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国时期的刘备在临终时曾对他的儿子刘禅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也应“勿以错小而容之”。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工程师设计一座桥梁,如果他在图纸上差之毫厘,在建桥时就会“谬以千里”。一位优秀的工程师是绝不会允许自己的设计出一点差错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有句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盂母三迁源于她对孩子细节变化的观察。因此,我们常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播种细节,可以收获成功”。我长期担任低年级班主任工作.老觉得自己犹如是每天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也许就会在学生白纸般纯洁的心灵留下污渍;而与孩子们的相处的每个细节就像是播撒智慧的彩笔,善于运用它就能给我们的教育增添无限摇曳的姿彩。生活中因细节而丰富.教育因细节而美丽。下面我撷取几件真实故事来纪念我和我班孩子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3.
“细节”在字典中的解释为: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课堂教学有很多环节,但是每个环节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细节虽小,但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中的价值和意义,举足轻重。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注重教学细节,应该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我觉得不一定非要成就什么,在我心里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教学中敏锐地捕捉教育细节,科学地处理教育细节,  相似文献   

4.
古人有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初当班主任时,发生在我与学生之间的一段往事历历在目,使我对这句古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每个班主任都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课间或放学,耳边不时地响起不能再小的“小报告”:“老师,我拾到一块橡皮。”“老师,我拾到一个扣子。”……这种小事对于我这个没有耐心的年轻人来说,总觉得不屑一顾,就不冷不热地丢一句:“放到课桌上粉笔盒里去!”后来,“小报告”少了,但我猛然发现班内以前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好事也少了,并且一件件令我生气的事却多了。由此,我开始反省自己的做法了。小…  相似文献   

5.
小与大     
“小”,指的是小事、细微之处,平时不容易被注意的细节;“大”,指的是大事、成功。那么小与大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人们总说“小中见大”,“因小失大”。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善小而为之。”可见“小事”往往并不小,它可以决定成功,也可能导致失败。  相似文献   

6.
转眼间,女儿已成为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了,言谈举止比较有涵养。看着孩子一天天茁壮成长,我油然而生一种欣慰感。回想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有遗憾,也有欣喜。我家虽不属于书香门第,但对孩子的教育却十分重视,特别是在一些细节方面,经常指导她“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小就培养她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记得女儿上小学的时候,正赶上我国北方发生洪涝灾害,全社会都在为灾区捐款捐物。我和妻子作为大学教师,自然有义务为灾区人民做点贡献。于是,妻子就开始翻箱倒柜,把穿小的衣服、鞋帽都找了出来。一旁的女儿不解地问:“什么叫做‘义务’…  相似文献   

7.
周威 《课外阅读》2011,(12):387-388
勿以善小而不为,班主任工作在“掌控全局”的同时,更应“精雕细琢”,因为细节往往影响或决定着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深入辨析,既能帮助学生迅速打开思路,又能使学生通过比较选取新颖的角度,是指导学生作文的一种有效方法。现结合实例来谈:如对《勿以善小而不为》作析词分析,可以抓住“善”、“小”两个字进行辨析。⒈“善”的含义:指有益的、有意义的事,于情于理该做的事。⒉关涉的对象:可以是对集体、对国家、对事业,也可以是对人的,如:对自己、对亲朋好友,或是陌生不相识的人。⒊体现的方面: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把以上几点综合交叉起来考虑,便会有多种组合。如仅举对人之“善”可分…  相似文献   

9.
教余琐记     
谭国锋 《师道》2002,(8):41
勿以善小而不为 小韦是我曾经教过的学生,现在上六年级了。他以前除了上课前堂上的师生问好之外,平时是不叫“老师好”的,但现在,他常这样叫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课文细节初探四川邓何周,吴明伟一、细节的重要性如同生物体的细胞、机器的零件,细节是细的,无可非议。但细节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重要的。细节描述高手王愿坚说:“有文学价值的东西,永远不会小。”在《马背上的小红军》中,小红军“鼓鼓的”干粮袋,装的...  相似文献   

11.
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统考后集体阅卷,学生考卷中出现的某些错误一旦被老师发现,便“奇文共欣赏”,在哈哈大笑之后,还发一通“孺子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之类的感慨。面对此情形,笔者不由得想起一些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总是以胜利者自居,把自己定格在“神坛”上。作为一名教师,面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非但不为自己的教学失误感到愧疚,反而以此作为自己文明的反衬,实在有悖师德。  相似文献   

12.
漫淡数学教学中的“细节”吴汉明高尔基曾经说过;“应该采用微小而具有特征的事物,制成巨大和典型的事物──这就是文学的任务。”那么,教学上呢?我想教学上也是“没有小事情,只有大手笔”吧。我听过一个教师讲三角形边角不等关系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条边...  相似文献   

13.
我沉默.因为现在流行酷男一族:我经常犯些无伤大雅的弱智错误.因为我是职场的“可爱女生”:我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毫不客气地指出老板或者客户的错误.因为我天性耿直、心无城府……这些细节,你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呢?专业人士分析指出.有67%的个人职场危机是由工作中的一些小细节直接导致的,而盲目乐观游走职场的人们.是爆发个人职场危机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4.
丛智芳 《内蒙古教育》2005,(6):34-35,37
“勿以善小而不为”是大家都熟知的话,虽是“善小”,见微知著。然而世人多好“大”,不重视“小”已是很久的事了。仅仅从语文课堂教学来看,就有不少小的现象,透过它们,我们能看出许多大问题,而这些问题恐怕是我们应该正视的,也是能从中做大文章的。  相似文献   

15.
乔永杰 《陕西教育》2010,(7):110-110
那天,一进课堂,学生小A就哭着告诉我,他早晨带来准备买书的钱不见了。我让他冷静下来.然后问他钱装在什么地方?他哽咽着说:“开始在裤兜.后来上操时装在了书包”,说到这里.他指着同桌小B“他可以作证”。我看了看小B,小B的眼神有点慌乱。但嘴上却说:“老师.我的钱也丢了,我也在书包里装着呢”。我让两名同学回到座位,然后说:“同学们,古人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三国时期刘备在临终前嘱咐儿子刘禅所说的.意在教育刘禅不可轻视小事情.不要因为好事影响小就不去做.也不要因为坏事影响小就去做,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上公开课选《金岳霖先生》一文,在教学设计中大致有三种处理路数:一是紧抓“有趣”。整堂课就在找金岳霖先生有趣的外貌情状、言行举止,最后得出“金先生是一个天真、活泼、幽默的人”的结论:二是抓住“有趣的细节”,从细节在刻画人物形象上的重大作用的角度上生成一堂作文指导课:三是抓住“细节”,给一个细节赏析的范例.指导学生进行细节赏析.并名之日“文本细读”。  相似文献   

17.
在温州的人民路上挂着一幅很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专注做好每一个细节”,这是一家叫做“伟海拉链”的公司做的广告。每当我坐在公交车里经过这里时,都会看到这幅广告牌,读到这句话,而心中也会由此而发生一些感触。一个关注细节的企业必定是一个成功的企业:一个关注细节的教师必定足一个好教师;一个关注细节的音乐课也必然成就一节成功的音乐课。  相似文献   

18.
唐金龙 《师道》2005,(2):40-40
生活中应该讲诚信,这是最基本的原则。但在有些时候,能讲一点善意的“谎言”也是十分必要的。而在教育过程中,也是需要有这样的“谎言”的。我的一次教育实践源于一篇章中的一个小片段,章的题目记不得了,整个内容也不太清楚了,只记得这样一个细节:  相似文献   

19.
袁丁 《天津教育》2004,(7):54-55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难免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情况。这时,如果不能及时予以纠正,教师就会在学生心目中“失分”。如何弥补失误而又不失分呢?这里介绍几种纠正课堂失误的小技巧。  相似文献   

20.
在百色市2012年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上,李和平作为大赛评委出席了比赛,当时参加赛课的一位教师告诉记者:“李老师的点评很细,对我的课堂的每一个细节甚至一句话应该怎么表达都给予了点评,让我受益匪浅。”于细微处见精神,这是李和平的工作态度。不仅点评赛课如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李和平也注重从细节上做好教学工作,让学生能扎实地学到知识,锻炼思维,进而形成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