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艺复兴以来的艺术赞助制度主要分为5种类型:①家族式:一个富有的人邀请艺术家或作家到他家吃住数年并提供礼物,需要时请艺术家与作家给予关照;②依约订制式:艺术家或作家与其赞助人之间基于私人关系但是临时性的,仅维持至其作品完成;③市场式:艺术家或作家已生产出作品并试图直接售予大众或由经纪人出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正"生活从阅读开始"是傈僳族作家杨泽文的散文随笔新著《面朝文字的沧海》中的一句话。虽然这本散文随笔集也收入了一些作家反映乡村大自然和人文民风的美好纯朴以及四海旅痕的作品,但从书名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本主要以阅读为题材的散文随笔集,是一本书写作家的读书生活、呈现作家的阅读经历、反映作家阅读中的感悟、快乐和阅读给他人生带来变化的一本书。对于泽文来  相似文献   

3.
钱钟书在《容安馆札记》中对北宋作家李新作品的风格、语言特点等进行了批评,从李新作品实际来看,《容安馆札记》的评语是平允而又切中肯綮的,是我们了解李新这一北宋作家、进一步展开李新作品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通过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相关评论比较,可以看出,钱钟书在评价宋诗时更看重其审美特征,采用的是一种在大量摘录、引证基础上小心求证的微观批评法。  相似文献   

4.
“我一次又一次地设想,人们或许认为我的作品不公正、丑陋或可恶,”78岁的伊莱亚·卡赞在他自传的结尾这样伤感地写道,“有些地方也很粗俗。”那么,好吧,既然人们提到了它……但到此时要为作品进行坦率的、“诚实才是上策”的答辩已为时过晚。那些完全赞同作家自我评论的人们已经喃喃自语地偷偷溜出观众席。至于那些仍然守着座位不放的人,很可能会产生这样一种看法:如果“唯一有价值的生活就是经过检验的生活”这句古谚的提法仍然是真实的,那么,推而论之,也许在20世纪的美国,唯一值得检验的生活就是轻率的生活方式。然而,卡赞所实行的大行不顾  相似文献   

5.
<正>《遗产》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1850—1893)的一部重要作品。在这部中篇小说中,莫泊桑用一种含而不露、谑而不虐的艺术方式,讲述了一家人为了得到遗产而不惜违背伦理道德、抛弃爱情和亲情的故事,借此揭露了小公务员阶层虚伪、猥琐的精神面貌,以及金钱对爱情和家庭生活的腐蚀,呈现了19世纪法国中下阶层人民的生活百态。  相似文献   

6.
<正>如许多研究者关注到的那样,余华的作品中不乏血腥和死亡意象的书写,也正是由于余华在作品中的这种倾向性书写,引起了本文对余华童年时代创伤性体验的关注。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生的经历一旦成为一种体验,将是终生挥之不去的一种心理视角。如果成为作家的话,那种童年体验将会不断参与到其虚构的故事中,不断生成类似体验簇,其人物命运、情节与事件显现出一种强迫性的重复行为。余华便是这样的作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7.
安东·巴夫洛维奇·契诃夫是俄罗斯读者最喜爱的一位作家。他生于1860年,1904年病逝至今已过一个世纪,但对他的作品的热爱,不仅俄罗斯人民,而且在世界各国读者中至今不衰。也许是作家很大一部分作品描写的都是一些不幸的、受欺凌或平庸的小人物,加上我们所见到他的一些肖像,特别是作家晚年的相片,它们多是严肃、面无笑容,稍带眯缝的眼睛显得非常疲惫。因此,契诃夫给人们的印象如果说不上是忧郁,至少是内向、稳重,甚至于颇为悲观。印象毕竟是印象,实际上生活中的契诃夫个子高高的、外表清秀英俊,性格幽默、愉快,朝气蓬勃,胃口好,吃饭总是香喷…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伟大的学家肖洛霍夫因在描绘顿河史诗性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出了俄罗斯人民生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而获得了1965年诺贝尔学奖。他是唯一以俄罗斯公民身份得到诺贝尔学奖的俄罗斯作家(其他四位获此殊荣的俄罗斯作家都是侨民)。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0月5日,瑞典文学院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诺奖评审委员会认为石黑一雄通过"极富情感震撼力的作品揭露出我们与世界的模糊表象关系下掩藏的暗域"。所谓的"暗域",在石黑一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是人类的记忆、创伤与忏悔。纵观石黑一雄目前已出版的主要文学作品(七部长篇小说和一部短篇小说集),大多围绕着主人公对早年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10.
张凯 《世界文化》2006,(3):26-27
萨德是18世纪法国重要的思想家、作家,他一生中有27年是在监狱里度过的,原因就是他那种对色情及暴行的极端狂热,甚至到了变态的地步,一个正常的社会是容不下他的。他有许多作品传世,但是里面对色情及暴行的描写使这些作品一直被当做禁书,同时萨德本人也一直被当作一个色情小说家和变态色情狂。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城堡为活动背景的,而且这些城堡里充斥的全是罪恶,可以说对他而言,“城堡”就是“恶”的代名词,文学史上很少有作家对城堡有如此多的关注,当然一方面是萨德的生活经历所致(他一生中绝大部分是在城堡里度过的),不过最重要的是他把…  相似文献   

11.
外媒导读     
张楠 《世界文化》2015,(1):64-65
阅读也有"性别歧视"读者更喜同性别作家根据一项来自英国的最新调查,大多数的英国人在阅读时喜欢选择他们同性别作家的作品来读,而对于异性作家的作品则很少涉猎。在参与调查的4万人里,阅读性别分化的倾向非常明显。在当年男士最喜爱的50部作品中,男性作者的比例占到了90%。反之,在女性群体中的调查结果也是相同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调查,是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女性作家的创作。根据最近来自美国的统计,在当今文学出版界  相似文献   

12.
中短篇小说     
《上海文化年鉴》2012,(1):73-74
2011年上海本地作家(注:上海籍作家与在上海生活的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创作的总体态势是平稳中有突破。上海中短篇小说创作一直保持着比较平稳的创作态势,是因为上海有一批作家一直执著于中短篇小说创作。像滕肖澜、薛舒、朱晓琳、王小鹰等作家在中短篇小说创作上一直保持着比较旺盛的创作力,如滕肖澜2011年创作了4篇中短篇小说,分别是中篇《拈花一剑》(《上海文学》第4期)、中篇《大城小恋》(《收获》第3期)、短篇《正在害喜》(《江南》第5期)、短篇《天堂再见》(《作品》第4期);  相似文献   

13.
感情草     
作品是生长在作家心灵的感情草,作家用心血浇灌它.读者是风,穿行在感情草中的风,为作品陶醉也陶醉自己.  相似文献   

14.
多丽斯·莱辛(Doris Lessing,1919— )在非洲一直生活到1949年。她的许多小说和短篇故事除近年来以外层空间为题材进行创作之外,均是以南非或英国为背景的。她的全部作品都是在她三十岁那年移居英国后出版的,所以,人们将她视为英国作家而不是非洲作家。莱辛的作品主要描写那些卷入二十世纪社会变革和政治运动中的人们。正如莱辛本人一样,她笔下的许多人物都是左翼政治活动家,而且大部分为女性。随  相似文献   

15.
海塞博物馆     
为纪念作家赫尔曼·海塞(1877—1962),将在黑森林北部作家的出生地——卡尔夫开放一座博物馆。海塞创作的两部力作《草原之狼》和《玻璃球游戏》使他至今得以享誉世界。他是其作品在国外销售量最高的一个德国作家。他曾因《玻璃球游戏》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坐落在卡尔夫的这座博物馆将展出海塞的书信、绘画和书籍,以及他作品  相似文献   

16.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享誉世界文坛。《哥萨克》是托尔斯泰早期的一部自传体小说。24岁的托尔斯泰,为了摆脱彼得堡的空虚生活而来到高加索捷列克河上一个哥萨克村庄,和哥萨克老人耶罗施卡、青年鲁卡沙一起生活一起打猎,醉心于大自然纯朴的生活,默默地热恋着年轻的哥萨克姑娘,在这样的背景下,激发了创作《哥萨克》的热情,历经十余年精心构筑了一个流光溢彩、诗意盎然的艺术世界。在作品中,作家对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勾画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卷,批判了都市文明对人类精神生态的浸染,鞭挞了战争对社会生态的破坏。  相似文献   

17.
“笔名”是作者发表作品时使用的别名。不少外国作家常以笔名闻名于世,而他们的原名反而被人们遗忘了。苏联大文豪高尔基,原名“彼什科夫”。“高尔基”一词在俄文里是“痛苦”之意。高尔基家境贫困,他自幼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为了不忘记自己的经历,所以取笔名为“...  相似文献   

18.
《圣诞欢歌》自问世以来,使成千上万的读者为之倾倒,备受鼓舞,现已有几十种不同的版本和译本,并多次改编成戏剧、电视剧及电影,它一直成为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部赫赫有名的小作品产生于作家笔耕生涯中最困难的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改变了作者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八十一岁高龄的维克多·普列契特爵士从事短篇小说创作已近六十年之久。他还著有长篇小说,游记、传记以及至少六部文学评论集。他的两卷本的自传被普遍认为是一部杰作。他每一部作品都写得很生动,幽默,富有想象力。他具有一种天赋,即用词新颖,出人意料。他的作品既充满激情又不乏严肃气氛,其作品从来不描写仇恨与敌意。这种评价对当今的任何其他作家恐怕都是不合适的吧?普列契特认为短篇小说“是一种形式粗略的小说,这种形式似乎最适于揭示现  相似文献   

20.
西班牙当代小说家曼努埃尔·比森特所著小说《海之声》已面世。凭此作品 ,这位作家(1936年3月10日生于西班牙的巴巴伦西亚)荣获阿尔法瓜拉小说奖 ,获得17 5万美元的奖金。这位作家声言 ,他去那里不是看重该奖金 ,而是为了探讨在整个拉美地区出版其小说的可能性 ,那里将有4亿潜在的读者。之后 ,他接受了记者采访。问 :您是否可以靠这部小说安度后半生 ?答 :并非如此。假如我一年写一部小说 ,也许能勉强维持生活。问 :《海之声》这部小说让您得到了17 5万美元的奖金。请问 :这部作品是否耗费您许多精力?答 :我是一个对工作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