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6 毫秒
1.
背面生胶的横打技术——进攻下旋球 在广大业余爱好者当中,技术打法的多样性是最大的特点。很多爱好者在器材的配置上喜欢贴一面反胶、一面颗粒胶皮,例如正胶、生胶、长胶,这种配置的优势在于击球节奏上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2.
球迷俱乐部     
球博士: 我是一名业余球员,正手反 胶,反手长胶;我想了解一下,反 胶多长时间需要更换一次?长胶 和反胶的更换时间是否相同?底 板应何时更换? 北京袁博雅 更换胶皮的时间不用刻意 规定,要根据胶皮磨损的情况而 定。一般情况下,如果反胶在使 用过程中粘性受到影响,拉过去或搓过去的球旋转减弱,就应该考虑更换胶皮,而判断长胶是否需要更换,则要看 长胶颗粒的断拉程度。如果颗粒断到你自 己都觉得很难控制球的时候,就必须要更 换。 相比之下,底板不宜经常更换。因为 底板的性能和特点都比较固定,运动员在挑选底板时。都选择比…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业余爱好者打长胶都属于“半路出家”,主要是想凭借它怪异的击球特性在比赛中让对手不适应,像李先生这种希望打进攻的球友并不多见,因为长胶胶皮打进攻的难度很高,如果受过乒乓球的系统训练,技术上还比较容易保证,否则就需要极强的手上调控能力和击球手感。  相似文献   

4.
钱程使甩心得: 1.用正胶发球时要吃球吃得“厚”一些,而如果像反胶那样纯摩擦的话,正胶胶粒容易打滑,所以多撞击更利于发出下旋球。发上旋球时,触球后手腕可以向上挑一下,加速出手速度有利于将球发短。2.使用正胶快拉时要强调突然性,击球时间最好在来球的上升期。引拍幅度要小,迎前收臂要快,且前臂和手腕的爆发力要集中。3.正胶拉过去的球比较飘,而且时转时不转,对方不太容易防守,也不容易反拉。  相似文献   

5.
本篇主要与大家探讨正手反胶、反手加贴长胶而又不倒板的打法。由于中国人的传统和习惯,中老年爱好者里面直板打法的比例相当大。随着年龄增长,大量使用直板进攻打法的业余球友们,不是加练直板横打,而是在反面贴一块长胶。这个潮流不单单在中国,全世界的华人业余乒乓球圈都有这样一股风在大刮特刮,而且方兴未艾。在中国,专业与业余的分野相当分明。我们今天所谈的,只针对于中低水平的业余爱好者。  相似文献   

6.
反手直接拉下旋是非常重要的进攻技术。在弧圈球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反手拉球的技术有了很大变化。从前,我们通过反手拉下旋的方式直接上手,目的只是为了能抓住先机,然后在相持阶段找到得分的机会,而反手拉球几乎都是高吊弧圈为主,重在“稳”、“准”。如今反手拉球与正手拉球具有同样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不但要保证进攻的稳定性,还要努力提高击球的威胁性,即使在击球点较晚的情况下,也要保证击球的旋转、速度和力量。对业余爱好者来说,我们没有必要按照国家队选手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初学阶段,一定要先掌握摩擦、发力的方法,保证击球的稳定性,然后再进一步提高击球的质量。我们在学习反手快撕的时候,已经基本掌握了摩擦和制造弧线的技巧。在反手拉下旋球时,击球原理与反手快撕基本相同,只需要在发力方向和击球部位上进行调整即可。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13,(8):92-93
长胶击球:近台刮中有带,退台以腰引手 在两面不同性能胶皮的倒板打法中,长胶可以在正手位发挥多种功效。上图中,刘宝玉在近台使用长胶刮了一板,处理对方回过来的下旋球。值得大家借鉴的是,他在应对台内球时技术结构合理,动作协调放松。大多爱好者在使用这项技术时会出现两个比较极端的问题:第一是击球前几乎不引拍,习惯“捅”着触球。这样击出去的球难以控制,比较“愣”。也不会有太大威胁;第二是击球时手臂和身体几乎夹在一起。这样触球时不易控制力量,对于颗粒胶来说,也大大增加了失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自己的技术需要来选择海绵、胶皮,并与适合自己特点的底板优化组合,使自己的球拍能更得心应手,是每个球员和爱好者的愿望。洗择海绵、胶皮与洗择底板一样.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技术打法。在乒乓球竞技运动中,融速度与旋转为一体的快攻与弧圈进攻技术已成为当前的主流,这是因为使用反胶海绵球拍击球不仅可以获得近台快攻所需节奏速度,同样在大力击球时可以获得较快的飞行速度,由于反胶磨擦系数高,在攻球时带有强烈上旋,并带有明显的快速前冲,所以在近台乃至中远台的进攻,反胶海绵球拍都可较容易获得更多的制胜因素,选择、搭配反…  相似文献   

9.
宋慧荣  徐良  年四永 《精武》2012,(3):23-23,25
无论是专业的网球运动员还是业余的网球发烧友,都会有同一个感觉——反手的击球动作相比于正手击球动作要难提高。尤其是在一些业余的比赛中,反手往往成为对方攻击的主要位置。如何提高反手水平成了广大同球爱好者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网球技术中反手技术的深入分析,在符合人体生理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反手技术的辅助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国球运动者反手击球水平。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克横定式”系列到本期就要同大家 说再见了,不过,赶在这岁末之前,还得向大家 再奉献一招——此前我们的“定式”主要是针对 横板两面反胶对手的,但在业余爱好者中,使用 横板正手反胶、反手生胶的也不乏其人,面对这 样的对手,直板又能拿出什么绝招呢?发侧下旋 长球到其反手底线! 许多人反手用生胶,一是觉得速度快、防守 弧圈比较容易(当然他们的反手也放弃自己拉弧 豳了),二是在业余范围内,生胶接发球不易“吃 转”。这的确是生胶的优势,但就笔者多年的观 察,业余爱好者用生胶,也有两大“命门”:一是 不擅主动发力,多半只会借力,虽然当对方拉球 时,生胶可以靠控制板形借力把球挡回去,回球 弧线又低又平,对方很难二次进攻,但若借不上 力,生胶就很麻烦了;二是如果对方的侧下旋发  相似文献   

11.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14,(10):96-97
直板横打是一条出路,也是当下直板进攻型选手的必练科目,这不单单体现在体校和专业队。有相当数量的业余爱好者也在积极练习。本期我们选登了朱雪毅小队员的两项基本衔接套路的图片,与广大爱好者共同探讨。朱雪毅是两面反胶。正宗的弧圈结合快攻路数。她练的第一个计划是:反手位搓摆后接反手贴挡弧圈球,如果用多球训练的话,第一个球要给下旋。第二个球要模拟弧圈球。  相似文献   

12.
长胶打法是业余乒乓球爱好者中很常见的一种打法,通过近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对长胶的性能以及使用方法又有了许多心得。目前长胶技术多以防守为主,通过旋转、弧线等变化起到过渡调节的作用,但长胶技术的真正威胁并未完全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3.
槌头贴脚击球法的准确率较高,已被众多门球爱好者采用。在实践中,本人又初步摸索出“槌头贴脚不后拉击球法”,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简要介绍如下,供球友们参考。一、球槌。球槌要选用槌头长24厘米,槌柄长100厘米左右为好。长槌头与脚的长度相近,击球时槌头始终贴脚滑行,准确率高。槌柄的高矮要依击球人的身材高矮来  相似文献   

14.
TTSCRAZY 《乒乓世界》2012,(7):152-152
周游天下,实名周晓飞,右手直板正手正胶反手长胶倒板打法。2009年8月,周晓飞只身一人飞赴北京泓子俱乐部参加全国首届长胶大会,拜黄建疆为师,改为长胶倒板打法,这令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乒乓球爱好者一举成为孝感市乃至湖北地区业余乒乓球圈的长胶打法高手,并在本地业余赛事和中国乒乓球协会会员联赛中多次获得团体单打前三名。  相似文献   

15.
挑打是一项应对近网短球的攻击型技术。颗粒胶虽然不像反胶胶皮那样容易制造摩擦和弧线,但对于这项需要突然性和杀伤力的技术来说,往往会产生更好的效果。我们在探讨业余球友的动作时,并没有特定的好或不好之分。正如两位示范者。使用正胶多靠一些实力;使用反胶则多用一些巧劲儿。一个好的动作只要适合自己,有相对合理的比例,才能在实战中发挥它最大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10,(12):92-94
本篇为各位球友介绍的是直板正胶打法中一项非常实用的发抢套路,即正手发逆侧上旋急长球后接正手进攻。正手发抢套路是直板正胶打法的主要得分手段,从细节上看,用正手击打上旋球与下旋球的技术动作和击球效果都有所区别:突击下旋球时,选手的动作幅度小,出球速度快,突然性很强,击球的弧线很长;击打上旋球时,撞击的成分更多,由于正胶胶粒的特性,回球弧线更加低平、更为下沉,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球很“贼”,球在落到对方球台之后向下“栽”的趋势比较明显,对方在判断回球落点时也会容易出现误差。  相似文献   

17.
长胶最早被“魔术师”张燮林用来打削球,后为中国的快攻型选手所借鉴,在球板两面分别贴上反胶和长胶,逐渐发展出近台为主、两面交替使用的直板长胶倒板打法。当年的陈子荷、齐宝毕,无不藉此法宝在赛场上打得对手无所适从,成为乒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尽管随着乒乓球技战术的发展.此种打法在专业选手中已近绝迹,但在业余圈中依然颇具威胁。不少中老年爱好者将其视为快速提高的“终南捷径”,对付习惯于“正规”球路、耐心不足的年轻球迷时.更是屡试不爽。“许绍发-北京97乒乓球学校”教练、北京市老年乒协副秘书长黄连疆就是直板长胶倒板打法的高手。虽是纯粹业余爱好者出身,但水平已速准专业.为我国第一批业余健将.曾在诸多比赛中名次位居前列.如1995年世界元老赛男单亚军、1998年北京市“乒协杯”35-49岁年龄组男单冠军、北京市运动会(不分年龄组、有专业选手参加)男单第7、2002车全国首届业余俱乐部团体冠军等。这次,我们特地请他来介绍一些这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希望能对球友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长胶最早被“魔术师”张燮林用来打削球,后为中国的快攻型选手所借鉴,在球板两面分别贴上反胶和长胶,逐渐发展出近台为主、两面交替使用的直板长胶倒板打法。当年的陈子荷、齐宝华,无不籍此法宝在赛场上打得对手无所适从,成为乒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尽管随着乒乓球技战术的发展,此种打法在专业选手中已近绝迹,但在业余圈中依然颇具威胁,不少中老年爱好者将其视为快速提高的“终南捷径”,对付习惯于“正规”球路、耐心不足的年轻球迷时,更是屡试不爽。“许 绍发——北京97乒乓球学校”教练、北京市老年乒协副秘书长黄建疆就是直板长胶倒板打法的高手。虽是纯粹业余爱好者出身,但水平已达准专业,为我国第一批业余健将,曾在诸多比赛中名次位居前列,如1995年世界元老赛男单亚军、1998年北京市“乒协杯”35—49岁年龄组男单冠军、北京市运动会(不分年龄组、有专业选手参加)男单第7、2002年全国首届业余俱乐部团体冠军等。这次,我们特地请他来介绍一些这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希望能对球友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13,(3):86-90
在处理对方拉过来的弧囤球时。反手使用长胶的选手采取“削”和“挡”的防御回球比较多。当然。这是比较有效的方法,而对方一旦熟悉了回球的特点。光靠防御性回球依然可以让对方形成连续进攻。用长胶接球。击球点和集中发力很重要。如果在接弧圈球时把防御性与进攻性技术交融到一起使用。会很好地破坏对方的连续能力。使用长胶打进攻。海绵越厚、胶皮越软,越容易使用。如果是没有海绵的单层胶皮.胶粒不长不细也可以打出进攻的特点。在接触球的一瞬间,手腕发力可以制造上旋球.但手腕发力容易使拍形晃动,击球不稳定。所以,用更多带有“推挡”性质的回球。保持手腕稳定,是回球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代恬的器材配置是一面长胶一面反胶。本期两组技战术都是她正手使用长胶,反手使用反胶的套路,虽然在少JLTJll练中这种打法并不多见,但业余圈如此打法的人却不在少数。第一组的训练计划有两板球,第一板是拱接下旋球,第二板是挤推上旋球,位置都是给到运动员的反手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