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遇合奇缘记》是清代女性剧作家桂仙的作品,用实录的方式记述了自己被迫嫁给有生理缺陷的丈夫,以及与婚前就互相爱慕的情人椟珍的婚外恋情。在这个过程中,桂仙一直面临道德与礼教压力,在中年时自省,作此剧本后便与椟珍断绝了联系。剧本以女性的视角,真实记录了女性的生活与情感,整个剧本具有鲜明的“人的文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清代稀见的女性剧作《遇合奇缘记》以作家化名自叙的方式,讲述了有夫之妇桂仙与情人椟珍的婚外爱情故事。在《遇合奇缘记》中,延宕并不仅作为一种叙事手法,亦是桂珍二人波折不断的爱情之路的真实写照,它不仅体现在爱情过程中外部遭受的一系列危机与间阻,更体现在人物的内心对这份情感的思量与体认。  相似文献   

3.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男性对女性与自然的压迫,和谐丧失后男性、女性的生活,以及女性的反叛和珍惜女性与自然的男性的出现,反映了小说中所蕴涵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揭示了劳伦斯渴望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愿望。  相似文献   

4.
《永远的蝴蝶》是台湾作家陈启佑的一篇爱情小小说。主要记写“我”的即将结婚的情人樱子因代“我”寄信突遇车祸而身亡的故事。作品构思精巧,借助象征手法创造了意味隽永且极富浪漫色彩的空灵意境,含蓄深沉地表现了“我”失去情人后的深深痛伤、眷念之情。如何深入作品...  相似文献   

5.
传统和社会对中国古代女性的身份界定是“贤妻良母”,生活于理学之风日益浓厚的宋代女性在词作中塑造的却是“情人身份”。女词人的这种身份意识与传统的差异表现了女性性别意识和主体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6.
崔薇 《教师》2014,(23):123-124
理性与感性在文学作品中时有出现,显示出人类成长的轨迹,启迪人类的思想也为文学舞台增添色彩。《儿子与情人》是英国作家劳伦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小说中作者展示了两位性格迥异的女性——充满理性的米莉安和富于感性的莫瑞尔夫人。本文探讨了理性与感性在小说《儿子与情人》中的体现,主要分析了两位女性角色的性格特征以及她们悲剧的结局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唐宋之际,传奇作者开始较多关注女性,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女性由此进入传奇并成为主角。《霍小玉传》与《谭意歌记》分别是唐、宋传奇的优秀作品,从《霍小玉传》到《谭意歌记》足以见出埋没已久的女性主体意识在宋传奇中的逐渐复苏。本文从《霍小玉传》与《谭意歌记》的对比入手,分析女性主体意识在宋传奇中的呈现及其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情人的变迁     
陈四益 《科技文萃》2005,(8):189-190
情人,自古有之.鲍照有诗日:"肴干酒未缺,金壶启夕沦.回轩驻轻盖,留酌待情人."鲍照是南朝宋的著名诗人,生活的时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在此之前是否还有用到"情人"一词的,未遑细考,至少它不是西方传来,则是可以肯定的了.不过,那时所谓"情人",不过是有情之人罢了,鲍照留着酒菜所待的"情人",似乎并非女性,而张九龄"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的"情人",注家以为是指"有怀远之情的人".怀谁?那范围是可以相当广泛的,其中当然也包括着所爱的异性.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中出现了一个由"泛女性文学"向"女性主义"文学的转型。而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杜拉斯的《情人》起到了重要的启迪和示范作用。《情人》在艺术上的特点,包括自传式的文体、私语化叙事、另类的道德准则、现代小说的体式等在中国都已成为女性文学的经典范式。  相似文献   

10.
康妮是劳伦斯最后一部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女主人公,也是其笔下最成功的女性形象.她在人性、血性和柔情的召唤下执着地追求着真正的爱情和完美的人生.在历经了女王、女奴到女人的蜕变过程后,她终于凤凰涅槃,成为了文学史上最完美的女性形象之一.  相似文献   

11.
埃莱娜·西苏所倡导的身体叙事理论是法国女性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突破了男权意识形态对女性身体控制的话语权力,展现女性独有的内心体验和颠覆男性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小说《情人》的创作充分体现了这一理论。文章从女性独有的话语空间、思维模式和人物塑造三方面论述了身体叙事在《情人》中的体现,以及它在理论建构和文本实践中的缺憾之处。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古游仙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古游仙文学中,女性形象主要有四种类型:母亲型、情人型、女乐型和女仙型。母亲型的形象是西王母,她是传说中的太阴之神,兼管死亡与复活;情人型的形象是作为男性游仙者的追求或被追求者而出现的,其原型较为复杂,可能与迎神巫术、春祭仪式及房中术等有关;女乐型形象的出现可能源于娱神乐舞;女仙型形象指的是作为仙界象征符号而出现女性。  相似文献   

13.
姚洁 《文教资料》2011,(29):19-20
本文通过对劳伦斯经典小说《儿子与情人》中三位女性的不幸进行分析,从而找出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哈罗德·品特的三部戏剧作品《回家》、《情人》和《微痛》中,家庭中的女性人物都表现出背离妻子身份的情人形象。对身份固定性的打破,使得这些品特女性成为父权体制中的不稳定因素,从内部对传统性别秩序产生了冲击。从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符号学影响下的女性理论视角进行解读,这些品特女性利用符号态的特质动摇了封闭的父权象征语言体系,为女性乃至所有个体的存在方式揭示出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儿子与情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女性主义是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认为对女性的压迫和对自然的破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试图解构文明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二元对立关系,解放生命,反对任何形式的压迫.在<儿子与情人>这部小说中,劳伦斯通过展现自然与文明和男性与女性的双重对立,成功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文明对大自然的破坏,以及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和漠视,表现了他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6.
《儿子与情人》被认为是大卫·劳伦斯早期经典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成名作。"大母神"形象是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中典型的女性原型,具有"天使"与"恶魔"两种截然相反的内涵。本文从"大母神"形象出发,对《儿子与情人》中的母亲莫瑞尔太太进行解读,分析"大母神"莫瑞尔太太在整个家庭中的双重体现,揭示了其个人悲剧及家庭悲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劳伦斯在《儿子与情人》中通过描述主人公保罗与三位女性的情爱纠葛,展示了工业文明带给人与自然的伤害,作者在这部自传体小说中追求的是和谐的两性关系和纯净的自然世界,表达了只有灵肉合一、天人合一,才是现代文明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书中男性与女性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早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对其中女性与自然关系的揭示尚不多见,本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探微书中自然与女性相分离义结合的关系,既有助于理解劳伦斯矛盾的女性观,同时也批判了西方父权制将女性等同自然的本质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9.
埃莱娜·西苏所倡导的身体叙事理论是法国女性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突破了男权意识形态对女性身体控制的话语权力,展现女性独有的内心体验和颠覆男性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小说<情人>的创作充分体现了这一理论.文章从女性独有的话语空间、思维模式和人物塑造三方面论述了身体叙事在<情人>中的体现,以及它在理论建构和文本实践中的缺憾之处.  相似文献   

20.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曾被凯特米利特喻为"准宗教性质的宣传品"。劳伦斯在其中大肆宣扬了女性对男性生殖器的神圣崇拜,并塑造了其理想的女性角色查泰莱夫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梅勒斯的前妻,伯莎库茨则是被劳伦斯剥夺了声音的"缺席"女性。她在男权话语中被建构、被象征化、被定义。她的女性主体意识遭到了劳伦斯与梅勒斯的大肆抨击。然而,也正是伯莎的女性主体意识赋予了她解构的力量。劳伦斯通过男女主人公建立起的"伪和谐"也最终在她的解构力量下坍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