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察目前的作文教学,我以为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写作者(学生)缺乏读者意识,就是说学生在写作文时没有考虑或很少考虑读者的需求状况和接受机制。写作,表面看起来,是作者一个人的事。他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听了、看了或想到了某件事而有所感触,出于种种动机,想一吐为快,于是他自觉或不自觉地搜集资料,提炼主题,谋篇布局,选词造句,最后写出作品,就是我们用眼睛可以感知的物质存在。这中间没有读者的参与呀!其实不然,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始终受到一种“潜在读者”的制约,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合作的产物。首先,读者的需要制约着作者题材的确定和主题的…  相似文献   

2.
作文,——你为什么要写你给谁写你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些问询都属于作文意识的探究。在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中,亟待重视并强化学生作文意识的培养和训练。一、你给谁写人类的写作,包括学生的习作,是一种目的性明确的思想感情输出活动。如果在写作活动中,没有一个假想的读者,没有一个确定的接收对象,其写作活动将是多么的盲目、随意和散漫。即便有了一个习惯的假想接收对象,也值得推敲,要看他是否适当,是否有利于优化作者的写作活动及其效益。一般情况下,以父母为假想读者,除与父母有关的作文外,学生往往不由自主地掺杂一些撒娇、任性…  相似文献   

3.
黄碧英 《考试周刊》2012,(56):37-37
泛泛而谈、空发感慨是同学们作文的通病。一篇作文写得让同学和老师读下来一点印象都没有,这是因为你的作文里没有具体化的东西,没能引起读者的遐想——缺乏读者意识。读者意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写作素养:写作不只是作者自己的事情,因为它是一项传递信息的活动。当作者把信息放入语言载体中转换出来,这一传递过程才算完成。从信息传递的整个过程来看,"写"只是一个起始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考察现阶段高中作文教学,"读者意识"的缺乏无疑是个普遍现象。表面上写作时作者一个人的事,但实际上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合作的产物。本文针对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的写作现状、教师在作文教育上的缺陷、如何建立读者意识三方面分析,希望能在作文教学中引起对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写作必须研究读者,这是由读写关系决定的。“写”是“传递”信息,是读的客观对象产生的行为过程;“读”是“接受”信息,是写的行为的延伸,是写作系统的反馈通道。这种“接受”与“传递”实际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彼此互为依存,相互制约。从写的角度讲,只要作者是为读者而写作的,不管其自觉不自觉,他们写作活动或多或少都要受到读者的影响。作者如果忽视读者这个巨大的参照系,不以读者的“需要”来审视自己的写作活动,必然是无的放矢,对读者缺乏诱发力,产生不了积极阅读的心理反应。这样自然也就发挥不了自己的精神产品——文章作品的社会功能作用。所以读者研究是写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殷宏霞 《现代语文》2006,(2):120-120
作文失缺了个性,是学生作文的一大通病。很多人作文总是步人后尘,别人怎么认识,他也怎么认识,没有自己的见解:别人怎么写,他也怎么写,没有自己的创意。千人一面,众口一词,一个模式,一个套路,大家好像被一个遥控器控制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复制,因而失缺了创作个性。文章最忌雷同,没有个性色彩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真正拨动读者心弦的作文,是有个性,有创新的作文。特别是在面对同一文题或同一写作材料集体应试时,怎样独创新意,写出出类拔萃的文章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句话:“作者没有眼泪,读者就没有眼泪;作者没有笑声,读者就没有笑声。”有过读写经历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在强调真情实感在写作中的作用。只有那些具有了真情实感的文章才会让读者爱不释手,才会被人们反复传诵。这也给我们的作文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想让自己的文章得到读者或阅卷者的认可,要想让自己的文章得到高分甚至满分,就必须把真隋实感写出来。  相似文献   

8.
孙有喜 《学语文》2003,(5):34-34,31
作文构思 ,是作者在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它包括选取、提炼题材 ,酝酿、确定主题 ,探索最适当的表现形式和结构方式 ,在叙述性作品中还要考虑人物活动与事件进展的布局等。它在整个写作中是最主要的一环。写文章在举笔挥毫之前必须有一个总体构想 ,才能挥洒自如、得心应手。如果没有通盘的考虑和全局的把握 ,写一段想一段 ,文章就不会有统一性、严密性、连贯性 ,思想内容也就难以得到完美的表达。作文贵在新 ,要想写出新颖别致、独具匠心的文章来 ,就必须提高作者的构思技巧。笔者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 ,谈一些浅见。一、对比…  相似文献   

9.
《新作文》2007,(1)
[简说]某种程度上说来,作文也属于文学的一个范畴。只不过我们写出来的作文还没有像作家创造的作品发表出来,让更多的读者阅读罢了。事实上,尽管作文不像作家创造那样调动大量的素材和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面,但是在写作过程中,所体现的思维特征还是颇为类似的。文学是靠文  相似文献   

10.
所谓“我”,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人称,它应该是作者在文章中所展现的个人思想情感、写作意图及理念内容的总和。中学生作文不能忽略“我”的存在,应强化写“我”的意识,这对解决目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文中写“我”的作用一、就作文结构而言。“我”在叙事性作品中的作用主要是安排写作内容和顺序。作者把“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示出来,按照观察、认识和思考的顺序构建文章的基本框架。主要有两种类别:一是“我”即作者,这类文章往往包括自述性文章和书信、日记、游记等。二是通过“我”把故事讲给读者,“我”只…  相似文献   

11.
读者意识在写作过程中是无形的,但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始终存在于写作过程中。面对同一种素材或同一个主题,只要读者不同,那么作文的文风、结构等都应随之改变。因此培养作者的读者意识对提高其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样,译者翻译作品也是一种再创作,在翻译的同时也需要树立读者意识,只有这样译本才会被读者认可,才能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相似文献   

12.
黄立 《现代语文》2009,(4):124-125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写出来,如果没有渎者参与,亦即没有读者的解读、欣赏、再创造,作品就是一种死的存在。但是纵观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作文的读者往往只有一个,就是教师,这就是“读者缺失”。一位教师的评判决定着学生作文的优劣,这显然是不够客观准确的,这种评判方式难免会带来种种弊端。初高中的语文教师已经普遍认识到这一断层对作文教学的不利影响,纷纷出谋划策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在中职的语文写作课堂上,  相似文献   

13.
向社君  向晓霞 《教师》2014,(7):41-42
正作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而作文教学的关键是作文观念的改变。作文观念,指为什么写和写什么的问题。学生作文不只是一次作业,不只是学生一个人的事,也不只是写给老师,让老师这个唯一的读者去评判。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帮助学生体验和认识生活,并激励学生以百倍的勇气和信心去创造生活。因此,只有创新作文观念,才可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心境,诱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句话:作者没有眼泪,读者就没有眼泪;作者没有笑声,读者就没有笑声。有过读写经历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在强调真情实感在写作中的作用。只有那些具有了真情实感的文章才会让读者爱不释手,才会被人们反复传诵。这也给我们的作文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想让自己的文章得到读者或阅卷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生的作文中,我们常常会读到一些似曾相识的文章.比如,当别人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作者的脑海中就会出现“雷锋叔叔”的高大形象,或者是“胸前的红领巾在随风飘动”……于是作者就毫不犹豫地上前去帮助别人,甚至作文的构思、情节、人物、语言,也都给人一种雷同感、平淡感.实际上,生活中这种情景是很少出现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千篇一律的情况呢?表面看,是作者没有下功夫,企图寻找捷径,生硬地模仿自己看过或听过的文章来写,使自己自觉的行为变成了不自觉的行为.实际上是这些小作者还不明白作文的“真缔”——要写出儿童心理、视角的社会生活现实.因而写出来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没有儿童的特点,不能感动读者.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以读带写、高峰体验、读者意识三个方面来论述怎样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以读带写是引导孩子在看课外书的同时,做好每周一次的读书笔记"快乐阅读"。高峰体验是在作文教学中使学生享受到写作所带来的成功感和幸福感,并充分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和期待。读者意识是引导学生从读者的角度审视作文,发现存在的问题,对作文作出有利于读者接受的修改,努力在作品与读者之间进行协调。  相似文献   

17.
作者的写作和读者的阅读是一种高级的人类精神需要。作者也好,读者也罢,作品满足了他复杂而丰富的心理交流的需要与渴求。正是作者与读者之间交流与对话需要的存在,好的作品才层出不穷。在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和对话过程中,除了借以传达信息的作品之外,不存在第三者。由此可见,写作教学的理论与运用必须兼顾作者、作品与读  相似文献   

18.
依据高中语文教材对记叙文写作的要求和自主学习的原则,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和指导。一、训练与态度的链接自觉的态度是作文的重要条件。自觉的作文态度,表现为对事物的关心、对生活的兴趣、对表达的喜悦和对作文的要求。有了这种态度,作文中的困难就会克服,作文能力就会提高;没有这种态度,即使经历了某种生活,比如参加了一次运动会、进行了一次旅行,也还是写不出或写不好。因此,可以说,不管有什么样的生活素材,态度的自觉与否,实属重要。严肃的态度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无论何时,都要让学生意识到,写作是自己在和别人交流思想,是一种群体活…  相似文献   

19.
看了那么多同龄人的优秀作文,让我们站上一个新的高度,看看作家是如何写童年故事的!本期“作家写童年”我们请著名作家赵菱来和小读者们聊聊她的写作故事,再从她的作品——《霓裳》片段中学习写作技巧。作家有话说创作长篇小说《霓裳》,在我的写作中,是很艰难又很让我难忘的。在这次创作中,我发现了一个美丽的写作秘密。  相似文献   

20.
法国美学家罗兰.巴特提出一组对 应的概念———“可读的文本”与“可写的 文本”。他认为,传统美学过于强调作 家的权威及其对作品意义的控制,这样 的作品大都以写实性见长,意思明确 容易阅读,充满了写作的程式和俗套 不具挑战性,这样的作品(大多是古典 作品)是“可读的文本”。另一类文本则 带有相反的特征,作者权威地位不再 而是日益让位于读者,这样的作品(大 多是现代的或先锋派的作品)往往没有 什么固定的意义,保持了作品的多义和 含混,需要读者进一步琢磨和体会。换 言之,这样的文本要求读者自己“重 写”,把意义从作者的垄断下解放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