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用趣味悬念创设问题情境悬念可触发激情和热情。设计与课题有关的趣味悬念,能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好奇、疑问和解决问题的强烈兴趣。如讲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一节时,授课前,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古希腊有一个哲学家泰勒斯旅行到埃及,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埃及伊西达神殿的司祭长陪同他去参观胡夫金字塔,泰勒斯问司祭长“:有谁知道金字塔有多高吗?”司祭长告诉他:没有,古代草片文字上没有记录,而我们今天的知识不可能正确地判定这金字塔究竟有多高。”而泰勒斯却说:“这是可以马上测出来的。我可以根据我的身高测得金字塔的高度。”说完,…  相似文献   

2.
通过故事创设思维情境,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如果能够根据故事内容恰当地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效果会更好。我在“相似三角形判定的预备定理”这一节的教学时,先讲了古希腊数学家泰勒斯测金字塔高的故事: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泰勒斯和伊西达神殿的司祭长从胡夫金字塔旁边走过。泰问:“金字塔有多高?”司说:“不知道。古代的革片文书上没有记载,按现在的知识也不能知道金字塔有多高。”泰说:“马上就可以测出来,我根据我的身高就可  相似文献   

3.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常规的教法,无非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学习说明方法,了解金字塔的有关知识.仅此教学,学生收获的仅仅是一些说明方法,但学生并不能真正地走进文字,走进文章的灵魂,走进金字塔,走进埃及,走进古文明.有了这样的困惑,我反复地研读教材时,"傲对碧空"一词跳人了我的眼帘,我想,如果我就是埃及的金字塔,我凭什么傲对碧空呢?于是,我决定抓住这个文眼,以拟人的方法来教学全文.  相似文献   

4.
古人学习,重视读书和游历。一次语文阅读学习好比一次文字旅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带着学生远足,在语言文字里漫步,体验语言的存在与表达,获得对文本的理解和吸收,做一次身未动心已远的“阅读旅行”。《埃及的金字塔》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中的一篇科普说明文,课文用准确、形象的语言向五年级学生介绍埃及的金字塔的地理位置和概貌,以及埃及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展示了金字塔的修建过程,赞扬了古代埃及劳动人民的智慧。这篇课文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大智带领别动队,从中国长城出发,游览了埃及金字塔,又马不停蹄地到了美国的拉什莫尔山,瞻仰了美国四位总统的石雕头像。他们跨越了三个大洲,可把队员们累坏了,可是大智还要继续往前走,说是要到墨西哥,再参观一下美洲的金字塔。崩豆不理解:“金字塔不是在埃及嘛,我们早就看过了,美洲的金字塔有什么好看的?”大智说:“美洲的金字塔是古代玛雅文化的一部分,与埃及金字塔大不一样。”崩豆纳闷:“有什么不一样?”大智说:“到了那里你一看就知道了。”崩豆实在走不动了,大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家正在为难之时,也不知霹雳狗从哪儿搞来一个机器人…  相似文献   

6.
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公元前547)生于小亚细亚的米利都城。他早年经商,曾游历古巴比伦、埃及等地,掌握了那里的数学和天文学知识。后来依靠自己广博的知识与智慧,泰勒斯获得了崇高的声誉,被尊为“古希腊七贤之首”,许多有关他的事迹与轶闻流传至今。泰勒斯最脍炙人口的事迹是通过准确预测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的日全食而制止了一场浩劫。他另一项备受赞扬的业绩是在埃及时测定了金字塔的高度。这个难题是当时拥有知识与智慧的埃及祭司们一直无法解决的。这一贡献使他赢得当时古埃及法老的赏识。泰勒斯一生热衷于探索大自然奥秘,对身外之物尤其…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课堂上,我把一个学生制作的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用一块小磁铁贴在磁性黑板上,在一位学生动手测量好了它的一个底边长和这个底上的高之后,学生们正在认真地进行面积的计算。我正准备让学生进行下一步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时,一阵小风吹过课堂,黑板上的平行四边形纸片以小磁铁为中心转动了90°,教室里面的学生立刻燥动起来。有的学生说:“老师,平行四边形纸片动了。”有的学生说:“老师,这样不能算它的面积了。”马上有学生说:“老师,能的,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计算面积。”又有学生补充道:“对的,掉下来的这个边…  相似文献   

8.
一个男孩,小学6年级的时候,考试得了第一名,老师送给他一本世界地图册,他好高兴,跑回家就开始看这本地图册。那天轮到他为家人烧洗澡水,他一边烧一边看。心想,埃及很好,有金字塔,长大以后一定要去埃及。突然,他的爸爸从浴室中冲了出来,大声地说:“你在干什么?灯都熄了!”男孩说:“我在看埃及的地图。”父亲“啪、啪”给了男孩两个耳光,然后说:“赶快生火!看什么埃及地图!”打完后,又踢了男孩一脚,表情严肃地跟他讲:“我告诉你,你这辈子不可能到那么遥远的地方!”20年后,那个男孩当了记者,成了作家,并出国到埃及考察:他坐在金字塔前面的台阶上,给爸爸写了信。爸爸收到信后对他的妈妈说:“唉,真没想到,一巴掌能把他打到埃及去。”那个男孩就是台湾的著名散文家林清玄。  相似文献   

9.
朋友从QQ上给我传过来一个故事:一天晚上,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一边散步,一边仰头望着星空。不料前面有个深坑,一脚踩空,人便像石头般掉了下去,出不来,只有高呼救命。泰勒斯被路人救出了深坑,他抚摸着摔疼了的身体,对路人说:“明天会下雨!”那路人笑着摇摇头走了,将泰勒斯的预言当做笑话讲给别人听。第二天,果真下雨了。有人对泰勒斯十分钦佩,有人却不以为然,他们说:“泰勒斯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或许是出于职业的敏感,我没有感到这个故事有多么好笑,却一下子联想到了行进在新课程路上的老师们。倘若把教育理论比作星空,教…  相似文献   

10.
金洲 《班主任》2002,(5):40-41
同学们,首先,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男孩,智力比一般孩子差。一天,他站在地图前,呆呆地看着埃及,看着金字塔所在的位置。他父亲走过来说:“你别看了,我保证,你永远也到不了那个地方。”几年后,这个孩子从埃及给他父亲寄来一张照片:他站在埃及的土地上,他的身后就是金字塔。照片的背后写着一行字:生命不能被保证!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了解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掌握有关说明的方法。感受金字塔的特点及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3.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遗产和对古埃及人民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了解金字塔的外形特点及构造,感受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教学难点:作者是怎样把金字塔的特  相似文献   

12.
古有埃及金字塔,今有学习金字塔.本期科普园为大家带来学习金字塔大餐. 1946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理论,它用数字形式形象地展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多少内容,即平均学习保持率.  相似文献   

13.
数学知识本身无法成为素养,它只是形成数学核心素养的载体,而数学知识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不断地应用才是形成数学核心素养的渠道,过去那种对知识的简单复制、记忆、理解和掌握是不能形成素养的。因此,在上教版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二十四章相似形的教学中,受章头语和章头图的启发,我想能不能设计一节测量埃及金字塔高度的数学活动课,通过让学生运用相似形的知识解决问题的经历和体验蕴含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我又把数学史融入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让学生跨越时空走进及了解古今中外的数学家和数学历史,彰显数学的德育之效。下面我以“测量埃及金字塔高度”  相似文献   

14.
木乃伊复活     
三、金字塔之谜 飞机在蓝天白云间平稳地穿行着。 “校园三剑客”的情绪既紧张又兴奋,他们热烈地讨论着埃及金字塔的事情,下面是张小开和白雪关于金字塔的谈话: “金字塔为什么叫金字塔?是因为里面藏有金子吗?” “呵呵,白雪,看来你对金字塔还很陌生啊!告诉你,金字塔里没有金子,它之所以叫金字塔,是因为它的外表看上去像汉语中的‘金’宇。埃及金字塔保存完好的有80多座,坐落在埃及吉萨高原上狮身人面像附近的胡夫金字塔是所有金字塔中最宏伟的一座,它的高有146.59米,相当于一座40层高的摩天大楼。胡夫金字塔由23…  相似文献   

15.
“秋天的……”是苏教版第十一册语文“习作四”的训练内容。从安排上看,本次习作训练体现了时令(季节)性,并且安排在学习《埃及的金字塔》《游天然动物园》之后,这样学生不仅有东西写而且有方法可借鉴。但是我们在训练时,既要创造性地利用好上述资源,又要敢于拓展。引领学生走进秋天,进行多方对话。在“对话”中体现习作训练的多维性。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两个学生在剑桥大学学习电子工程,一个来自埃及,一个来自印度。埃及学生对印度学生说:“你知道吗?最近我国在尼罗河边发掘出成捆的电话线,证明埃及人早就发明电话了。”印度学生立刻反击:“前段日子我国在恒河边也进行了挖掘。”埃及学生忙问:“发现了什么?”印度学生说:“什么也没有。”埃及学生刚刚喜形于色,印度学生接着说:“这充分证明,印度人早已经发明了无线电!”努力吃饭读小学四年级的弟弟胖得实在不像话,大家常常取笑他。一天,老师要他们班的同学开始在联络簿上记下“每天帮家里做的事”,弟弟怎么也想不出来,最后只好由妈妈代…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     
学英语一个初中生在其英语课本上写下恐怖字眼 :爸死 (bus)爷死 (yes)哥死 (girls)妹死 (Mis)……死光 (school)古老的发明两个学生在剑桥大学学习电子工程 ,一个来自埃及 ,一个来自印度。埃及学生对印度学生说 :“你知道吧 ,最近在尼罗河边发掘出成捆的电话线 ,这证明埃及人早就发明电话了。”印度学生立刻反击 :“前段日子我国在恒河边也进行了挖掘。”埃及学生问 :“发现了什么 ?印度学生 :“什么也没有。”埃及学生刚刚喜形于色 ,印度学生接着说 :“这充分表明 ,印度人早已经发明了无线电。”“礼”在哪里上语文课时 ,老师提问 :“张小…  相似文献   

18.
一、课题由来:这天,我正在阅读《希望月报》中“神秘的埃及”这篇文章,发现是讲金字塔的,我便想起图坦卡蒙法老的那座也很神秘的金字塔。二、写作目的:为了让大家知道不仅胡夫法老的金字塔神秘,图坦卡蒙法老的金字塔也同样神秘。  相似文献   

19.
早上第一节课,我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一进门,发现学生们都在专心致志地看电视,竟然没有几个同学发现我的出现。上课铃已经打过了,肯定他们也没有听到。什么让他们如此投入呢?从电视里传出的解说词中,我知道他们正在看埃及金字塔考古的现场报道。怎么办?让他们继续看下去?那我的课还上不上?现在打断他们,一则他们不会愿意,再则,即使我强迫他们勉强愿意了,他们也会身在教室,“心”在“金字塔”,这节课的效果也不会好。另外,说不定还会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怎样为学生栽下一棵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为他们提供一方挥洒个性、享受学习乐趣的栖息地?我在教《詹天佑》一课时,就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激发智慧、释放思想的舞台,充分发挥开放式教学的优势,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我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