发现,灾难总是和人类相伴,姑且不论战争等人祸,单是地震等天灾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便触目惊心。地壳会随时移动和裂开,引起地震、火山爆发、海啸、山崩和泥石流等,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飓风和洪水肆虐,会给人类带来突如其来的破坏性灾难;疫病这一恶魔,更是一刻也没有停止对人类的侵害;若是被来自宇宙空间其他天体的流星和小行星撞上,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1.
靳娟娟 《情报杂志》2001,20(2):14-15
从信息化的角度研究了现代信息战争的信息化特点,提出现代信息战争的信息特点主要包括战争技术信息化、战争武器系统信息化、战争指挥系统信息化、战争控制领域信息化。认为深入研究现代信息战争的信息化特点,可利用军事情报活动特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战争既是文明的逆子,也是文明的慈母。文明哺育了战争,战争在践踏文明的同时,也创造和推动了文明的发展,这已是历史的定论。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战争会不会产生否定自身的因素?战争会不会或者怎样因文明的发展而消亡?战争已经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这些为决策者与普通人所十分关注的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讨。一、战争遵从利益原则战争的具体目的不尽相同:疆土、财富、权力、地位、荣耀、仇隙等都可能诱发一场战争,它们都称作战争利益。自私有制以来的战争利益,主要是政治利益。因此列宁说:“战争就是武装的暴力,就是在不同的阶级之间、国家之间、国家集团之间、民族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武装斗争。(《列宁全集》11卷202页)战争  相似文献   

13.
在战争中,战壕历来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事,但最近美国研制出一种新式步枪,使得一个人再也不能借助战壕掩护自己了。从此在战场上,战壕恐怕要不顶用了,因为这种步枪能发射一种"智能"子弹,当子弹距离敌人0~3米处时,会在空中自动引爆;产生的弹壳碎片将杀伤躲在不论战壕,还是建筑物内或者墙壁后面的狙击手。使用这种步枪时,士兵首先需要用步枪上的瞄准器瞄准敌人所藏身的屏障;接着,用装备在步枪上  相似文献   

14.
自人类社会出现战争以来,已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战争的水平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历史证明,一切战争现象都与当时的社会物质生产状况相关联,并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生产方式、社会政治结构的发展而发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决定战争的目的、性质和方向;而战争又离不开经济和科学技术这个物质基础,经济决定战争的规模和进程,科学技术决定战争的手段和发展水平。几千年来,人类大体经历了冷兵器战争和热兵器战争,并经历了核武器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一大批高科技的最新成果首先被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的规模、样式、进程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出现了史无前例的“高技术常规战争”。近年来的战争表明,核威胁下的高技术常规战争已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样式。认真研究高技术常规战争,对于巩固国防,保卫祖国,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即将来临,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全球,人类社会已从工业时代迈进信息时代。在军事领域,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军事革命,它将对战争形态、军队组织结构、军事技术装备、作战理论与方法、部队教育与训练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战争新形态 战争形态指战争的形式与状态。工业时代的战争形态是机械化战争,而信息时代的战争形态将发生根本性变革,称作信息化战争。1.计算机成为重要的战争工具电子计算机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机理,它是在计算机  相似文献   

16.
诗意的战争     
<正>20世纪,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但也依然没有改变这个世纪战争的血腥暴力的本质。这在两次世界大战之中就可窥见一斑。而且,二战后还发生了一些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三次阿以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等等。据不完全统计,整个20世纪由于战争和种族屠杀造成的死亡人数约有1.7亿人,如果把这些人从头到  相似文献   

17.
战争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怪胎,几乎没有那个时代是完全没有战争的,很少有一代人以上没经过大规模战乱。战争象潮汐一样按其内在的规律起落。那么战争的演变规律怎样呢?这种紧张状态会持续多久呢?它是否注定要走向毁灭人类的尽头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尤如戈尔迪的结一样困扰着我们。战争做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它是一种极复杂、极特殊但也有其内在规律的社会政治现象。所谓战争形态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战争的表现形式,它是社会政治和军事科技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笔者认为,就战争形态方面分析,迄今为止的战争有两种:一是硬性战争,即以暴力手段进行的直接的武装冲突,这种形态为世人所熟悉;二是软性战争,即非暴力、非武装冲突的对抗形式,它是  相似文献   

18.
未来战争将是一场高技术战争,高技术战争实质上就是高技术武器之间的对抗与较量。所谓高技术战争是指交战双方或一方主要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及与之相适应的作战方法所进行的战争。从迄今为止的战争实践看,高技术战争是使用高技术常规武器系统、作战目的和规模有限的局部武装对抗。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9,(7)
随着现代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战争形态正在从机械化战争转变为信息化战争。最近的几场高技术战争,显示了信息化条件下高技术战争的巨大威力。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方式,对高新雷达装备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需求,科学地组织快速、适时、精确高效的装备保障,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信息》2003,(17):54-55
美军以迅雷之势结束了伊拉克战争,原来估计的城市战并未发生,几十万伊拉克部队消失的无影无踪。很多军事专家目瞪口呆既而作出种种猜测之时,我想他们很可能忽略了高技术战争中的心理战的重要影响。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到现在的伊拉克战争,人们更多的注意先进的作战飞机和各种精确制导武器,却很少考虑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