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实现市区联动、资源共享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模式。网格化管理在社区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网格化管理应处理好社区自身与网格化的关系,避免网格扩大化问题。做好网格管理要将网格化管理与提升城市管理效能结合起来,与为民服务结合起来,与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成果,也是实现城市社区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新生事物,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问题,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有助于这一管理模式在理论上的不断完善,以及在实践中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社区中实施网格化管理具备了合理性与有效性,对基层社区来说,这种模式能够将十分复杂的管理事务控制在网格之中,从而切实提升城市社区的管理水平。本文在阐述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网格化管理和精细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格化管理在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上,依靠制度、行政和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这种精细化空间分割极大的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本文归纳了格网化管理中的主要难点,并从空间的网格化、平台的标准化、资源的集约化、管理的程序化四个角度诠释城市社会管理创新。最后,就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如何推广与高效运行提出五条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社会动员与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机管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社会动员是危机管理的基础环节,在危机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危机管理的社会动员机制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完善社会动员机制。  相似文献   

6.
关于城市危机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城市危机管理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对城市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信息系统、组织、运 行机制、法规和成本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是转变和创新社区管理方式、落实城市社区治理的落脚点和归宿。政府单级化的行政管控已无法满足当前城市社区发展的需要,只有转型城市社区治理方式,实现"网格化管理"到"网格化治理"的转变,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与志愿服务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力量,才能持久有效地维护社区秩序,实现社会善治。  相似文献   

8.
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和网格化管理理论,明确基层廉政风险网格化管理机制的内涵,针对实践中职能部门对网格化管理的社会意义关注不够、廉政风险网格化管理体制机制缺失、廉政风险防控法治化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构建廉政风险网格化管理体制、制度体系和法治体系,以提高廉政风险防控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网格化模式在城市管理的运用中体现出了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参与多元化等鲜明特征,有着高效整合众多分散资源功能,将网格化机制引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对优化资助育人模式,做实、做细、做精、做深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助力高校资助育人质量提升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为此,文章认为各高校可从熟悉网格化起始考虑,围绕网格化目标,营造网格化实施环境,建立网格化推进机制和调动网格化客体的互动,编织资助育人网格化体系,推动资助育人高效与精准性。  相似文献   

10.
网格化管理,指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以街道(乡镇)、社区、网格为区域范围,以事件为管理内容,以处置单位为责任人,通过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联动、资源共享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模式。社区网格化管理这种新型管理模式,通过为人民群众提供面对面、点对点、个性化、精细化的优质服务,实现了社情全掌握、矛盾全化解、服务全方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社区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不应只专注于正面宣传,对公共危机的良好处理,同样可以提升城市形象。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在积极进行品牌形象塑造以及开展品牌传播,但在品牌塑造和传播过程中由于忽视城市公共危机的防范与管理,没有建立城市公共危机的反应机制,甚至由于对危机处理不当,反而影响甚至破坏了原有的城市形象。本文将以福建省南平市构建医患公共危机管理新机制,提升城市形象为启示,通过分析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对城市形象塑造的影响,以及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及问题,提出城市管理者建立和完善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塑造良好的现代城市形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万鸿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7,21(11):96-97,112
文章通过分析2007年5月末发生的太湖蓝藻爆发引发的无锡水危机事件的经验和教训,探讨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机制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并对如何构建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变革的日益加剧,改革和创新城市管理,建立城市管理新模式成为社会治理的一大基本任务。在社会治理的视域下构建新型城市管理模式要转变城市管理理念、重塑城市管理价值追求、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坚持正确的方向并注意解决城市管理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城市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一种,辽河流域城市管理出现现代化趋势缘于1861年营口开埠。为了化解日俄独占东北的边疆危机,东三省先后开埠或自行开埠;清政府移民实边政策,刺激了东三省经济发展,城市大量出现;航运业与交通运输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辽河流域城市化初具规模并有了较快的发展,从而为城市管理出现早期现代化趋势提供了载体。辽河流域城市管理早期现代化的标志是警察机构的出现与城市地方自治运动的开展,它们初步具备了城市政府的基本职能,城市管理出现早期现代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公共危机管理一直是我国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主体、公共危机管理的模式以及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机制的构建是学者们研究较多的几个方面。对于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危机管理是对突发事件进行的管理,另一种观点认为危机管理是对公共危机发生的全过程进行的管理;在对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方面,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在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模式研究方面,不同的学者分别从电子政务的视角、知识管理的视角以及协同治理的视角对公共危机进行管理;最后,在对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机制的构建方面,我国学者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基于系统集成探究城市演变、运行与发展规律,是城市管理面临的新课题。城市管理从研究对象和内容来看,隶属公共管理学科;从解决复杂系统的研究方法论来看,需要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系统集成优化方法论支撑。两者融合交叉是促进城市管理学科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系统集成优化研究城市资源与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经济、城市运行的管理技术、方法和原理,为城市管理研究融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校危机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瑜  张涛 《教育科学》2006,22(2):40-43
将危机管理的概念引入到高校的管理之中。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危机管理机制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从危机管理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的角度出发。建立了由危机管理预警系统、危机管理控制系统以及日常危机管理计划制定与危机应时训练系统构成的高校危机管理系统模型,且为实现这一模型,建立了高校危机管理领导机构、决策机制、预警机制、训练机制、评估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8.
视觉图像正重塑着城市管理的理念与认知城市的方式,视觉设计已经介入城市公共服务系统的管理实践活动,成为城市管理的有益补充。城市公共服务视觉管理的出现得益于视知觉认知意义的再发现以及视觉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成功实践,它将传统上以文本性语言的形式存在和传递的城市法律、法规、政策、指令等制度性约束,通过视觉设计转化成由图形、色彩、文字所组成的视觉符号,并以此来管理城市。城市公共服务视觉管理有着鲜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强化服务过程的视觉化、注重服务方式的人性化、提升服务手段的智能化等方面,城市公共服务视觉管理为城市公共服务活动描绘了一个全新的图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危机事件频发,危机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中国政府尤其要重视危机管理。要建立科学的危机预警管理机制,逐步构建和完善我国的危机管理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危机管理能力,促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危机管理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Scholarly research has shown the importance of moments of crisis, in particular the direct aftermath of urban crises, as opportunities to learn about urban vulnerabilities. However, if it is widely assumed that learning is important, in particular for resilience-building, we still know very little about how such learning occurs in a moment of crisis. This paper starts addressing this gap, arguing that moments of crisis constitute a specific type of ‘learning space’. This proposition is taken forwar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 large-scale (social and humanitarian) urban crisis in the city of Cape Town. The paper maps out the emergence of multi-stakeholder knowledge networks throughout the crisis management process and explore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se were embedded into city-wide learning infrastructures after the crisis. It shows that moments of crisis represent an opportunity for ephemeral transsectorial knowledge coalitions to come about around issues that are made visible through the crisis itself. This can also be seen as an opportunity for potential learning spaces to open u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