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议论”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什么要安排“议论”这一环节?怎样使初中学生围绕中心议题进行议论?“议论”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做法海安县李堡中学周庆钟我运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进行数学教学的改革已有两年多了,我对教法中让学生议论这一重要环节有着深切的体会。“议论”确实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得到充分的暴  相似文献   

2.
一、“拟”人的语言1.一天,小青石对小黑石说:“······这里太安静了,·······真是有点儿不习··惯呢。”2.小山羊和小猫做朋友。小猫请小山羊吃鱼。小山羊说:“··谢谢·你。····我不吃鱼。”这种拟人方法常见于童话、寓言作品中,使其生动、形象,更具感染力。二、“拟”人的行动1.··高山在欢呼,··大海在歌唱。2.····玉米穗咧嘴笑着,露出灿灿的牙齿;··高粱举起火把,在阳光下发射着火焰。“欢呼”、“歌唱”、“咧嘴”、“举起”是人的行为,这里被用来描写无生命的事物。三、“拟”人的思想感…  相似文献   

3.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老师习惯在批改学生作业时用“×”来表示学生做的题目有错。“×”号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查阅有关资料,据称“×”号是“此路不通”之意。学生作业中出现“×”,通常不外乎如下几种原因:或确实不会做;或粗心大意造成的;或不解题意所致;还有的就是老师不负责任信手打错的。老师批改作业完毕,学生拿到作业本时,看到“”号感觉还不错,看到“×”号就直撅嘴;极少数学困生作业中布满了“×”号,处处是“此路不通”的标记,其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我觉得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可改“×”…  相似文献   

4.
指导“预习”,用好“练习”桂林市榕湖小学黄钟虹新编“九义”教材课文前安排“预习”,课后针对预习要求及课文重点安排相应的“思考·练习”。如何指导学生预习,用好“思考·练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近年来我作了一些探索。一、“预习”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相似文献   

5.
今天,学生能把课堂搬到“哈里·波特”故事里、搬到一些电视节目和电影里,重点学习的东西从物理学到军事历史,内容五花八门、各种各样。《读者文摘》的编辑雅各布·杨说,“哈里·波特课学习反重力研究怎样才能产生可以飞行的扫帚柄。这十分有趣,但并非是我书中真正论述的科学教育。”杨将哈里·波特课比作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开设的“怎样看电视”这门课和普林斯顿大学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怎样着装”的研讨会。他对福克斯新闻网说,“我不能说他们是乱弹琴,但是他们的做法听起来真有点不可思议。”然而,在美国马里兰州讲授哈里·波特课的物理学…  相似文献   

6.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发射“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了“登天”第一人。  相似文献   

7.
“对课”     
近日,我蓦然发现五·一班的作文无论整体水平还是优等率均高于我任课的五·二班。是五·二班的学生基础差,还是老师的教法不对头?……内心的猜疑和不安顿时取代了往日的自信和沉着,并驱使我去听五·一班的作文课,期望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五·一班的语文老师姓朱,近天命的年纪,高个子,紫脸膛,操一口不很标准的普通话,是个从未获得过各种“优秀”、“能手”桂冠的普通乡村教师。他一迈上讲台便问这节课学什么。学生们答“写作文。”“不写作文,上‘对课’。”他一字一顿地纠正。学生一听,脸上立刻显出疑惑的神情。我也感到纳闷,…  相似文献   

8.
“×”号在学生数学作业中出现,说明此题有错。“×”号究竟是什么意思?翻阅有关资料,据称“×”号有“此路不通”之意。学生作业中出现“×”号,有以下几种原因:或粗心大意造成;或不解题意所致;还有老师不负责任信手打错的。按照儿童的心理,打个“√”号挺喜欢,打上“×’号就撅嘴,一些差生作业中布满了“×”  相似文献   

9.
简论“兼语式”的范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兼语式”问题,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早在二十年代,黎锦熙先生在《新著国语文法》一书里边,就比较详细地论及了这一语言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不断深入,语法学界对其范围的认识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到目前为止,分析的着眼点逐渐归结到三个方面上来:一是整个句型的形式分类。已提出“动·名·动”、“动·名·形”、“动·名·名”、“动·名·主谓”、“动·名·数量结构”、“动·名·名·动”、“动··得·名·动”等。二是典型句例的分类。张静先生在《连动式、兼语式应该取消》一文中,一气列举出十七个有代表性的句子,集中反映了该种分类的最大限度。三是按照第一个动词概括意义所进行的分类。这种方法可以从宋玉柱《现代汉语语法十讲》有关内容的具体阐述中看得明白。我们这篇文章想就第三种分类谈一下自己的认识看法,并就教于专家和同仁。  相似文献   

10.
在“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教学中,“注·提”班的学生拼音基础好,看到一个音节就象看到一个字一样,能够很快、准确地把它读出来。可是,一提到写字,学生就作难了。那么,如何提高“注·提”班学生的识字  相似文献   

11.
新年,您好.·,····一,~··········~····一(1月号上半月/1)今年如何看高考····一段是雯杨桂青(1月号上半月/4)高校收费政策与资助制度的形成与实践 ,-一,’二,’’·······……邱观建蒋庆华(,月号上半月/5)我为什么写作,··········4······……刘醒龙《1月号下半月/1)用理性思维看待自考文凭·,··…奉人(1月号下半月/4)与时俱进完善人生—致成人高考考生的公开信 ’“”“‘一‘””””””’‘’‘”””””””’·····,·,··…碑月号上半月/1)高考改革与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2.
每当一些美国人看到“杜鲁门”号航母,就会高喊道:“看,我们亲爱的亨利·S·杜鲁门总统出去旅游回来了!”鉴于美国人此种航母情结,许多美国总统均希望在就职期间或卸任后,能够有幸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的新航母。迄今为止,以美国前总统名字命名的航母共有:“华盛顿”号、“罗斯福”号、“杜鲁门”号、“艾森豪威尔”号、“肯尼迪”号,“林肯”号以及“里根”号和“布什”号(正在建造中)。  相似文献   

13.
振动和波动是物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二者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呢?一、振动和波动的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振动研究一个质点;波动研究连续分布、相互联系的一群质点·2·图象的物理意义不同·振动图象表示一个振动质点在振动过程中的各个时刻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可以形象比喻为给一个人“录像”;波动图象表示参与传播振动的一群质点在某一时刻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可以形象比喻为给一群人“照像”·3·图象的坐标不同·振动图象为“位移—时间”图象,横坐标表示一个振动质点的运动时间;波动图象为“位移—距离”的图象,横坐标表示参与传播振动的各…  相似文献   

14.
“注·提”作文教学初探张玉玲“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的中心是发展语言、培养能力和开发智力,作文教学则是贯穿其整个过程的主线。提前起步是“注·提”作文教学最基本的特点,它一改小学作文建立在一定识字量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比普通班学生的作文提前1-2年。在...  相似文献   

15.
说“趋”     
“趋”字的本义是“疾走,跑。”汉·刘熙《释名·释姿容》:“趋,疾行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二上·走部》:“趋,走也。从走,刍声。”《公羊传·桓公二年》:“趋而救之。”注:“趋,走也。”“走”即今语之“跑”。《诗经·小雅·绵蛮》:“岂敢惮行,畏不能趋。”郑玄笺:“岂敢难徒行乎?畏不能及时疾至也。”朱熹注:“趋,疾行也。”由此可知,“趋”的本义只在描写人的步履速度并且没有褒贬色彩,中性。可是,“趋”还有一个常用义“攀附”,则系贬义了。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昭传》:“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  相似文献   

16.
.~~口...~.~~.~.~~ 更新教育思想28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一刘业伦发扬民主尊重学生”··””·”“”““”一吴樱曾做创造型教师育开拓型人才·”·“一赵兰亭赵兰亭老师是如何进行教学改革的””樊琳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预见能力·~““黄亮生在语言教学中发展创造性思维····一曹津源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应继续抓好双基季中行用“三论”探讨语文教改规律”““”…钱家压不盲从始可言创造·”···”“一”····“·一廖平波请戴上你那副“语文的眼镜” 一一语文教师修养漫笔····”.’“““刘清涌注重非…  相似文献   

17.
《论语·微子》的“荷丈人”中有“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一句。高中语文课本将“为黍”解释为“用黍米做饭”。这种解释虽然能够讲得通,但不符合文言文翻译“信”这一原则(信·达·雅),即不符合古人生活的习惯。因为“饮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设宴待客往往以酒菜为重,“杀鸡”为菜,那么“为黍”自然应该解释为“备酒”较为合适。这种解释可上溯到“黍”的本义,《说文解字》注:“黍可为酒,古从禾从水也。”“孔子曰‘黍可为酒,禾入水也’。”杜甫的《羌村三首》“其二”中有“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一句,意…  相似文献   

18.
【班会背景】“六·一”是孩子的节日,理应让孩子快乐地度过这一天。可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孩子认为过“六·一”就是好好地吃一顿、玩一天,淡化甚至忽视了“六·一”的意义。为了让学生更快乐、更充实地度过“六·一”,我们召开了以“快乐的节日”为主题的班会。【班会目的】1.了解“六·一”的来历,理解“六·一”的意义,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2.通过传唱儿童歌曲、表演儿童舞蹈来了解各界人士对儿童的重视,感受祖国的温暖,度过一个愉快的儿童节。3.倾听优秀儿童的故事,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班会准备】1.搜集“六·一”的…  相似文献   

19.
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有句名言,音乐就是“乐”。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打破旧的“师示徒效”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种手段来创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气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我的作法是:其一,运用“体态语”。课始,老师两手轻轻一抬,学生回应出齐刷刷的节奏声“×××|×××|××××|×○‖”,代替了呆板的起立、坐下;老师再两指一伸,“123—”声四起,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其二,引入竞赛。如视唱练耳,学生感到最难,精神负担较重,可采用一人一小节,几人一小组“接龙”比赛,互帮互学。学生便能在不知不觉中将乐…  相似文献   

20.
1.一种特殊的“把”字句:“S·把·O”在古代白话小说中,常遇到一种特殊的“把”字句,即“把”不是作为提前宾语的介词出现,而是作为主要谓语动词出现。也就是说,“把”后只有名词性短语构成的宾语,而不再出现其它动词。如果用S代表主语,用O代表宾语,这种“把”字句的句型公式即为:“S·把·O”。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