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我为什么首肯据说中央电视台杨伟光台长在一次会上说:“《爱你没商量》得到陈志昂同志的基本肯定,我心里就踏实了。”我听到这番话以后感到有点惶恐。我没有想到,也不相信自己有这样“一言九鼎”的份量。我想,杨台长这样说,大约是由于我看片一向很挑剔的缘故吧。何况我对“玩文学”的人们历来敬而远之,对于王朔“码”出来的“字儿”一行也没有拜读过,而现在竟然对《爱你没商量》“基本肯定”,这至少使中央电视台推出《爱》剧减少了一份阻力,所以杨台长要感到“踏实”了。那么,我是从哪些方面肯定《爱你没商量》  相似文献   

2.
寓意要深     
毛泽东同志曾有过这样一席感慨之言:“我爱读杂文,假如让我选择职业的话,我想做个杂文家,为《人民日报》写点杂文.可惜,我现在没有这个自由.”(见1981年5月3日《文汇报》)作为一代伟人所发出的“感慨”,虽是一个历史的“遗憾”,但从中可看到杂文在毛泽东同志心目中的位置.他曾经号召人们学习鲁迅:“有人说,几百字、二千字一篇的杂文,怎么能作分析呢?我说,怎么不能呢?鲁迅不就是这样的吗?”“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并没有片面性.”  相似文献   

3.
一天,10年前的一位同事从省城某机关打来长途电话,问我为啥子还没有提升?我无可奈何地回答:“我不知道。”因为,这样的问题,只有我的领导,我领导的领导,还有人事部门那些有资格代表“组织”的人,才有权回答这个  相似文献   

4.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1,(3):28-29
没见过 妈妈:“瞧你这手,多脏呀!你什么时候看到过我的手像你这样脏?” 女儿:“没有,妈妈。因为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你像我这么大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从一件小事说起。最近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我编的《笔记文选读》,序言里有这么句话:“一九四三年曾经集印单行,后来因为这样的书读者还有需要,书店里很久没有重印了。”这句话大概连小学生看了都会觉得奇怪,怎么“书店里很久没有重印”是因为“读者还有需要”呢?原来这一句本是“……后来因为这样的书需要者不多……”,这次重印之前不知道是出版社哪位同志奋笔一改改成现在这个模样,而序言末了的署名和年月却没有动,于是我就只好背上“不通”的黑锅了。  相似文献   

6.
“这条线是我跑的,怎么发了他的稿件?”作为报纸的编辑,我常常“聆听”这样的责问。在报社食堂的餐桌上,同人们也可以耳闻这样的争论——一个说:“这个行业历来是我联系的,你怎么跑去采访了?”另一个则“针锋相对”:“你包打‘天下,’包得了吗?”责问是否有理,争论有没有必要,谁来主持公道?对于这一切,长期以来,在我们新闻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7.
张虎林 《新闻世界》2006,(10):32-33
经典爱情片《莫斯科情人》中,有一个催人泪下的情节:苏军中尉沙克夫爱上了女排长佐妮,但他缺少勇气向姑娘表白。直到战争结束几十年后,两人在大街上偶然相遇,才知那时对方也同样爱着自己。而此刻,他们都已经白发苍苍。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怎样才能让爱说出口呢?在上海,一位女白领开办起了“暗恋俱乐部”,专替暗恋者向心仪的人表白情感。没想到,这一大胆创意竞改变了她的命运轨迹!  相似文献   

8.
美丽人生     
“我感到遗憾的是,”章含之这样写道,“我的一生中,所有我幻想过的美好的愿望几乎一件都没有实现,而我没有想过的事却都发生了,并且构成了我悲剧性的人生。” 这些伤感而自怜的话,出自一个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闻周刊》2006,(41):83-83
在大陆曾推出过《红色的天空》《千禧夜,我们蜕相声》和《他没有两个老婆》等3部戏剧作品均受好评的台湾“表演工作坊”,11月将开始《暗恋桃花源》内地版的演出。这部话剧由国家话剧院与台湾“表演工作坊”共同制作。  相似文献   

10.
文脉堂机构总经理、实力派作家经纪人。策划出版了畅销历史小说《亭长小武》系列等;军事小说《我的特种生涯》、《士兵宁小夏》等;“赖声川剧场”系列《暗恋桃花源》等;“影像中国”系列《故宫》、《圆明园》、《少林》等。  相似文献   

11.
转轨的体会     
“怎样才能写好通讯”?下乡采访,通讯员常常这样问我。这问题太大。我没有向通讯员“贩卖”《通讯写作》一书的内容,我知道类似的书,他们大都看  相似文献   

12.
我订《新闻知识》有三年了,也许是尝到了甜头,在我所订阅的报刊杂志中,从来还没有象对《新闻知识》这样留恋过,从86年开始,我一直没有放弃它;尽管长期在外担负援建施工任务,但每次刊物从部队转送来,我都逐页细看,反复品尝,尤其是“新闻业务研究”“通讯员经验谈”等几个栏目,每  相似文献   

13.
“新闻是易碎品。”人们常常这样说。“新闻评论大多也是易碎品。”一位对新闻评论颇有研究的同志这样说。读了一些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新闻评论,我颇有同感,其中绝大多数的确与年俱老了,但是也有少量作品并没有随着历史的变迁而“破碎”;相反,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后仍葆  相似文献   

14.
谈诗的美     
美,是一种专门的学问.关于诗的美学,也有许多专门的著述,我不搞文艺理论,对这些问题没有认真研究,今天谈这个题目必须把“我”字强调一下,不是“自我表现”,而是告诉大家,我讲的这些东西,没有什么“经典”根据,只是我“自产自销”的“土特产”、“家做鞋子”,是我个人的学习体会,一个诗歌作者的浅见. 诗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也可以说,在哪些方面着力,可以把诗写得更美一些?从我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体会到这样两点:  相似文献   

15.
慈眉善目、白发飘须,是中越两国中老年人熟知的越南国父胡志明的形象。他的婚恋故事,却鲜为人知了。有谁知道,“越南不解放统一,我今生今世就不成家”的誓言,竟成为他暗恋一生的遗憾。本期发表的胡志明、李德、徐悲鸿的婚恋轶事证明: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还是一句古话说得好:“食,色,性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业余写作爱好者,单位的同志们都爱叫我“写匠”。每当听到这样的称呼时,心里总会产生一种欣慰感。说实在的,爬格子这差事太苦太累,尽管如此,我还是咬牙坚持在格子里使劲往前爬,虽然付出了不少艰辛,却也从中得到了无穷的乐趣。 人不能没有乐趣。失去乐趣就什么意思也没有了。乐趣是生活自“作料”,有了它才有味道。乐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在校对一本《小学生基础训练丛书(自然)》时,读到“萝卜没有种子”这句话,直觉告诉我这是不对的。因为萝卜明明是用种子播种的嘛!再细看这道练习题是这样的:“要求按逻辑顺序排列序号①果实都有种子。②萝卜没有种子。③萝卜不是种子。”我反复推敲后,推断作者的本意是:“①果实里面都有种子。②萝卜里面没有种子。③萝卜不是果实。”显然,原稿中“萝卜没有种子”这个明显的常识性错误是由于第①和第②句表述的不严密,少了“里面”一词而造成了歧义。而第③句按照逻辑推理,“种子”一词应改为“果实”才对。此书原稿是磁盘…  相似文献   

18.
夜深人静,只听见蛐蛐的叫声.忽然,从文具盒里传出一阵说话声,听,它们在说些什么…… 橡皮妹妹说:“你们说,我们中谁最有用呀?” 铅笔大哥接着话题说下去:“当然是我了,你看,小主人一天之中都离不开我,没有我,计算、演算、画图、写字都无法进行,再说……” 直尺弟弟打断它的话,说:“不对,应该是我,没有你,小主人还可以用钢笔嘛,没有我,就不行了,就没法测量、画图,当然是……” “ 不对,”橡皮妹妹生气地说,“我看还是我吧,没有我,小主人的作业就又脏又乱,有了我,作业本才会如此整洁,我看应该是我!” 就这样,…  相似文献   

19.
轶事四则     
《出版参考》2014,(3):43-43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年)终身未娶。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两个朋友,一个朋友问他:“你不为你的独身主义后悔吗?”斯宾塞愉快地答道:“人们应该满意自己所做出的决定,我为自己的决定感到满意。我常常这样宽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有个女人因为没有做我的妻子而获得了幸福。”  相似文献   

20.
一 多年前,单位竞争上岗,一位老同事发表竞争演讲时说:“我在这个岗位上摸爬滚打十几年,下基层搞采访,跑单位联系业务,没有压力,没有竞争,工作干得得心应手,顺风顺水.但是今年不行了,走哪儿都会有人说,你们单位谁谁已经来过了.不止一家单位这样说,是好多家,所以我有很大的压力,因为我感到‘狼来了’.”那是我第一次在从业道路上听到“有狼”说,很新鲜.对这种说法,不光是我,大家全当笑话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