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青岛警备区某海防团团长荣光是一名地道的军事干部,但他在抓新闻报道方面却一点也不“含糊”。一天,一位报道员写好一篇连长贾化友安心工作立新功的稿子,为了提高稿件的质量,擅自把贾连长5次荣立三等功写成8次,团长看到后就问报道员,为什么这样写,这位报道员很随便地说:“这是为了增加稿子的分量。”荣团长一听,当即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把失实处改正后才让他寄往报社。荣团长爱看报纸在全团是出了名的。今年3月份,他发现军区报纸上很少有本单位的稿子,就到宣传股了解近期的上稿情况,发现了刊稿的篇数倒是不少,但都是写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在连续3年被上级表彰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的济南军区某团,流传着党委班子的这样几则小故事。团长常“参谋”“小伙子,这篇稿于我来帮你‘参谋参谋’。”这是团长李长清经常对战士报道员说的一句“口头禅”。提起李团长,报道员们都很佩服。政工稿件经他一“参谋”,主题更突出;后勤稿子经他一“参谋”,角度更新颖;特别是令报道员怵头的训练稿件,报道员更需要他“参谋”一番。今年新的训练大纲颁布后,报道员小耿在训练场发现有的连队战士不懂军号,竟出现了听着紧急集合号就寝的笑话。针对这个情况,小耿马上写了一篇消息寄往报社…  相似文献   

3.
初当报道员时,我只顾埋头写稿,半年渐过,却没有一篇见报。焦急之余,去报社请教。一位编辑看了我写的几篇稿件后,对我说:“报道员不光要会写稿,而且还要学会看宣传战线的哺场”’。经他一点拨,我恍然大悟。于是,我将当月报纸全部置于案头,认真阅着,发现报纸上刊登的徐洪刚事迹和与徐洪刚事迹有关的事比较多。我领悟到新闻报道的主旋律是弘扬时代精神。恰巧当晚连队有个战士因救助一位遭欺侮的少女而被歹徒砍伤,住进了医院,我当即赶到医院对他进行采访,并连夜写出《南大桥下战士无畏》,第三天就在《海口晚报》“一曲赞歌”栏目…  相似文献   

4.
邮局,紧急追稿业务助理员宋士兵在全军6次将光纤应用到油料管理上,研制出了大罐光纤遥测系统,已申报了国家专利,报道员小张根据这件事写了篇稿件。稿子发走后,他向仓库主任牟善增作了汇报。当牟主任听说他把“申报国家专利”写成“获得国家专利”时,斩钉截铁地说:“不发稿件也不能写假新闻!”牟主任当即对小张进行了批评。随后,他亲自带车到驻地华丰邮电局前去查找稿件。忙活一上午,终于从上千封信中找出了那篇失实的报道。当他把稿子修改厂一遍后,这才松了一口气。山沟里的“新闻发布会”“报道员请注意记录,下面由保管一队队…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一个男人成功的背后必须有一个女人在支持他;可某部干部战士却说,新闻报道工作成绩的背后,也必须有一个好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不信,您看下文:季部队长选角度一次,某县一家公司在该部下属某仓库军事禁区上方开采大理石。该库几经交涉,公司负责人不听劝阻,投巨资继续开采。县长季成全闻讯后,立即率县局有关领导登上海拔4000米的四海山颀现场办公,命令矿产局立即停止开采。报道员将这一线索写成稿件投寄给报社,可由是见不了很,报道员为此很苦恼。季部队长知道后,就来到报道组,阅完原稿后对报道员小张说:“此稿能不能另…  相似文献   

6.
146医院政治处主任乔金平,善于给报道员出点子,想点子,定点子,对报道工作倾注了自己一副火热的心肠,报道员亲切地称他──“点子”主任。实点子。报道员(特别年轻报道员)写稿子,由于上稿心切,往往出现一些“艺术”拔高现象。乔金平主任每次把关审稿子,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不留情面地把水分拧干。一次报道员小李采写了一篇医院为老区群众服务的稿子,将13人组成的医疗队写成了30人,乔主任在审稿时认真严肃地给以纠正,并十分诚恳地告诫小李:写稿要求真务实,遵守新闻的真实性,不能把文章写得花里胡哨。5年来,146医…  相似文献   

7.
当上报道员,踏上新闻这条路,多亏了新兵班长为我找到“良师”,多亏了《新闻与成才》助我一臂之力。刚入伍听班长说,到政治处干报道能成才,并列举连队历史上选为报道员的战士如何成才的实例来吊我的胃口。于是,当报道员成为我唯一的心愿。但酷爱报道员工作的我却一次次与报道员失之交臂,为此我感到心灰意冷,干工作也提不起半点精神。班长看出我的心思,把我拉到一旁:“当不成报道员有什么好伤心的?不是‘正规军’也可以干出个样子来让别人瞧瞧。”接着班长又和颜悦色地鼓励我:“只要你能吃苦学,吃苦写,稿子肯定能见报。”班长真…  相似文献   

8.
报道员立功受奖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在两个月内连续两次荣立三等功、两次被师政治部通报表彰就不能说不是一件新鲜事了。获此殊荣的这位报道员就是新疆军区某团政治处专业军士翟金钟。金钟“半路出家”,他原是炮兵连的一名班长,他潜心研究班长工作理论,不仅成了一名好班长,还写了一本23万字的专著《军队班长工作》,1992年10月被军事谊文出版社出版发行。班长写了一本关于班长的书,这在全军恐怕还是第一个,确实爆了个冷门。金钟走上新闻的道路,也颇有些传奇色彩,他没有体会过其他报道员屡投不中而又不甘心失败的滋味。那是一次…  相似文献   

9.
有位名记者说过,好新闻是脚板底下跑出来的。兰州军区某团战士解开平就是这样一个为追求好稿而不怕吃苦的报道员。在连队就喜欢新闻的解开平,1996年5月在《人民军队》报上发表了一个豆腐块后,有幸被团新闻干事看准把他调到政治处当报道员。到报道组后,小解为不负领导的厚望,一心想早出成绩。便整天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不停地写,几乎一天写一篇,结果三个月过去了,寄出去的稿子,竟然在报纸上一个字也没见到。他失望了,认为自己不是搞新闻的料。新闻干事看出小解的心思后,便指着他那些没刊用的稿件底稿语重心长地说:“不是你文字基…  相似文献   

10.
王水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那张黝黑的脸庞,那是多年来在新闻和事业的道路上历尽曲折磨练而形成的光彩……。1976年12月,王水林由老家湖北入伍,来到了南京军区某坦克师修理连,当了一名无线电修理工,还担任片战一上文化普及课的教员。那时,他用螺丝刀修理无线电!或是站在黑板前讲课的时候,是绝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上记者”的,说来凑巧,还是一位采访他外J战士报道员把他引上了新闻之路。一次,~位报道hi采访了他的事迹后,把写好的稿子拿给他看。他仔g田看了几篇,暗自掂量,这样的稿子自己也能写,别人能当报道员,我为啥不能…  相似文献   

11.
前段时间,本报集中一段时间在《新闻三友顺为一个战士报道员开了一个专栏《话说梁志刚》,在部队尤其是新闻报道队伍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梁志刚是我区基层部队一位战士报道员,他入伍后被火热的军营生活所感染,一边和战士摸爬滚打,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新闻写作,第一年即在本报用稿12篇,以后每年在本报用稿量成直线上升,最多~年达70余篇,成为部队报道骨干队伍中的“明星”、“大腕”。开辟这一专栏,缘于一封读者来信。一天,一位写了将近半年仍没有实现见报“零”的突破的战士报道员给编辑部写来一封信,他在述说自己苦恼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驻扎在偏远山区的某舟桥团党委“一班人”,甘当“沃土”育壮苗,为报道人员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梁面问”——这是报道人员对团长栗玉正的美称。过去,这个团的报道员写稿有单打一现象,一写反映军事训练的稿件就怵头。梁团长了解这种情况后,毛遂自荐当上了报道组的“军事顾问”。报道员遇到不懂的军事难题就请教梁团长,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认真讲解。同时,他还给训练部门“约法三章”;凡召开训练会议都要通知报道人员参加;举办训练比赛要邀请报道员观摩;不定期地为报道员举办训练报道线索“发布会”。对报道员写的训练稿件,他…  相似文献   

13.
“搞新闻报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实,宁可一篇不上也绝不能让稿件失实,谁的稿件失实就处分准!”这是某部政治处主任刘福林对报道员的要求。报道员写的每一篇新闻,刘主任都认真审阅,凡是稿件涉及的事实,都一一核对,并把水分挤出来。“踢足球守门员最重要,搞新闻报道也要守好‘门’,不让一篇失实稿件上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平时,刘主任经常对报道员讲述报道失实的危害性和它的严重后果。发现失实的苗头,立即纠正。一次,报道员小马来写一对夫妻16年如一日为驻岛官兵运送粮油的稿件时,由于采访不细,把11次被市、县评…  相似文献   

14.
老兵报道员     
最近,我在病房结识了一位战士报道员,他叫刘道兵。他和病房里的其他几位战友,经常帮助一些重病患者做好事。端屎倒尿,打水扫地,他总是干在前头。一次,病房厕所下水道堵了,他第一个到厕所掏大便,其他几位战友总是跟随着他,听他的调遣。人们问他:“你是班长?”“不是!”“你是……?”“我是老兵报道员,指导员常告诉我:‘什么叫老兵报道员?就是意味着受的教育比人多,觉悟比人高,工作比人强!’”老兵报道员@史广胜  相似文献   

15.
被官兵誉为“新闻成才的摇篮,成长进步的沃土”的某要塞区船运大队自1992年以来,大队连续4年被省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6名战士报道员中,1名被破格提干,两名考入军队院校,3名退伍后成为地方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这里面倾注着政委沙文章的心血和汗水。点滴小事暧人心沙政委1991年走马上任后,时刻把报道员的冷暖记在心上。去年夏天,战士报道员来本金的家乡发生水灾,家中经济损失惨重。正当小来为家里的困难发愁时,政委找到了他,帮他卸下了思想包袱,并建议有关部门从福利费中拿出400元,寄到小宋家中,解了小来一家的燃眉…  相似文献   

16.
武警牡丹江市支队政治处主任崔刚 ,十分关心和支持新闻报道工作 ,被官兵们称为报道员的贴心人。当战士期间 ,他先后有268篇(条)稿件被《解放军报》等刊用。当了领导后 ,他对报道工作十分关心。团里每年定期举办2—3次的报道骨干培训班 ,每次他都要亲自编写教案、担任教员。崔主任不仅关心支队报道组的整体建设 ,更关心每一名报道员的成长进步。去年年初 ,战士报道员小卫写了一篇《要加强新兵下连队后的管理》的问题稿在《解放军报》刊发后 ,引起了少数主抓教育干部的不满 ,并说些冷言冷语的话 ,使这位刚“出道”的报道员情绪一落千丈…  相似文献   

17.
有人曾说钟守军有“特异功能”,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呼啦啦地打开局面.不信,你看:他当战士报道员,部队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更谈不上是报社的什么“关系户”,而他的稿子却能一次又一次地在报纸上露面,他也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说他是文人吧,部队又连年树他为军事训练标兵.1970年初,他担任了由18名战士组成的火箭筒班班长,担负火箭筒训练试点任务,多次在军事比赛中夺魁.年底,该班被部队树为军事训练标兵班,他也当之无愧地成为部队的“标兵班长”.  相似文献   

18.
济南军区55301部队的干部战士发现,上任不久的大校政委甄再远手中有一个小本本,经常在上面写写划划,那上面都是记了些啥?只有报道组的同志最清楚。甄政委曾当过战士报道员。走上领导工作岗位后,因写稿的机会少了,就特意设立了一个新闻线索本。他下部队蹲点时,一已发现有好的线索,他就详细记下来,返回提供给报道组。一次,他去某医院检查工作,得知当地一位优秀教师原是退伍伤残军人,身患急性肾炎,生命危在旦夕。该院获悉后将这位教师接到医院,为他进行了换肾手术,使这位教师获得了新生。甄政委把这一线索记在本上。报道员将他…  相似文献   

19.
济南军区某炮团自1994年以来,连续4年被上级评为报道工作先进单位,团报道组先后有2名报道干事走上军、师报道岗位;1名报道员提干;3名业余报道员退伍后被地方新闻单位聘用。一个团级单位,且地处偏僻山区,为何短短时间内辈出人才?该团报道人员说,这得益于团领导抓报道育人才。张团长:发现人才送到位团长张如前虽然身为军事主官,但爱学习,善写材料是他长期养成的习惯。因此,他平时对“笔杆子”就格外关注。前年,三连连续3年被师机关评为先进连队。上级指示连队写一份总结材料。材料写成后送到张团长手中,他看后感到此文语言很流…  相似文献   

20.
记得刚当报道员那阵子,写稿热情很高,不管什么线索抓到就写。60多篇稿件未变成一个铅字。一次,我采访到一对同在一个营的孪生兄弟双双立功受奖的线索后,一口气写了一篇千字小通讯。新闻干事看稿后对我说:“写稿得先界定好体裁,这样的素材适宜写成消息。”我按他所说的对线索材料重新进行了分析,写成…篇一300多字的短消息。稿件发出没几天就被《前卫报》刊登出来。这使我认识到:写稿光凭热情,不分体裁,见什么写什么是不行的(应该根据不同材料,酝酿好稿件体裁再动笔。换个体裁天地宽@唐跃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