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澳大利亚属发达国家,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澳洲人却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难免吃大亏。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是一个教育制度完善、经济发达的国家,其卓越的教育水平和完整的教育体系享誉世界。笔者曾在悉尼大学亚太研究院接受为期两个月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的培训,虽说培训时间很短,但是感受颇深。作为澳洲人文化特色和先进教育理念的一个部分——问题意识引发了我对我国传统教育的系列反思。无论在澳洲何处,你会感觉到每当澳洲人被问及某一问题时他们总是习惯性地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很有趣的/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一“善待”问题的方式体现了他们可敬的探究精神,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澳大利亚也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为克服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缺陷,真正贯彻“大学为社会服务”的理念,有必要提出“人才型”大学的概念,并且应为此设计配套的各种措施。提出创建“人才型”大学是为了强调大学的首要使命是培养人才,强调培养的人才是为社会服务的人才.强调培养能迅速适应社会需要、并根据需要能进行自主学习与创新的新型人才,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浙江技能型人才需求及培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各行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近几年,我国已经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放到了“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技能型人才处于社会总体劳动链环的中后部,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是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具体执行者。本文通过对浙江技能型人才现状、需求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浙江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连电影中都提到了,“21世纪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人才!”党中央强调以人为本,提出人才强国战略,把“人才强国”提高到和“科教兴国”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重视人才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而高校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第一阵地,怎样培养能在未来社会中做出贡献的人才,如今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留学生》2009,(11):6-6
【中新社】据《澳洲日报》报道,近日澳洲国家统计局的季刊(澳洲社会趋势)发表报告指出,“2007~2008年度,共有4.4;5名中国人和印度人获得了澳洲永久居留权,其中36%是在澳洲本土递交申请的,且大多是学生。”移居澳洲的中国人呈现出女多男少的现象,男女比例为85:100:而印度移民正好相反,男女比例为137:100,报告还指出,和其他澳洲人相比,中印两国移民的受教育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7.
朋友,你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是怎样评价的呢?我想,你也同我一样,不会赞赏这种“高分低能”的学校“宠儿”吧?21世纪的社会需要复合型的人才;21世纪呼唤一专多能的人才;21世纪等待能“指点江山”,也能“脚踏实地”的人才,作为一个肩负祖国未来重任的中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亲身体验生活的艰辛,体验劳动的快乐,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人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谈及最多的字眼。因为人才是这个社会行业中竞争的资本,是一切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9.
澳洲人称呼自己为“被大自然宠坏的孩子”,跟他们相处久了,我才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大自然是真正的母亲,生长在大自然里的每一种生物,都是人的兄弟姐妹。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社会的需要,是学校的首要任务,也是学校德育的核心。高校直接培养社会建设所需人才,更应加强“做人”教育。  相似文献   

11.
论人才场效应张开诚人才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人才的成长、人才作用的发挥都在社会中发生,或者说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发生。所以,人类作为社会关系网上的一个特殊“纽结”,就与周围的人们发生复杂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场”,我们称之为“人才场”。作...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2003年底举行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第一次明确指出:“工人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力量。”要“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优化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这无疑为高技能人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要转变教育观念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囿于传统观念和现代体制影响,在人才观上存在片面认识,实践中存在人才高消费的现象,这既不符合社会人才分布实际,也脱离我国国情国力。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又何况是特殊的独生子女时代。但不少人错误认为高学历就是人才的代名词,重视学历而不重视真实学力,甚至认为知识经济就是学历社会,那种“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研究研究,专科生不要”的社会用人倾向,已经成为一种危险的导向。其实,我国人才结构从总的方面来说,还没有改变“金字塔”型结构,如果一味追求高学历,必然…  相似文献   

14.
特殊技能人才是根据素质结构分析法所划分出来的现代社会四种基本人才类型之一,以体育竞技、艺术表演人才为典型。迄今为止,这类人才主要采取随团(或随队)培养的形式,属于职业培训的范畴,但其对象则基本上都是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和应该接受其他层次学校教育的青少年儿童。传统的培养方式使他们成为“普及教育”、“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实际失学者,这一领域也成为我国现代社会中义务教育仍然存在的“盲点”和“空白”。建立特殊技能人才学校教育培养体系,可以消除这一“盲点”和“空白”,健全学校教育结构,完善学校教育功能,为新世纪文化建设、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振兴提供人才培养方面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所谓“人才团”,是指在一个较小空间和时间段内人才成团成批出现的现象,具体是指某一民族、某一地区、某一社会团体中人才簇拥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6.
关于高职教育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目前,各职业技术院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社会的需要,培养在一线工作的人才,已经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这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良好开端。但是,像普通高校一样,学校仍没能避免教育中“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整体,重做事轻做人”的现象,这种状况如果不作彻底转变,“技术应用型”人才就有可能“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的工具”(马克思语),鉴于此,本文郑重讨论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培养21世纪作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意义及并提出可采取对策,以期高职教育沿着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型人才的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人才”恐怕是利用率很高的词汇了。中共中央在《2002—2005年全国人才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走人才强国之路”的政策,并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阐述了中央关于实施人才战略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对未来我国人才领域乃至经济社会其他领域都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人才已经不仅仅是部分人群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更成为整个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一个时期以来,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人才“弃档”现象,甚至达到了六七十万之多,可见“弃档”已不是个别人的偶然行为,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弃档”现象是新形势下的必然产物,应辩证地看待“弃档”,并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人事档案的功能,更好地为人才服务,为用人单位服务,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9.
对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发展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永 《天津教育》2004,(4):9-11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型”向“大众化”转变。高职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大量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特别是在科学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的作用往往大于“才”,素质教育正是对传统教育的必要补充。情感教育、品质教育、亲情教育、生活教育、财富教育对人才的成长都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