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黄州赤壁不仅是文赤壁(东坡赤壁),而且是武赤壁(周郎赤壁)。位于江北的黄州赤壁的地理地貌,符合王粲、陈寿的记载。黄州赤壁周围有一系列赤壁之战的遗址。今黄冈县团风一带即乌林,而蒲圻赤壁位于江南,其地理位置在汉水入江口的西南几百里处,方位明显与赤壁古战场不合。将武赤壁的名号分给蒲圻赤壁,不合史实。  相似文献   

2.
长江及其支流流经湖北地段,两岸多赤色岩石。由于水流冲击,赤石外现,故“赤壁”之地名甚多。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爆发的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史书载明其地点是在赤壁,故名“赤壁之战”。1700多年来,人们考证古战场究竟在哪一个赤壁,一直没有定论,留下一大悬案。近年来开发旅游资源,争论更趋热烈。为探寻赤壁古战场遗址,笔者奔波于各地。现就江汉九赤壁之来龙去脉,提供一个鸟瞰式视角。一、汉川赤壁汉川赤壁,亦名赤壁草市,位于长江之北、汉水之东。此处曾被认为是赤壁战场。唐《汉阳郡图经》载:“赤壁,…  相似文献   

3.
长江及其支流流经湖北地段,两岸多赤色岩石。由于水流冲击,赤石外现,故“赤壁”之地名甚多。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爆发的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名战役,史书载明其地点是在赤壁,故名“赤壁之战”。1700多年来,人们考证古战场究竟在哪一个赤壁,一直没有定论.留下一大悬案。近年来开发旅游资源。争论更趋热烈。为探寻赤壁古战场遗址,笔奔波于各地。现就江汉九赤壁之来龙去脉,提供一个鸟瞰式视角。  相似文献   

4.
本文评析了有关赤壁古战场地址的主张的各自依据,指出执一词在历史地名沿革上的局限;从而提出诸说兼容的新主张。  相似文献   

5.
长江汉水沿岩有许多自然的赤壁景观,蒲圻赤壁具有特殊意义。赤壁之战分为兵临襄阳、初战赤壁、决战乌林等三个阶段,整个战役的范围起九江、西至江陵、北至新野。今天论争赤壁方位的各方应宽容对方。提诸说兼容、共存共荣、承认自己、尊重别人。  相似文献   

6.
《武汉春秋》发表的《何处是东汉赤壁》的文章,列举了关于赤壁古战场的五种说法:一是黄州赤壁,在今黄冈县城西北江边,又名东坡赤壁,是著名的游览胜地;二是汉川赤壁,在汉川县西八十里;三是汉阳赤壁,在今汉阳蔡甸东。文章说:『以上三说,已由前人否定。』『争论最多而又相持不下的是蒲圻赤壁说和武昌赤壁说。』  相似文献   

7.
赤壁之战的赤壁究竟在何处?这个纯学术考据性问题,自古以来争论不休。事实证据是最有说服力的。从赤壁之战的当事人、当时人的记述和曹操南征的主要目的来论证,笔者以为赤壁之战的赤壁当在黄州。  相似文献   

8.
建安十三年(208)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揭开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帷幕。有关赤壁之战的一些问题,史学界历来存在着不国的意见。早在五十年代,有的史学家就对赤壁是否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表示怀疑,但没有提出新的史料作为有力的佐证。近几年来,史学界对赤壁之战诸问题又展开了讨论。这次的讨论,是以尹韵公同志的《赤壁之战辨》为发端。他从时间和军事角度出发,认为赤壁之战不是大战,是曹操所率的五千轻骑与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孙、刘联军的遭遇战。这个观点的提出,引起史学界对赤壁之战问题的再探讨,这对于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我们认为,对赤壁之战的研究尽管有了新的  相似文献   

9.
三国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它对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然而,此次大战的确实地点究竟在何地,古来众说纷纭,迄今并无定论。江汉之间,“赤壁”凡五,分别在汉川、汉阳、武昌、蒲圻和黄州。鉴于“赤壁之战”亦称“乌林之役”,而与“乌林”可相关涉者,唯蒲圻与黄州两地,其余三地必无发生大战之可能,故本文考论的视点遂放在蒲圻、黄州二赤壁之上。我们认为,只要周密细致地考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战例,并且还是一战定三分的局面,结束东汉,形成由魏、蜀、吴三国时期的重大战役。历史上赤壁之战研究的最大悬案便是其战地始终未能确指。本文通过赤壁之战前的军事态势和曹军的攻击目标,曹操进攻刘备的进军路线和军事部署,赤壁之战的水陆战场和火烧环境三个部分的分析,认为赤壁之战战地是著名的黄州赤壁。  相似文献   

11.
《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篇章,《三国演义》在描写赤壁之战时,虽然采用了历史上赤壁之战的总体框架,而在细节描写上,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鄱阳湖之战的影响。文章试论证《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素材来源,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赤壁之战是一场大战,还是一场小战々是一场决定形势的重大战役,还是一场意外的遭遇战?历史上多数人赞同前者,几乎已成定论。一九八一年三月三十一日《光明日报》史学版,发表了尹韵公的《赤壁之战辨》,对传统的说法提出了异议。他认为:赤壁之战不是一场决定形势的大战,“是五千而不是八十万曹军同孙、刘联军在赤壁相遇,  相似文献   

13.
赤壁之战的真相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曹操为何失败?人们几乎都认为是孙、刘联军采用“火攻”策略的结果。事实并非如此(曹操赤壁之战兵败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虫病。据历史记载和近代科学研究证明,血吸虫病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疾病。《周易...  相似文献   

14.
赤壁之战     
一、作品与题解《赤壁之战》这篇讲读课文是根据罗贯中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第四十五回至五十回中“定计”,“火攻”的内容改编的。五年制课本以《火烧赤壁》为课题。六年制课本改为《赤壁之战》是为了强调、突出“战”而不  相似文献   

15.
针对“蒲圻赤壁说”的一些主要观点,逐一层开驳论。本文认为:赤壁在江北,孙刘未在夏口会师,乌林与赤壁同在江北,曹操进退所过巴丘湖在江北,蒲圻出土文物与赤壁之战毫不相关,蒲圻赤壁摩崖上的“赤壁”书刻在南宋中期,自古以来的“江南──蒲圻赤壁说”不能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6.
高中的同学大概都知道苏轼填过一首词《念奴娇·赤璧怀古》。从“遥想公瑾当年……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诗句中,可以想见周瑜当年指挥赤壁之战的风采。可是,“火烧赤壁”的壮观场面真的发生过吗?  相似文献   

17.
针对“蒲圻赤壁说”的一些主要观点,逐一层开驳论。本文认为:赤壁在江北,孙刘末在夏口会师,乌林与赤壁同在江北,曹操进退所过巴丘湖在江北,蒲圻出土文物与赤壁之战毫不相关,蒲圻赤壁摩崖上的“赤壁”书刻在南宋中期,自古以来的“江南-蒲圻赤壁说”不能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8.
二十年来,"黄州赤壁说"在史料论证方面占了优势,但并非十全十美,有必要为"黄州赤壁说"澄清两个问题:曹操是否从江陵出发,华容道是不是鄂州的华容。依据"官渡之战"命名规则,邾城附近的赤壁有资格担起"赤壁之战"大名。赤壁战役主战场在今黄州赤壁和团风镇,曹操不会向北逃跑,他必须走华容道(今湖北省潜江市境内),他必须奔赴江陵,因为江陵城关系到五个郡(南郡、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讲出《赤壁之战》的特色礼县东关小学王小英《赤壁之战》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45回至50回部分内容改写的。是指东汉末年公元208年,刘、孙联军与曹军在赤壁进行的一次战役。主要讲周瑜、黄盖设计火攻曹军,使曹军大败的故事。这篇课文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20.
卢岚 《中文自修》2010,(7):46-48
一个平常地点,一旦有了故事,不管名人轶事或历史故事,就有了传奇色彩。赤壁之战发生在哪里甲据说湖北境内的赤壁有五六处,一说在嘉鱼县长江南岸,一说是蒲圻县西北的赤壁山。苏东坡的《赤壁怀古》,指的虽然是黄州赤壁矶,也只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人道是”,不敢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