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元和五年,柳宗元被贬永州五年之后,从河东龙兴寺迁居河西“愚溪”之畔.他改冉溪为愚溪.并写了《愚溪诗序》、《愚溪对》、《八愚诗》等诗文,大谈特谈其“愚”.可以说,这是他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饱经五年打击摧残与  相似文献   

2.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的一篇美文,"八愚"是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园林胜景."八愚"遗址已成千古之谜.永州学者经实地考察,提出了"吕家冲"说、"柳子街120号至126号的愚溪北岸"说、"柳子街口钴鉧潭北坡"说.钴鉧潭是风景"尤绝者",是连接"八愚"的纽带,确认钴鉧潭是破解"八愚"之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卜居愚溪是柳宗元永州十年的重要转折.本文介绍了柳宗元迁居愚溪的背景,分析了愚溪相关诗文的意象及扩散,包括缅怀往昔、寄托未来;澹淡闲适、追求自由;抒写骚怨、渲染寂寞;长歌当哭、控诉"囚居";设愚自嘲、立志为文等.最后指出思乡的主要目的是"复为士列",报效国家与人民.  相似文献   

4.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其《八愚诗》所作的序,通篇贯以"愚"字,让人感染着他那淤积于心中的浓浓的愤懑不平。但是,《愚溪诗序》的字里行间却弥漫着淡淡的美意,细心品读,那美之意  相似文献   

5.
“愚”人     
汪邦春 《教育文汇》2013,(16):46-46
近读柳宗元的《愚溪诗序》,颇有感触。全文着力表现一个“愚”字,人“以愚触罪”,溪也因人而愚。溪与人既同病相怜,又相映生辉,言虽委婉含蓄,情则慷慨激昂。个中情味,怎一个“愚”字了得。  相似文献   

6.
《愚溪诗序》是唐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时所作《八愚许》(已亡佚)的一篇序。细读这篇序,我们不难体会到作被贬永州后的心情:凄凉、愤激和无奈。这种心情是他至死不悔的“愚”志的郁结,即正直而满腹才华、极有“利世”的心志与遭受排挤打击后而矢志不渝的操守,无处张扬,无处倾诉,只能与山水为伍,从山水中寻求慰藉。“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铸炼他的“愚”志,使他借助笔下的山水一一呈现。  相似文献   

7.
一、课文悟读读柳宗元的《愚溪诗序》,为他的处境颇为不平的同时,更多的是为文章巧妙的艺术手法而拍案叫绝。古人说:不平则鸣。身处险恶处境中的柳宗元心中的怨恨不能不说,又不敢直接说;牢骚不能不发,又不敢直接发。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和王叔文一样丢掉性命。柳宗元毕竟是散文大家,这一篇《愚溪诗序》作为《八愚诗》的序,借题发挥,巧妙地抒发了心声。文章通篇以“愚”为线索,处处见“愚”,可是到底“愚”在何处呢?阅读文章自然不难找到答案。文中有“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似乎这“…  相似文献   

8.
迁客骚人每游历山水必有所赋,柳宗元也未能出其囿,《八愚诗》就是其“寄情山水”之作,可惜今已亡佚;然与之相匹配的《八愚诗序》则幸存于今,这是偶然,还是必然?不得而知。然而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能以“愚”独步千古者,唯柳氏而已矣。《愚溪诗序》乃柳宗元为他的《八愚诗》所写的书序,纵观全篇诗序总计545字,共有27个“愚”字统摄其中。一篇短文用如此之多的“愚”字实属罕见,但也决非偶然,实为柳氏有意为之。“愚”字有何寄寓?现就笔者个人的理解谈谈自己肤浅之论,以就教于大方之家。一、以“愚”宣泄诗人内心情怀柳宗元《愚溪诗序》中却…  相似文献   

9.
《愚溪诗序》是一篇托物言志、寓意深远的作品,是作者因参与王叔文“永贞革新”被贬为永州司马的任上所作。全文以“愚”(实则“不愚”)贯穿始终,寄情山水,借写愚溪风光,借评古代“愚者”来抒发自己被埋没受侮辱.  相似文献   

10.
一、“八愚”群景今何在。现行高中《语》第三册选用了柳宗元的散名篇《愚溪诗序》。从课得知,柳宗元永州溪居之处有“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合称“八愚”)之园林群景。当地学生问“八愚”在什么地方,很多老师都“颐左右而言他”。外地游客也慕名前来寻访而不能如愿以偿。这是因为柳子诗直到他死后两百多年才公之于世,所以这批景点对当时人们来说就根本不晓得,因而也就没有认传下来;加之后代人们未看到其能表明“八愚”群景位置的关键一景“愚亭”之所在,所以这座群景的位置究竟在哪里就成了一个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