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夏忠 《现代教学》2008,(1):129-130
目前,上海二期课改新形势下出现了这样一个怪现象:一方面,学校在落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另一方面家长在拼命地给孩子加重负担,给孩子购买大量的教辅书。究其原因是大部分家长觉得学校可以跟着上面的指挥棒走,但家长可不能糊涂。殊不知,这会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学生厌学。针对这个现象,笔者尝试在教学中采用“错题整理”制。  相似文献   

2.
减负后审美教育是片沃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育部发出“减负”通知后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大部分中小学校积极响应 ,拿出了“减负”的切实行动 ,采取各种措施 ,力图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减下来。上海市长宁教育学院副院长曹尉年先生指出 ,就“减轻学生课业过重负担”这一说法可以看出它至少蕴含以下几层意思 :一是它承认学生要有必要的负担 ;其次它表明学生的负担应当有一个“度”,不能过重 ;其三它还暗示 :过重的负担应当减轻 ,不足的负担也应当给学生加上。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 ,学生在某些方面负担过重 ,必然在另一些方面负担不足。学生的各项负担只有在…  相似文献   

3.
焦成妮 《新疆教育》2012,(18):143-143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减负”不能“减质”是大家的共识。以下对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热情,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出一些个人的粗略见解。  相似文献   

4.
<正>“双减”政策落地,重拳出击规范治理校外培训乱象,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目前,“双减”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仍需再接再厉。笔者认为,当前亟待达成以下三点共识并做好相关工作。一、规范清理校外培训机构不仅仅是为了省钱省时间,主要是为了保护孩子“学力”规范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是为了减轻家庭教育支出,减轻家长相应精力负担,为孩子省时间、减轻学习负担。但是,为什么却有家长并不“领情”呢?其实,  相似文献   

5.
学生负担结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过程中 ,旧的学生负担结构被打破了 ,如果不能同时建立起新的学生负担结构 ,学生的生活就会出现“真空”。因此 ,建立一个能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合理的学生负担结构成了一个时代性的课题。本文作者从学生负担的性质、内容、时间和主体层面对学生负担结构做了较深层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试论合作学习与减轻学生学习心理负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显形表现为“书本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等方面,其弊端已经被人们所认识,这便有了我国教育界新千年头件大事——“减负”。然而,减负不能单纯依靠减轻学生学业量来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承受的“隐性”负担——心理负担若不设法减轻,减负就不能根本实现。  相似文献   

7.
赵鳌 《云南教育》2009,(2):21-23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一直是备受关注而又始终不能有效解决的一个问题。有人戏言:“多少减负令,都付笑谈中!”伴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学生的经济负担、精神负担也一度和课业负担一起成为教育“顽疾”。笔者在新年寒假期间调查走访了部分中小学校及师生,深切感受到:如今的孩子实在是“太累了”,就连寒、暑假也“不轻松”,学生、家长、老师都喊“累”。  相似文献   

8.
周凤菊 《天津教育》2022,(22):35-36
<正>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国基础教育领域迎来一次革命性的变化。“双减”的关键要点在于“避免加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从校内、校外两个层面减轻学生负担。政策要求推动教师及时转变理念,在课堂做出准确回应。英语是一门基础课程,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双减”背景之下,小学英语面临的局面是教育质量不能降低,课堂效果必须保持高水平,同时学生课业负担还要尽可能降低。  相似文献   

9.
今年年初 ,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 ,各省、市教委也相继颁发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公告和若干规定。各级学校迅速响应这一号召 ,可是执行后的效果却不容乐观 :放学后的学生大批涌进“四厅” ;玩电子游戏、看电视的学生增多 ,近视率呈上升趋势 ;初高中学生家长纷纷将孩子送入网校 ;教师上完课后不知自己该干什么 ;初中、小学家长增加大量精力照顾提前放学的学生。“减负”似乎成了“无负”、“减少作业量”、“课后自由”的代名词。笔者注意到 ,“减负”正在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识“减负”的真正…  相似文献   

10.
蓝一 《广西教育》2010,(13):1-1
近几年来,有关减轻学生负担、推行素质教育的呼声从未停止过,但“学海无涯苦作舟”依然被无数学校和家长奉为圭臬,从小学到中学,作业,依然是目前孩子身上最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11.
以练促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多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当前,有些教师不敢或不愿让学生多练:不敢是因为怕“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愿却是因为他们在减轻了学生的负担的同时,也减轻了自己的负担。因此教学质量出现了负增长。我以为应以“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以“练”促教学,在练习中注意  相似文献   

12.
自学校控制作业量后。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吃不饱”,纷纷把孩子送到校外的辅导班去上课。对此,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第二届北京校外教育论坛”上说,我们需要的校外教育是能够减轻学生负担、能够活跃学生学习生活的活动,而不是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损害他们的身体。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对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家庭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部分家长由于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当孩子出现的问题时表现出不知如何应对的情况。在“双减”背景下,国家减轻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负担,且要求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但仅凭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为此,班主任要在“双减”背景下引导家长展开家庭教育,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问:我觉得现在的“减负”只是减轻了学校和老师的负担,为了保证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放学后的安全,我们不得不把孩子送到各类托管班或学习班,这实际上是在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负担。“减负”究竟应该怎么减?  相似文献   

15.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及教育部“五项管理”颁布后,学校认真落实“5+课后服务”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每天1小时作业指导+1小时社团活动”,千方百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搭建平台。通过抓课堂教学效率,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充分利用好课后服务时间,开展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且富有特色的社团活动,让每一名孩子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  相似文献   

16.
《云南教育》2008,(4):18-20
学生说:“课改之后的课我们更爱上了。” 老师说:“课改之后的课更难上了。” 家长说:“课改了,—个学期发48本书,孩子的负担是减轻了还是更重了?”……  相似文献   

17.
不少地区将初中毕业考试与升高中选拔考试合并(姑且称为毕业考与升学考的“两考合一”形式),并作为重要经验之一,大加褒奖,大有成为固定模式之势。笔者感到这种考试模式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目标不符,理由是:一、“两考合一”不能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以为采用“两考合一”方式能使学生减少参考次数,从而减轻过重负担,这纯粹是倡导者的一相情愿。实际情况是,它非但没能减轻学生负担,反而加重了学习处于中下游的学生的负担。因为,当今的初中升学竞争几乎达到白热化程度,面对“一考定终身”的巨大压力,许多学校都尽量压缩授新课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减负并不只是少上课就万事大吉了,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减负,防止教育质量滑坡。”部分全国政协委员提醒有关部门注意减负中出现的新问题。   “现在的学生学习负担重,生活负担轻;机械记忆负担重,主动思维负担轻;心理负担重,接受挫折教育负担轻。”对此,王沛清委员认为,学校应当有“加”有“减”。凡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负担”不但不能“减”,而且还要“加”。因此学校要科学地修改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   既要做到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教学中,特别是进入复习考试阶段,对来自学生中有关疑难问题的发问,凡不属于考试范围的,老师往往用“那,不能考!”来作答。“这不能考”、“那不能考”的现象是较普遍的。就教师主观愿望来讲,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实  相似文献   

20.
吴雪琴 《成才之路》2010,(1):I0006-I0006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已成为一个困扰教育界的客观事实。要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呼声也由来已久,然而收效甚微,甚至在多次提倡“减负”之后,有愈演愈烈之势。当然.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单靠学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学校毕竟是教育学生的主阵地,这一前提决定学校应该尽可能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