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矛盾规律应表述为对立统一转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事物的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长期以来,人们都把矛盾规律表述为对立统一规律。我认为,把矛盾规律仅仅归结为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不够的。因为矛盾双方不仅是对立和统一的,而且是相互转化的;转化是矛盾的普遍属性,它同对立、统一三者构成了矛盾的根本特性,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完整地表述矛盾规律。因此,我认为矛盾规律应该表述为对立统一转化规律。把矛盾规律表述为对立统一转化规律,在哲学史上,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中  相似文献   

2.
论同一性     
同一性是哲学领域中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列宁在谈到辩证法时,曾作了如此概括:“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列宁又说:“对立面的统一,同一这个公式是表现着辩证法的本质。”列宁非常明确地把研究对立面的同一,作为研究辩证法的中心任务,并且认为,只有把握了对立面是怎样同一的,才算抓住了辩证法的实质。正确理解矛盾同一性,对于准确掌握辩证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以便向大家请教。  相似文献   

3.
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最根本的就是关于世界的矛盾观,它认为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人们改造世界就是解决事物的矛盾。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同学对“矛盾”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模糊认识,这些模糊认识已经成为大家学好唯物辩证法的绊脚石,必须予以澄清。【模糊认识之一】矛盾就是对立和斗争。【评析】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立即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统一即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统一也无所谓对立,把两者割裂开…  相似文献   

4.
一、注重矛盾特殊性的研究,把重点放在把握特性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矛盾体。从解决矛盾的要求上说,除了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外,必须进一步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才能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发现事物运动和发展的特殊原因和根据,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列宁把具体地分析各种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作为与形而上学发展观直接对立的“基本的发展观点” ,是辩证发展观的实质和总特征的科学概括 ;在理论上 ,这个命题与列宁把辩证法归结为研究对立面的同一的学说完全一致 ;在认识论上 ,它是以实践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辩证法为现实基础的 ;对立面的斗争是“发展是对立的统一”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6.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任何事物都可以一分为二。"一"就是统一体,"二"就是事物内部对立的两极。要想把认识导向深入,就要打破事物表面的混沌整一的状态,研究事物的内部联系,研究互相对立的两极是怎样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如果老是停留在对事物混沌整一的表象的认识上,论说就只能永远在平面上滑行。在写作议论文时,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矛盾的含义1.辨析:矛盾就是事物内部既互相排斥又互相斗争的关系。此观点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只看到了矛盾的斗争性,而忽视了矛盾的同一性,因为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二是把事物自身矛盾双方对立性的关系仅仅理解为在事物内部存在是不妥当的,它也存在于事物之间。例如,学校里的教和学是学校内部的矛盾,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而学校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2.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各有哪些表现?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对矛盾双方之间所有“对立”和“统一”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抽象与概括。…  相似文献   

8.
道德与法作为社会规范性调节系统的组成部分,属于同一系列,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它们的本质是同一的。然而,象其它一切相互关联的事物一样,一事物和他事物都不是绝对同一的,而是存在着相互之间的差异和对立。道德与法相互区别的本质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道德与法自身所包含的特殊矛盾决定它们相互区别的特殊本质。任何事物,其内  相似文献   

9.
矛盾新解     
矛盾是怎样形成的,矛盾的结构是怎样的,矛盾的同一性是否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否是绝对的,矛盾是怎样解决的,矛盾解决的形式是什么,这些问题长期争论不休,一直困惑着人们的思维。如果运用层次思维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也许能够走出困惑,给矛盾以新的解释。什么是矛盾?矛盾就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对立又相互同一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又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矛盾既包括矛盾双方相互对立、  相似文献   

10.
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对立起来,从而把人道主义也和社会主义对立起来,是列宁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理论失误之一;列宁的另一个失误,是把当代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从而将产生于其上的人道主义界定为资产阶级的“专利品”;列宁否定人道主义及其原则和口号,并由此疏远知识分子,但他又不能不以人道主义作为自己的价值观旗帜。这一切,表现出了他理论上的矛盾和片面性,也使他的理论带有空想因素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1.
胡雄 《湖北电大学刊》1994,(10):59-60,18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双方又统一又斗争的关系,简单她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那么.什么是矛盾的统一性或同一性,什么是矛盾的对立性或斗争性?是这一问题需要掌握的第一个内容。  相似文献   

12.
王静 《邢台学院学报》2009,24(3):103-104
矛盾修辞是英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从表面上看,矛盾修饰的语义搭配似乎自相矛盾;事实上,矛盾修饰法是通过同一事物中两个对立因素的相互映衬来表达新颖的含义.正确理解矛盾修饰法的修辞作用有助于我们对此有更深层次的领悟.  相似文献   

13.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生活难道不是一出奇异的戏剧,里面混杂着善与恶、美与丑、高尚与卑劣?这一法则作用难道不是普及一切事物?”文学艺术在再现生活时运用对比手法揭示真善美与假恶丑相互对立的矛盾是一个普遍适用的法则,它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列宁说:“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对比,就是在创造中有意识地运用对立相反的矛盾法则。它可以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对比,也可以是同一事物本身的对比。古人称为“衬笔”,用性质不同的事物相互对比叫“反衬”,用性质相同的事物烘托叫“正衬”,广义讲都是对比。茅盾早就说过“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匹蝇”,“从客观方面说,天下本无绝对相同的两件事,从主观方面说,  相似文献   

14.
我是小液泡     
在儿童眼里,小狗和他一样会思考,小树也和他一样知冷暖。他会与小板凳聊天,向布娃娃说心里话。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这样一个“泛灵化”阶段,即把一切无生命的事物看成是有生命的,把动植物看成与人一样具有意识。儿童喜欢将别的事物与人类比,拟人化思考对他们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拟人类比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赋予没有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点,叫拟人化;一种是把自己想象成那个无生命的事物,又叫亲身类比。  相似文献   

15.
误区一:矛盾就是对立。简析: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的观点只看到了矛盾双方关系的另一面,即矛盾的对立性。  相似文献   

16.
有的同志常常把实际生活上讲的质量和数量达两个概念同哲学范畴质和量看成一回事,认为“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既要注意产品的数量,又要注意意品的质量”、“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等都是哲学范畴质与量的实例。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第一、哲学上讲的质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它是指一事物与他事物相区别的规定性,它决定一事物是该事物而不是别的东西,因而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而量与事物是间接同一的,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事物的量在一定范围内多一点,少一点,都不影响此事物的质。而日常生活中所讲的质  相似文献   

17.
对立面的同一与斗争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中心内容,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弄清矛盾的同一性以及它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理解矛盾的斗争性以及整个对立统一规律至关重要。一所谓矛盾,就是对立面的同一。矛盾双方的基本关系,就是又对立又同一。矛盾的斗争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关于文化的基本观点和主张是独具特色的。从纵向的角度 ,郭沫若把文化内部的矛盾和斗争看成是文化变迁的动力 ,认为文化的变迁类似于生物细胞的分裂 ,是呈波浪起伏的状态向前发展的。从横向的角度 ,他把文化看成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他主张文化的综合创造 ,企图超越古今中外的对立 ,强调民族精神对于文化建构的重要意义 ,强调生活实践对于文化创造的本体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从系统论、结构论,还是从辩证法方面看,发展就意味着事物自身或一事物与他事物既有的平衡关系被打破。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发展和变化,是辩证法的基本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平衡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就是人为了满足自身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而同外部世界进行不断的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变换过程。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秘密时说:“商品的交换过程包含着矛盾的和相互排斥的关系。商品的交换没有扬弃这些矛盾,而是创造这些矛盾能在其中运动的形式。一般说…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在阐述和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这一原理的过程中,对其中一些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理解,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归纳起来有下述几个问题。关于矛盾、对立、对立统一、斗争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争论的主要问题是:(一)矛盾和对立是否有严格的区别?第一种意见认为对立的统一既矛盾。统一的相反是对立,统一中包含着差别或对立,差别或对立中又包含着统一,二者的辩证关系构成矛盾。统一和对立都是矛盾本身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所以,对立和矛盾是有区别的,不能等同使用。第二种意见认为,矛盾和对立在同一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