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夏天,我最喜欢喝雪碧了。最近几天实在太热了,喝了雪碧还是不过瘾,我恨不得钻到冰库里去呢!嘿嘿,昨天我北着爸爸把一瓶雪碧藏到了冰箱的冷冻柜里。这不,一瓶冒着白烟的冻雪碧“出炉”了。哇,好冷啊!摸上去硬梆梆的,我连忙把它当作“降温器”,在手臂上滚来滚去,一会儿冻雪碧就有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07,(1)
一我到过一个神奇的地方,差点儿陷在那儿回不来——要不是有个“心灵相通”的孪生哥哥,今天我就不能坐在这儿讲故事了!那天,我们小哥俩在老爸的试验室里,见到一个又大又笨的机器。老爸说,这是他们的新成果,能把人送进一个平时看不见的“微宇宙”里去。  相似文献   

3.
改造动机:有一次,我在实验室里用试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完毕,我就按实验要求把试管放进试管架中。但万万没有想到,“嘣”的一声,试管底部出现了几条裂缝。我马上去问老师:“为什么加热的试管放进试管架中会破裂?”老师说:“可能是试管架上有水,这样才会使灼热的试管破裂。”我再仔细去观察,果然发现在试管架上与试管接触的凹槽里面还有少量的水。难怪试管会破裂。这是什么原因呢?如果老是这样,那实验岂不是要损坏许多试管?改制原理:带着这个疑问,我陷入了沉思。我想:如果把放试管的凹部里放一个什么物质,能使凹槽里面只要不小心弄入水…  相似文献   

4.
诱捕彩蝶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准备去山里捕捉蝴蝶。刚出家门,就碰上了展览馆的老任同志。他特意来我家,是想搞一组“蝴蝶摄影小说”。我建议他实地抢拍。“都秋天了,哪里去捕蝴蝶?”他不信,我拉着他就走。时近中午,我们来到了山谷里的一条小溪旁。这是我多年考察蝴蝶的地方,也是最理想的“蝶道”之一。为了给老任开开眼界,我采用了“诱捕法”。我把事先准备  相似文献   

5.
一、未来人类的生活前景在未来的家庭里,房间里不再摆放电话机、录放机和电视机,取而代之的是与之网络相联的智能电脑。人们不再在电视机前被动地“接收”电视台的固定节目,而是通过电脑,能选择500个频道,想看什么就点播什么;电视中心将节目传送到观众家里,各个家庭可以在同一时  相似文献   

6.
在澳大利亚旅游期间,一天,澳大利亚旅行社的卡伦先生请我们到他家做客。我们一进他家门,发现他将房内的电视机、音响全部关掉。我心想可能他是刚才来接我们时走得太急,忘记关电视和音响了。我们交谈了几个小时便起身告辞。主人坚持自己开车送我们回宾馆。在出门前,我见他很自然地打开电视机、音响。“这不是太浪费电了吗?”我一直没弄明白卡伦先生为什么这么做,后来我把这事说给一位澳大利亚朋友听,她告诉我这是为了防盗。原来,在澳大利亚经常出现偷盗事件,人们非常担忧,干方百计地加强防盗措施。“出门开电视,进门关电视”就像我们为了节约用电形成“人走灯灭”的习惯一样。  相似文献   

7.
幽默与漫画     
实验室实验室的叫声丢垃圾费尔丁教授向来粗心大意,妻子让他把一包垃圾顺路丢到楼外废物箱里,他却糊里糊涂地提着上了地铁,又到了实验室,最后又提着回了家。妻子大吃一惊:“你提着什么?”费尔丁说:“哎呀,垃圾忘了丢了。”妻子拿过来一看,更加吃惊了:“你从哪儿拿回来一包火腿。”书枕爱迪生为了作实验,往往连续几天不出实验室。实在累得不行了,就拿书当枕头在实验桌上打个盹。有一天,他的朋友开他的玩笑说:“怪不得爱迪生有那么多的发明,原来他连睡觉都在吸收书里的营养。”生化实验室一个生化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经常在一块喝酒,他们发展了如…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一位朋友是知名画家.每次去他家,总能遇上青年画家登门求教,他也总是耐心给人看画指点,常常一耽搁就是大半天.对于有潜力的青年画家,他还热心地向媒体推荐,更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知道他的时间很宝贵,而提携后辈完全是尽义务,就忍不住问他:“伯父,您何必呢?您随便画一幅画就是几千上万元,多画点画多好,何必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不知名的人身上?”  相似文献   

9.
仿效名人     
《科学与文化》2006,(6):36-36
鲁迅在桌子角上刻了个“早”字,以后就再也没迟到。我在桌子角上刻了“我是天才”四个字,被学校罚款20元。诸葛亮让刘备三顾茅芦,出山后就当了大将军。妈妈一早上三次进屋叫我起床,可她第三次却提了个鸡毛掸子。牛顿在苹果树下睡觉时,一只苹果打在他头上,让他悟出“万有引力”。我在桃树下睡觉。有一只可爱的毛毛虫光顾了我的脸,我悟出了“桃树下必有虫”。华盛顿砍了他老爸的樱桃树然后去坦白,却没有挨揍,反而得到原谅。我把老爸锁在厕所里,然后睡着了。三个小时后去坦白,却被他猛K了,被老爸关在厕所里……后来我想通了——我就是我!仿效…  相似文献   

10.
一次帮妈妈拖地时,不小心碰掉了洗衣机进水管连接水龙头的部分,水龙头的下端也被磕坏了。妈妈知道后,一边念叨着连接进水管有多费劲,一边把我臭骂了一顿。 我心里很不服气,不就是拧进水管吗?把它套在水龙头上,拧紧四个螺丝钉不就好了。老妈见我不开口,知道我不服气,就说:“柜子里有个新水龙头,你去装吧。”  相似文献   

11.
又是排队     
七岁那年,到伯父家住了一段时间.一天早上,伯母叫我自个拿肉票去小镇食品站买半斤五花肉.于是,此生第一次排队.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上完体育课,跑回家脱下鞋子没一会儿,就见妈妈急急忙忙从厨房跑出来说:“你的脚怎么这么臭,还不快去把脚洗一洗,把鞋子晒一晒!”说完便捂着鼻子走进厨房。我笑嘻嘻地打水洗脚去了。洗完脚,屋里还弥漫着臭味。我赶紧把鞋子放到阳台外面。过了一会,房间里的臭味终于消失了。到底是我的脚臭还是鞋臭呢?我想起了当医生的舅舅,打个电话问问吧。舅舅听了我的问题,笑着答道“:人的脚上大约有50000个汗腺,成人两只脚每周排出的汗液就有5400毫升左右。”这句话把我吓了一跳。舅舅接着说“因:为鞋子内的汗液提供了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一切营…  相似文献   

13.
一、试验室里成功的设计与实际应用之间产生差别的原因微机监控与检测系统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其核心技术是单片机和微处理器。微机监控与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已逐渐成熟和规范。问题是,在实验室里属于很理想的设计,拿到应用现场常常很不理想,无论怎样调试也不能达到设计要求。一些测试系统、传感器线路板和程序在试验室里运行良好,一放到现场就不灵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工业现场条件和实验室里的条件差别太大了。不是说“一切都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吗?”事实确实如此。设计好的微机监控与检测系统在实验室里进行测试,没有什么干扰,也就发现不了有什么不妥。当把它应用到工业现场时,要与现场中各种电器设备相配合,工业现场各种动力设备在运行中不断起动和停  相似文献   

14.
卢素玉 《知识窗》2007,(1):14-15
在澳大利亚旅游期间,一天,澳大利亚旅行社的卡伦先生请我们到他家做客。一进他家的门,他就将房内的电视机、音响全部关掉。我心想可能是他刚才来接我们时走得太急,忘记关电视和音响了。我们交谈了几个小时便起身告辞。主人坚持自己开车送我们回宾馆。在出门前,我见他很自然地打开电视机、音响。“这不是太浪费电了吗?”  相似文献   

15.
我是小书迷,走到哪里都会捧一本书,整天手不释卷。为此,竟然还惹来了一些麻烦。有一次,我正在看书,妈妈叫我去洗脸, 我边走边看。到了水池边,我就顺手把书放在了水池沿上,洗起脸来。忽然,“扑通”一声,我那本  相似文献   

16.
    
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間就有人用麦芽和米制成“飴”,这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麦芽糖。后来就逐漸有人把甘蔗汁晒濃,作成糖漿,称为“石蜜”,用来和藥。到唐代以后,才有真正的結晶形狀的糖,当时把它叫做“糖霜”,这就是我們今天的冰糖。关于“糖霜”的制造,曾經有过这样的故事。据說在唐朝大历年間,有一个来历不明的鄒和尚,他騎着一匹白驢子,到繖山上架了一间茅屋住下。当他需要鹽、米和蔬菜的时候,就用紙写了一張条子,和錢一起挂在驢背上,打發驢子下山到市区去。別人就把他所需要的物品放在驢子身上,由驢子帶回山来。一天,驢子在路上,吃了山下黃姓人家的甘蔗苗。黃家要求鄒和尚賠偿。鄒和街說:“我把用甘蔗做糖的方法教給你,算作我的賠偿吧!”黃家的人答应了,后来就按照他的方法,制  相似文献   

17.
天衣     
我和吴空空从小学三年级起就开始同学了,我俩是班上公认的“铁杆哥们”。遗憾的是,在这6年多的同学中,吴空空到我家玩过多次,我却没去过他家——我一提要去他家,都被他以“父母不在家”啦“、我家正在搞装修”啦“、我家今天来了很多客人”等等理由拒绝了。午睡后起床,太阳把大  相似文献   

18.
暑假里,我到姥姥家住了半个多月。记得刚到的那天傍晚,我在院子里玩,姥姥说:“天要下雨了,咱们回家吧!”我抬起头看看天空,很晴朗嘛!连一片乌云都没有!不过,我还是将信将疑地跟着姥姥回家了。不一会,果真下起了大雨。我很纳闷,便好奇地问:“姥姥,你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呢?”姥姥笑着说:“只要你经常看看蜘蛛网就会知道了。”于是,每天黄昏,我都去观察蜘蛛网。一连好几天,蜘蛛网都是完整无缺地待在那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一个秘密,蜘蛛不声不响地离开了原来“住”的地方,重新到屋檐下面拉起了新的网。只见它竖着拉了一条条…  相似文献   

19.
唱歌的女孩     
唐启景 《知识窗》2014,(13):40-41
音乐已经放了三个多小时……我迷迷糊糊地从满地的彩纸间穿过。“哐当”,手机落地的声音。我慢慢地从地上拾起,把散了架的手机装好,再把耳机寒到耳朵里。“你就不要听音乐了。  相似文献   

20.
维捷尔斯侦探赶到德召恩·斯达尔办公室去勘察现场。报案者巴尔特·尼说:“一出事,我就打电话向您报案。因此除了电话,我什么也没动过。”德召恩·斯达尔的尸体横在办公桌后面地板的一块已磨损的地毯上,他的右手上有一只法国的左轮手枪。“请你说说发生的情况。”侦探说。“德召恩要我到他这里来一下,”尼说,“我刚到,他就冲着我大发脾气,说我和他妻子的事。我对他说,他是错的。但德召恩性格固执,脾气暴燥。我无法让他先冷静下来。他总是这样,一旦生气,就根本不考虑说些什么。他突然说,‘我要杀死你!’伸手就去拉开办公桌最上面的抽屉,从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