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果人们把图书馆誉为人类“文化的宝库,知识的喷泉”的话,那么,我要把《图书馆杂志》称为图书馆工作者的老师和助手。因为,我在与《图书馆杂志》短短的几年交往中,它给我的帮助确实是很大的。 1988年,我在期刊目录中看到了《图书馆杂志》,出于职业习惯,我怀着试试看的心理订了一本。没想到我阅读了之后,一下子便与它难舍难分。这倒不是因为《图书馆杂志》它样式新颖,内容丰富,而是里面的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中等师范学校留校生,从事图书馆工作已有二三年了。在这几年中,我觉得对我最有启发和切身利益的是《图书馆杂志》。它是我的良师益友,它帮了我的忙。  相似文献   

3.
我是《图书馆杂志》的读者。《图书馆杂志》的魅力,使我不得不个人连年化钱订阅它。我经常想着它,期盼着它。一期新刊到来,里面的文章篇篇好似一个个花朵,我就象蜜蜂在这花丛中忙碌地吸吮着我需要的营  相似文献   

4.
我爱这一行     
我爱那屹立在海边的礁石,它是坚毅刚强的象征;我爱那一往无际的大海,它的永恒和伟大能给复杂的人生找到答案。但是,我更爱知识的海洋——图书馆。我是一名普通的图书馆管理员,在图书  相似文献   

5.
何祝兰 《图书馆论坛》2007,27(1):140-141,92
我喜欢《图书馆论坛》。它内容新颖、翔实,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紧扣图书馆事业,贴近我们读者同仁。我刚到图书馆工作时对图书馆知识一无所知,《图书馆论坛》等刊物给我启迪很大,从中受益良多。  相似文献   

6.
我对上海地区图书馆网络服务体系稍有了解.起初知道是因为当时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文献情报中心(现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生命科学图书馆)加入了上海地区图书馆的合作,我感慨于上海图书馆在合作中的高姿态和大手笔;然后在为图书馆干部培训班讲授"图书馆服务"这门课时,我通过上网查询进一步了解了上海地区图书馆网络系统的建设、服务和发展情况,体会到了它的特色;再就是我在上海的弟弟几次告诉我,他是怎样通过上海图书馆的网络享受到了图书馆的服务,从一个用户的角度对此深加赞许,并建议我也多多利用.  相似文献   

7.
马道军 《图书馆论坛》2003,23(4):151-152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转眼之间 ,我到图书馆工作已15年了。 15年的图书馆工作 ,说长也长 ,说短也短。说长是因为它毕竟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占有很长一段时间 ,说短是因为在这些年中没有取得什么成绩 ,有愧于自己。回顾 15年来的工作历程 ,这里面有酸甜和苦辣 ,也有成功和喜悦。这也是我一生中比较充实、收获较大的一段人生经历。只有热爱图书、热爱读者、才能热爱图书馆 ,才能做好图书馆工作。我热爱图书馆 ,喜欢图书馆工作 ,对图书馆事业有着真挚的情感。 15年来 ,我担任过外借管理员、办公室主任、副馆长、馆长 ,在这些岗位工作上 ,边学…  相似文献   

8.
12年图书馆工作,也长,也短。说长是因为它毕竟在我人生历程中占有很长一段时间;说短,是因为这几年的学习、工作与钻研一步一个台阶,在不断地进取中总有所得,故嫌时间短。无论怎样,“爱岗敬业务实钻研”的确是我12年工作总结出来的真言。1没有图书馆专业知识于不好图书馆工作我1983年师专毕业后,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工作,1986年调入河南教育学院图书馆。先后在教师资料室、编目室、情报室、期刊室工作,这使我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有所熟悉。我爱上了图书馆工作,边工作、边学习,基本上掌握了传统的服务手段,工作起来也比较轻松、舒心…  相似文献   

9.
我做过多年编辑工作,深知编辑与图书馆有不解之缘。在我做编辑工作的长时间里,使我最为欣慰的是有一个我所理想的图书馆。我们的图书馆规模不是很大,藏书万余卷。但它是按我们需要来安排的,遇到的问题基本上在这里能找到答案,用起来得心应手。哪本书在哪个架上,在哪个位置,在我脑子中都有个大概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温暖图书馆     
张亚军 《图书馆工作》2010,(3):65-66,71
总有一种关怀,它让我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信心倍增;总有一种人格,它让我不断寻求完善。近年来,图书馆都有一些人和事感动我,让我相信图书馆事业的美好,图书馆人的可敬。回忆那些日子中的点点滴滴,场景依然那么生动,即便已经过去很久,却仍然留在我心里某个角落,永远不会忘记。我会把这些美好的记忆珍藏,因为这些感动,将使我充满感恩的去面对以后的每一天。  相似文献   

11.
我作为《图书馆论坛》 (包括它的前身《广东图书馆学刊》)的一名老作者、老读者和老同行 ,在它百期庆之际 ,借贵刊一角 ,唠叨几句大实话。我最早向《广东图书馆学刊》投稿是 1983年 ,至今陆续发表拙文近 10篇 ,对贵刊一直比较关注 ,经常翻阅。偶有所得亦乐意往广东投送。再则 ,作为老编辑与贵刊前后几任编辑比较熟悉 ,还曾共商两广联合办刊之事。可以说我与《论坛》是很有缘份、很有感情的。坦率地说 ,《广东图书馆学刊》在创办之初以及在 2 0世纪 80年代 ,在图书馆学专业刊物中比较一般 ,没有太突出的亮色。但自 1991年更名《图书馆论坛…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图书馆学会出版的《图书馆业务知识》是一部较好的教材,对我这个图书馆的新兵,在业务上有很大帮助。但是,这部书有关图书馆的性质和职能的某些观点,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现提出来,向图书馆界的同志们请教。该书第一章第一节“图书馆的性质和职能”中写道:“在阶级社会中,图书馆也和其它文化事业一样,是有阶级性的。它不为  相似文献   

13.
步入图书馆界,弹指一挥间,35年过去了。漫漫的图书馆生涯,平淡无奇,没有可歌可泣的业绩。今天回顾那历程,固然有些苦涩,但更多的是感激和怀念。我十分幸运,得到了不少人真诚的帮助。他们的情谊让我品味到人间的真情。在这些图书馆界同仁的热诚帮助、关心中,我也感受到他们对图书馆事业的赤诚。坦率地说,开始从事图书馆工作时,我对它毫无兴趣。我特别钟情于数学、文学。尤其是数学,从小就陶醉于其间,且颇自负。在生活里,错位虽不合理坦十分合法地存在,是极其普遍的现象。我不为这错位而惆怅,我沉醉于一个县级图书馆有限的藏书…  相似文献   

14.
我是在县文化馆图书室工作了七年多的一个普通工作人员。1991年县图书馆建成,被分配在外借室工作。图书馆开馆后,订了各种期刊,其中有《图书馆杂志》。由于第一年忙于图书馆的筹备,搬迁,没时间翻看。1992年各种工作就绪后,我才拜读了《图书馆杂志》第三期,没想到它象磁石吸铁一样,一下子把我吸住了。看了一本又一本,看完1992年1—5期,又把1991年的也找了出来,好些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甚至抄了下来。它对我的工作有很大指导意义,帮我解决了工作中的一些疑难问题,遗憾的是在贵刊创办十周年的今天才有幸看到,  相似文献   

15.
周晓蓉 《图书馆论坛》2002,22(6):115-116
《图书馆论坛》杂志的从业抒怀栏目 ,为我们介绍了黄昕、田焕娥等辛勤耕耘在图书馆战线的老师和前辈们的创业历程 ,他们对图书馆事业的一片赤诚和真挚情感 ,令我感动至深。他们为新一代图书馆人树立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典范 ,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去工作。作为一名仅有七年图书馆经历的我 ,从未想过也去“抒怀”一番。是什么让我也产生如此的冲动 ,是不是我太“自不量力”———你有什么可炫耀的呢 ?其实 ,从我脑海第一次闪过这种念头 ,它一天天在我的思想中生根。人的道路是不能预知的 ,对于人生的思考则是人人都有的权利。我是 1996年…  相似文献   

16.
我是《图书馆杂志》的热心读者,几年来承蒙它在图书馆理论和实际工作方面的指教,使我在工作中收到了实效。特别是“经验交流”栏目,更是我经常阅读的,因为在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中遇到最多的困难还是实际存在问题。如今年第2期刊登的《图书虫害的调查与统计》一文,读了很受教益。  相似文献   

17.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的前线,它直接体现图书馆的办馆方针和任务,在图书馆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我们在庆祝开馆20周年之际,认真总结、研究我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是很有意义的。木文仅对读者服务工作的一个方面——我馆阅览工作的组织方法、服务方式作一番回顾和估计,目的在于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我们图书馆订了近30种图书情报方面的专业杂志。但我个人又选择订阅了《图书馆杂志》和《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两种。为什么我自己还要化钱订《图书馆杂志》呢?因为通过阅读和比较,觉得《图书馆杂志》有很大的吸引力,应放在身边经常翻阅。这份杂志可读性、可用性都较强,其吸引力在于它具有  相似文献   

19.
诗意地栖居     
2003年至2007年这四年间,我在云南求学.租住的地方正好在云南省图书馆附近。所以我几乎每周末都去云南省图书馆做客。我喜欢把它看作一位挚友,图书馆西北角那里有一个安静的位置,恰好是我看书的好地方,偶尔的翻书声可以把专注的我吓个大跳.淡淡的书香似乎把我醺得醉倒在这一片铆足了劲的天空中,使我急功近利的心渐渐沉稳下来.我享受这种乐趣。  相似文献   

20.
我在中学读书时,每逢节假日常与同窗好友到龙沙公园游玩、散步,当信步走到望江楼南面的图书馆藏书楼时,总会被那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红墙青瓦飞檐大屋顶建筑所吸引。当时感到它既幽深又神秘,走进去到阅览室看看书报,才知它原来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美丽建筑。事有凑巧,十几年后我进了这座知识的殿堂,这就是我从事图书馆工作的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