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的人生长途与心理历程,大抵呈现出"呐喊"而"彷徨"——"彷徨"而"呐喊"——"呐喊"波浪般推进之势。后一次"呐喊"总是前一次"呐喊"的提升而非简单的重复式的循环;"彷徨"是间歇,是休养,也是前一次"呐喊"的总结与后一次"呐喊"的准备。鲁迅正是在这样的"呐喊"而"彷徨"、"彷徨"而"呐喊"再"呐喊"的渐进过程中,成为20世纪中国伟大的文学家与思想家的,其作品达到20世纪中国文学无人逾越的高度的。  相似文献   

2.
放飞梦想     
红色的跑道,似没有尽头般肆意地延伸,正如我的人生,从这雪白的起跑线开始……人声鼎沸的露天运动场里,观众席上的人们呐喊着,助威着,有股气势像是要把天掀翻了。而在运动员的休息室里却分外地安静,室内都嗅得到紧张  相似文献   

3.
守卫     
天空仍然是一 片湛蓝,远 处的丘陵在阳光下闪烁着土黄色,目光再近些就是草原。 罗尔无意识地晃动着长矛,他看见一群狮子跑过自己的身边。他身下的恐龙“西瓦”不安地躁动起来,“咝咝”地喘着粗气。“安静点儿,宝贝,”罗  相似文献   

4.
救场     
安静的考场内,同学们都在认真地答题.教室东北角,有一位腼腆的小男孩却在抓耳挠腮.显得焦灼不安,并不是因为遇到了"拦路虎",而是因为他需要上厕所.  相似文献   

5.
靳公公72岁了。上了年纪的人都喜欢安静,可偏偏在他卧室的窗下有块空地,这几天总有几个10来岁的小家伙,每天中午都在那里玩耍。这群小家伙个个精力旺盛,嗓门一个比一个尖。他们前天踢足球,昨天打羽毛球,今天打篮球,明天还准备滑旱冰。他们一会儿奔跑呐喊,一会儿大呼小叫,玩得热火朝天、兴高采烈。这可苦了靳公公,午觉睡得一点也不安宁。  相似文献   

6.
救场     
高毅默 《高中生》2008,(13):1-1
安静的考场内,几乎所有考生都在认真答题,只有教室东北角,有一位腼腆的男孩在抓耳挠腮,显得焦灼不安。他并不是遇到了考题中的"拦路虎",而是要上厕所了。然而生性羞涩的他不敢告诉老师,而是  相似文献   

7.
木木一 《新读写》2020,(1):F0002-F0002
小时候住的是石库门弄堂,遇上停电的时候就用蜡烛。记得那时我特别喜欢看烛光映照在墙上的物体投影,有一种与现实抽离的飘忽不定,可梦幻,可不安,看久了就出了神。当我第一次看到蒙克的《爱与痛苦》时,就有这种体验,那时候我不知道画的作者及名字。后来,我知道了《呐喊》——这幅几乎所有人看了第一眼就很难忘记的作晶,记住了画家是爱德华 蒙克,挪威表现主义大师。再后来,我才知道当初那幅给我“烛光体验”的画也是蒙克的作晶,且有着一个美丽的名字:《爱与痛苦》。  相似文献   

8.
别离     
不管是不辞而别,还是依依惜别,于我,都有心脏被饥蝗啃得千疮百孔的感觉。奶奶的死,是在一个寂静的深夜。漆黑的天空中星星悄悄地隐去了光辉,房间里的人都很安静,要么安静地流泪,要么安静地发呆……爷爷的话,我听了总会不安。叫我买廉价烈酒时,他忽然冒出一句:“喝死算了,下去陪你奶奶!”我赶紧呵斥他的胡言乱语,  相似文献   

9.
一文学是生活的反映。如果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认识论的反映论不是从庸俗社会学的角度加以理解,那么,它对分析鲁迅作品的价值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忽视文学主体性特征的研究是片面的,但无视现实生活和历史内容对作家思想的影响和创作的制约,也是不全面的。不必说《故事新编》的后五篇比前三篇在思想性上有了怎样的进展,就鲁迅的几种主要文学作品来看,从《呐喊》中经《彷徨》、《野草》,再到《故事新编》,不难看出社会流向、时代脉动对作家创作的制约:由不甘心失望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寂寞而发出“寄希望于将来”的呐喊;由持重忧郁的呐喊而向革命退潮后现实投影下的内面世界倾听自己的心  相似文献   

10.
夜晚,不会像白天那么喧嚷不安,安静的夜里潜伏着暗涌的寒流,缠绕着每个过路的人。我蜷伏在黑暗包围的橙色光圈里,吸取我所需的热量。  相似文献   

11.
乔波,在你的记忆中,我猜,将不会忘记1994年2月19日在挪威的一座小镇——哈默尔,那里,有一座挪威人世代引以为豪的以“海盗船”命名的漂亮、气派的现代速滑馆——海盗船速滑馆。举世瞩目的第十七届冬奥会速滑比赛就在此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冰雪运动爱好者云集在这平日安静异常的小镇,为各自心目中的冰雪英雄助威呐喊。你这位世界级名将,人们心中的英雄也来此参战,这消息早已令我们翘首以待……  相似文献   

12.
四十年前,整个世界被首次几乎染上了同一种颜色:红色。从北京到巴黎,从芝加哥到西贡,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年轻人,都在狂躁和不安,激情与恐慌中燃烧着自己。在此后的四十年,那些身体的动作、标语的狂欢、思想的盛宴与青年的呐喊,渐渐汇流而成今天的世界。1968年是旧世界的葬礼,新世界的胎动日。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鲁迅先生为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所写的序言。“自序”既记叙了作者从十九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生活的经历,又表明了他思想演变的过程,还反映了作者的文艺观点;介绍《呐喊》的写作过程、成因等,内容繁富,再加上自身经历,思想发展、《呐喊》成因三者有相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我的梦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写道:“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这一段文字令我  相似文献   

15.
新年快到了,期末考试也跟着来了,我很了解情窦初开的学生们想在新年的欢乐里,合上厚厚的习题集,释放一下歌喉,脱下松松垮垮的校服,亮一亮青春的色彩。教室里有不安的气息在游荡,上数学、外语课还能保持安静,上史地等“副课”他们就不老实了,有些人还偷偷把夹在书里的贺卡拿出来翻腾。  相似文献   

16.
周承英 《师道》2004,(12):26-26
新年快到了,期末考试也跟着来了,我很了解情窦初开的学生们希望在新年的欢乐里,合上厚厚的习题集,释放一下歌喉,脱下松松垮垮的校服,亮一亮青春的色彩。教室里有不安的气息在游荡,上数学、外语课还能保持安静,上史地等“副科”他们就不老实了,有些人还偷偷把夹在书里的贺卡拿出来翻腾。  相似文献   

17.
寂寞的小河     
我在呐喊,我在向人类呐喊:"我好寂寞!"我原本是一位清秀俊俏的小女孩,也是一位出色的歌手.山谷中常常有我清脆  相似文献   

18.
丰富的平静     
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也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曾经有一个时代,广大的世界对于我们只是一个无法证实的传说,我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呐咸》是鲁迅主要关注广大农民的悲惨命运,为其不幸而鸣不平,为毁坏囚其身心的铁屋子而呐喊,那么《徨》则更多地展示了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骚动不安和梦醒之后无路可走的苦闷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后一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在酒楼上》、《孤独者》和《伤逝》成为探索中国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艺术结晶,这三篇小说的主人公构成一个孤独者形象系列。  相似文献   

20.
快要高考的那段时间,我一个人住在外面,租的房间是最高的一层,推开门就有大大的露台。每天晚上十一点过后,被数语外搞得头昏脑胀的我,一个人坐到靠近栏杆的地方,安静得就像什么事都不曾发生过,没有高考,没有期待而焦躁不安的心情。那里通常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星星,不闪烁,只那样静静地存在。夜风穿堂而过,挂在窗口的风铃清脆而空灵地响起。寂寞是心里的一个精灵,有的时候伤人,有的时候,却很美好。觉得太安静的时候就跳绳,一下一下,慢悠悠地,不敢跳得太快,怕吵到楼下的房东。那些日子总是很难入睡,虽然每天都学得很累很辛苦。不知谁说睡前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