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上的生命最早是以单细胞的形式出现的,后来才进化出多细胞生物。最早的单细胞生物出现在大约35亿年前,而多细胞生物出现的时间则要晚得多,最新的研究表明,最早可能出现于大约21亿年前。  相似文献   

2.
动态     
正全球首个万种原生生物基因组计划启动近日,全球首个万种原生生物基因组计划正式发布,旨在绘制万种代表性原生生物基因组图谱,建立一个大规模的原生生物遗传资源数据库。原生生物是生物五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界)之一,主要是由单细胞真核生物组成的一大类群,包括单细胞真核藻类和原生动物等,已描述的物种数超过6万种,未知种类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生物,包括人类,都是从海洋中最原始的蓝藻类单细胞有机体,经过几十亿年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演变而成的。所以,人不是上帝现成创造出来的,而是在不断地适应恶劣环境的艰苦历程中,逐渐进化成为“万物之灵”的。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一切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所构成的。单细胞的个体只是一个细胞,多细胞的个体,包含数百个、数千个,以至于无数个细胞。这是无疑义的,多细胞动物是从单细胞动物演化而来的。能独立生活的单细胞动物,能够表现  相似文献   

5.
赵建伟 《知识窗》2014,(5):50-50
大自然曾于千万年前作出过一项规定,至今仍一直在坚持不懈地执行当中:任谁都不可以长生不老。为了弥补死亡带来的缺憾,大自然给予所有生物另外一项权利——繁殖,并推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形式。其中的无性繁殖,就是我们所说的“克隆”。以自我克隆的方式进行的繁衍不涉及任何基因交换,母体是什么样子,生出来的孩子也完全一模一样。  相似文献   

6.
《发明与革新》2010,(11):54-54
美国一家生物公司正在开发一项新科技,希望利用转基因单细胞植物将太阳能和二氧化碳转变成为乙醇和生物柴油等生物燃料。采用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环保燃料可以用于驱动汽车,大量降低汽油生产的制作成本和环保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7.
<正>单细胞生物也可以长得很大,而且还挑战了达尔文的生物渐变理论。5.4亿年前的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是生物演化历史中的一次令人瞩目的事件,在寒武纪之前的岁月中,地球上的生物似乎十分稀少,只  相似文献   

8.
低调的精灵     
<正>真菌是生物界中很大的一个类群,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约有1万属12万余种。在历史上,真菌曾被认为和植物的关系相近,甚至曾被植物学家认为就是一类植物,但真菌其实是单鞭毛生物,而植物却是双鞭毛生物。不同于有胚植物和藻类,真菌不进行光合作用,而是属于腐生生物——经由腐化并吸收周围物质来获取食物。真菌的形态多样,一般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酵母菌属于单细胞,而霉菌和蕈菌(大型真菌)都属于多细胞的真菌。常  相似文献   

9.
科学家很早就知道,一些细菌、病毒等单细胞生物可以在没有氧气的特殊环境中生存,却从未发现能够离开氧气生存的多细胞动物。  相似文献   

10.
《科技新时代》2004,(1):11-13
一起儿童遇害的案件给美国的警察们出了个难题:水中的单细胞生物能否表明水的来源?  相似文献   

11.
硅藻土,英文名称diatom aceous earth,是一种生物成因的硅质沉积岩。进一步的解释是:地球上早期原生生物之一种——单细胞水生植物藻类,具有吸收水中的游离硅形成其骨骸的独特性能,故被称之为硅藻。大量硅藻死亡后,经过1万至2万年的堆积期,  相似文献   

12.
如果你认为两性之间的战争很复杂,那要是有7种性别该怎么办呢? 当覆盖在纤毛上的单细胞生物——四膜虫交配时,其后代的性别可能和其父母的性别都不一样——有7种可能的性别。  相似文献   

13.
萨尔瓦多·爱德华·卢里亚(1912~1991年),马克斯·德尔布鲁克(1906~1981年)细菌是无处不在的单细胞生物,它们无所不在。有些细菌对人体无害,有些则是致病菌。它们在  相似文献   

14.
作者简要地论述了微生物技术的某些发展前景:固氮能力直接从细菌到植物的可能转移;通过单细胞蛋白质和发酵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需要;抗菌素的微生物生产;以及生物沼气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说到生命的奥秘,最令人迷惑不解和高深莫测的,莫过于性了,而这往往又是人们讳莫如深,羞于谈论的。但是,性恰恰是构成如此繁花似锦、丰富多彩的地球生命世界的基础。如果没有性,地球上很可能还只有单细胞生物。  相似文献   

16.
生物界里的许多现象都是非常复杂的,也是极其有趣的,自古以来引起了多少生物学家的好奇和兴趣,在这长时期中他们的确解答了生物现象里的不少疑问,发现了不少规律,也创立了不少学说。但是对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的奥秘,始终还没有揭露。人们都知道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物任何组织中的细胞都有一个基本现象,就是细胞分裂。生物是依靠这种活动使它们自己增长。另一方面,细胞分裂的结果还表现母细胞能将它的特性遗传给子细胞。生物就是依靠这样的活动将它们的  相似文献   

17.
《发明与创新》2004,(12):46
一种利用纳米粒子检测诸如0157:H7型大肠杆菌之类有害细菌的新方法可以在几分钟内发现一个细菌单细胞。研究人员称,食品工业、医药产业以及反生物恐怖主义斗争最终都能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8.
白杨 《百科知识》2009,(10):11-13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库尔特·康豪瑟尔研究小组最近发表研究结果称,在27亿年前地球上出现单细胞生物的时候,大气里的氧气突然增多。由此形成了地球环境中的“大氧化事件”,并促进了地表环境的改变和高级生命诞生。这是地球生命进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19.
最近,经济日报出版社隆重推出近40万字的新著《进化中的宇宙》(亦名《宇宙进化论》),首次揭示和描述了宇宙从诞生起一直在进化,已历四代,并正在诞生第五代;人类的起源不是单细胞生物,而是大爆炸;宇宙进化的过程及进化的动力是什么等等当前宇宙热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该书从科学前沿的高度把宇宙、原子、星辰、生物、人类以及遥远的未来联系为一个动态的整体,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按其属性和发展的需要融合交叉,突破了种种流行的认识。人们通常认为,宇宙从诞生起就一直在熵增、退化。而该书指出:熵与温差成反比。宇宙从大爆…  相似文献   

20.
虽然"人造物种"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在生物学界已经是炙手可热的研究新领域。人造物种不同于克隆生物,它是将基因片断人为地重新组合,并培育成一个可以自我生存、繁殖的崭新生命体,可以说是一个完全人为创造的新物种。科学家们表示,他们认为人造生命在本质上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第一,必须有一种薄膜型容器(细胞膜)来容纳细胞物质;第二,要能进行新陈代谢,即细胞结构内营养物质的补充及更新能力;第三,具有自己的基因,基因是细胞构造必需的生物学规则,它必须能够遗传给下一代,并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自我调整,也就是说要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到目前为止,科学界还没有公布一个可以称为人造物种的生物被成功发明,一切还都处于实验探索阶段,而首先进入科学家视线的目标就是那些生命构成最简单的细胞和微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