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市未来研究会举行学术交流会。就马克思对未来的预见,马克思研究未来方法论上的程序与层次问题,马克思主义对未来学研究的指导意义,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未来学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未来学与非马克思主义未来学的区别问题,对非马克思主义未来学的批判与吸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建立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学,是当前中国未来研究的关键问题。不仅要发展我们的理论,也要发展我们的方法。 80年代,我国的未来研究基本上处在介绍和评论外国未来学的理论和方法阶段,也把他们的方法用于研究中国的未来问题。在90年代,我国的未来研究必须前进,即要从介绍、评论外国未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发展到建立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学理论和方法。现在,西方世界流行  相似文献   

3.
编者絮语     
建立马克思主义未来学是中国未来研究会的历史重任。查汝强同志的遗作《建立马克思主义未来学》一文提出了开展马克思主义未来学研究需要解决的三个理论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未来学的建立过程是一个马克思基本原理和西方未来学研究成果相结合的过程,过程中既有批判,又有吸收、借鉴和创造。当前,世界各国在高技术及其产业化、贸易保护、战略资源控制、货币汇率价格、高科技人才等五大领域正进行一场跨世纪的、综合经济实力发展的较量。本期在“发展战略研究”栏目中刊登了刘义昌、武希志同志的文章《“全方位经济战”与2l世纪战略格局》,文章从科技、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全方位经济战”对各国的综合国力、进而对世界未来战略格局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通过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实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理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科学预测的思想及对中国未来高瞻远瞩的预见,富有  相似文献   

5.
篇名 概论用预言的科学作科学的预言(代发刊词)祝贺未来与发展创刊看《未来与发展》创刊号有感我囚的主要未来问题是什么? —中国社会科学院未来研究各专业应 考人员答题分析 未来学与未来研究马克思主义未来研究学的对象与任务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预测未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招考未来学研究人员试题 选登(附参考答案) 现代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若干问题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前景科学技术革命和中国的现代化 科学和技术的未来从哲学角度谈谈生物学的未来数理逻辑的发展和辩证法运筹学和系统分析在我国的发展 科学技术预洲未来的科学中心1980…  相似文献   

6.
1983年7月16日上午,本刊编辑徐炽、王建新和中国未来研究会学术委员韦锡新同志访问了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未来研究会顾问钱学森同志,请他就即将召开的“公元二○○○年的中国”学术讨论会等问题发表谈话。钱学森同志在他的办公室亲切接见了他们,并作了重要的讲话。钱学森同志首先强调,建立马克思主义未来学是中国未来研究会最根本的任务,一定要在这个基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军事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就要靠预测来预见未来。“军事未来学”也就是军事预测,它作为整个未来学的一个分支,必然向人们展示它的自身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试论军事未来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未来学是研究未来军事领域内在规律及发展趋势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军事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现代未来学的一个分支。军事未来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军事未来学主要研究未来军事领域发展变化的前景,为人们的认识和行为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广义的军事未来学除上述内容外,还要研究构成本学科的各种概念、研究对象、学科的定义和预测手段及研究方法等等。所以,军事未来学也常常被人们称为“军事预测学”、“军事预见研究”、“军事预测方法研究”等等。一、军事未来研究的一般概况我国著名学者周炯槃教授曾指出:“我们可以从过去的事件中提取信息,但无法控制这些事件;  相似文献   

9.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明眼新”。科学发展到今天,由科学的预见产生了预见的科学。此种“变调”,好比春鸣柳莺,繁花似锦,使人憧憬美好,耳目一新。当代科学的一个显明特点是面向未来,不仅力图科学地预见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还要预见人类社会的发展。这门新兴的科学,叫做“未来学”,或“预测学”。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人们较常谈论未来学和未来研究。人们也时常问道,未来学和未来研究究竟是什么?笔者想就这个问题,并就如何在我国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未来研究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1943年,在美国工作的西德政治学教授O·弗莱希泰姆用源自拉丁语的词futur(未来)加上希腊字尾-ology(学),创造了futurology(未来学)这个新词,并用它来命名现代的未来研究活动。新词的创造和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使用过未来学这个词,但他们在许多著作中对预测未来的意义、依据、方法、要求等问题都作过经典性的阐述,他们在革命的实践过程中还多次对各类事物的未来作出了成功的预测。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就是预见未来的学说。  相似文献   

12.
我们今天开的会是中国未来研究会成立大会。干事会的同志前几天告诉我,希望我在会上讲几句。现在我想就未来学和开展未来研究活动问题,谈点个人的意见。未来学,也有人叫预测学或未来研究。这个名称据说最早是西方一个叫弗莱希泰姆的学者在一九四三年提出来的。在国外,尤其是西方,未来学或未来研究已经讲了许多年。在我们的国家里,我们讲的不多,大家也还不太熟悉。未来学从提出来到现在,历史还不很长,但国外专门从事未来问题研究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发展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未来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10日至14日在安徽九华山召开。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长李宝恒、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秦麟征及未来研究会理事、学术论文作者近90人出席了会议。理事会总结了未来研究会1991年的工作,讨论了1992年的工作计划。学术讨论会议以“马克思主义未米学理论与方法”为主题,围绕“马克思主义未来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建立”、“如何发挥未来学学科特色,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为管理和决策科学化服务”等儿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4.
2009年3月21日,中国未来研究会在北京召开了“纪念中国未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宋南平同志到会祝贺并致辞。30年来,中国未来研究会的全体同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对真理的热爱.艰苦探索、开拓进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著的贡献。今后.中国未来研究会将继续发扬学科优势,更广泛地团结全国未来学研究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同心同德,振奋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长张文范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科学发展,引领未来”的4艮告,我们将报告全文刊出,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15.
一、未来学、预测学与情报研究的关系近年来,最具有国际影响和普遍意义的著述,无疑是一系列未来学著作。“忽视未来的人。将冒丧失未来的危险” (桑塔亚纳语),未来学受到高度重视,这绝非偶然的事情。按流行的说法,未来学又叫预测学,是以未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科学方法来推导或估测未来的事物内部性质的变化,及与其它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从而判明短、中、长期内发展趋势,为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但是我们有理由认为,未来学与预测  相似文献   

16.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自今年开始,通过招考研究人员的办法,在全国各地选拔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为了填补某些新学科、新研究领域的空白,加强跨学科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把未来学等新兴学科也列入了今年的招考计划。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招考未来研究方面四个专业的研究人员。这四个专业是:未来学发展史、未来学方法论、经济预测和人口预测。各专业的应考人员分别参加了政治、外语、专业基础、专业、数学等四至五门的考试。本刊选登的未来学基础知识试题和未来学发展史试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招考未来研究上述专业研究人员时所用的试题中的两种。第一种试题为四个专业通用,第二种试题仅用于未来学发展史专业。我们在发表这两种试题的同时,发表它们的参考答案,供未来学的兴趣者和研究者参考。这两种试题的参考答案均由中国未来研究会秦麟征同志提供。  相似文献   

17.
“未来意识”是未来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未来意识的有无和强弱与人们从事面向未来的活动息息相关。它是人们从事面向未来活动的一种必需的精神氛围和思想前提。所以,在未来学研究领域中深入探索一下未来意识及其结构、特点和表现,对于深入理解这一概念,树立正确的未来意识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8.
1979年1月16日,中国未来研究会在北京成立,钱学森同志被聘为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顾问,并连续担任第二、三届理事会顾问。钱学森同志非常关心中国的未来学研究,对研究会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本期刊出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同志整理的钱学森同志关于第六次产业革命的论述,以纪念缅怀钱学森同志。  相似文献   

19.
论科学技术学的建构及技术预见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耀武 《科学学研究》2005,23(5):597-600
我国科学技术学的建立和发展,应该体现时代科技特征,聚焦科技兴国实践,重视未来学特别是技术预见研究。这将需要关联学科群的体系整合,也需要关联学科群的转型定位。只有关注未来的科技,才能指导科技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应该说,高等学校在未来学和未来研究的创立与发展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知道,1943年第一个提出“未来学”这个学科名称的德国政治学教授弗拉希泰姆,就是来自大学。他当时在美国一所大学任教,首先开设了《未来学》课程,现在西柏林大学工作。现任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主席的马西尼,是意大利罗马大学和联合国大学的教授;而该会的秘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