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题目一]图1为世界某一区域简图和区域内某一人文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甲_____(大洋);乙_____(海洋);丙_____(海湾);丁_____(半岛)。(2)中美洲是________文明的发祥地。当时农业用地是一种被称作“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暂时农田”,按农业地域类型分,该农业属于____________农业。(3)美国大陆两岸港口众多,海运发达,其海上运输航线通过图中文化景观的是哪条世界航线?(4)巴拿马运河素有“世界桥梁”之称,据图分析巴拿马运河的位置特征。(5)巴拿马政府决议投资52.5亿美元进行运河扩建,将于2007年至2008年期…  相似文献   

2.
一题一议     
[题目1]读某地(54°N、80°E)静风林区CO2浓度(单位:ppm)时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地带性的森林类型是______________,这种森林类型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有大面积分布。(2)mn表示当地0时、6时、12时、18时中连续的两个时间,据图中信息判断,m为_________时;n为__________时。(3)在正常年份,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_________多项选择)A.阿空加瓜山的雪线位置较高B.莱茵河流域河水大面积结冰C.佛罗里达州飓风肆虐D.欧洲石灰岩区流水溶蚀作用强E.寒潮天气影响我国许多地区F.日本海东南岸多雨雪天气[解析]本题是自然地…  相似文献   

3.
试题赏析     
[题目1]读图1“杭州2003年11月14日 ̄12月12日最高气温(实线)、降水(柱状)和气压(点线)变化统计图”,完成1 ̄2题。(1)这一时期出现了__________次连续性的降水;总降水量为__________m m。(2)这几次降水是由__________(“冷锋”或“暖锋”)引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为线状与柱状相结合的统计图,旨在气压(hpa)最高气温(℃)降水(m m)103910371035103310311029102710251023102110191017101510131011222018161412108642016.1123.1130.1107.12图1通过“气温、气压和降水”等天气要素变化过程图,考察对锋面知识的掌握和原理的…  相似文献   

4.
一、农业生产和区位选择例1读农业投入和产出示意图,回答问题。(1)完成表中代码所表示的内容。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_。(2)在投入农业的生产资料中,加大__________投入,可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大__________投入,可促进农业产出。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产出的手段是加大__________投入。(3)列举五种供给人们食用的农产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五种作为工业原料的农产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文献   

5.
1.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绵羊“多利”的培育程序如下图所示。请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a、b所指的生物技术名称:a._______;b._______。(2)“多利”面部的毛色应为_________。请根据遗传学原理说明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3)继植物组织培养成功之后,克隆绵羊也培育成功,证明动物细胞也具有__________。(4)请举一例说明克隆绵羊培育成功的意义。2.下列哪一项属于克隆A.将鸡的某个DNA分子片段整合到小白鼠的DNA分子中B.将抗药菌的某基因引入草履虫的细胞内C.将鼠的骨髓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D.将某种瘤细胞在体外培…  相似文献   

6.
旧题新解     
正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有关"水"的综合题很多,如河流的水量变化、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淡水资源多少、某条河流或某地多发洪涝的原因,这类试题都涉及了水量的多少。属于一个类型的问题,可解法却不同,下面笔者以这些试题为例,就如何做好旧题新解探究一二。例1.2008年全国卷第36题:读下图(图1),完成下列要求。(36分)图1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11分)【解析】由图可知该地为非洲赤道西  相似文献   

7.
一、积累与运用(22分)1.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12分)①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论语》)②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③无限山河泪,__________。(夏完淳《别云间》)④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⑤得道多助,__________。(《  相似文献   

8.
一题一议     
[题目 1] 读某地某时气温垂高度(km)直分布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 (1)此地终年干燥,其气候类型可能是___气候。 (2)近地面逆温层常出现在晴朗的夜晚,至日出前后最厚,试简要说明原因:____。 (3)此地附近有座高山,山顶有皑皑积雪。这座高山的海拔高度估计至少在____m以上。 (4)在图上适当位置用斜线绘出臭氧层,如何避免两极地区臭氧层遭受进一步破坏:_______。 (5)南极地区无太阳紫外线辐射的范围达最大面积时,下列同期图示(图2)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9.
【例1】小王对2003年至20O5年某市快餐公司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制作了如下快餐公司个数统计图(图1)和快餐公司盒饭年销量平均数统计图(图2),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2004年该市销售盒饭共多少万盒?(2)该市盒饭销量最大的年份是年,这一年的年销量是多少万盒?(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一、品词析句渗透学法(一)精读第一句话1.课件出示春天插图:(1)仔细观察(板书: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图画,说说自己看到的及想到的,从而理解课文。)(2)哪句话写的是这幅图?(生读第一句话)谁来说一说(板书:说),这句话写了什么?  相似文献   

11.
一、阅读“中国人口、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变化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呈现不断上升的总趋势,原因是什么?(2)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一度大幅下降的原因是什么?(3)图中反映出我国农业生产最突出的矛盾是什么?如何缓解这一矛盾,请你提两条合理建议。[参考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装备显著改善;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50年代后期,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的错误,农…  相似文献   

12.
1.这两篇文章均选自《__________》,其中《隆中对》的作者是______朝史学家______。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利尽南海__________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__________ 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_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_________ 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猥自枉屈__________ 以彰其咎__________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遂用猖獗,至于今日。译文:(2)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4.…  相似文献   

13.
第一部分阅读(68分)一、文言文阅读(共30分)(一)默写(8分)1.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2.__________,总把新桃换旧符。3.纵有千古,__________,前途似海,__________。4.从下列A、B两组中任选一组默写。(不可两组都做)A组:[1]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2]惟有门前镜湖水,__________。[3]《黄鹤楼》诗中描写景色的句子是  相似文献   

14.
1.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表示______,B表示_____。(2)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_______;箭头2表示人类通过新陈代谢和_______活动,以_______的形式向环境输出_______。(3)图中箭头3表示_______,箭头4表示______。(4)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叫做_______。(5)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_______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_______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2.读人类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箭头A、B表示出现环境问…  相似文献   

15.
图 2 .1 大气的垂直分层1.相关变式图 ,见右图。2 .设问与训练 :读“气温垂直变化图” ,完成下列要求 :( 1)图中a、b、c、d四条曲线中 ,正确反映地球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是   ,判断依据是          。根据A层大气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特点 ,可知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2 )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集中于  层 (填字母 ) ,原因是          。( 3 )人类目前利用平流层最主要的方式是     ,原因是          。( 4 )B层和D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分析其增温原因的异同。相同点 :    …  相似文献   

16.
请回答:(1)图一中的长安、逻些是今何处?(2)简要说明唐朝贞观年间,文成公主从长安去逻些的原因及影响。(3)图二中的三条公路修建于哪一时期?康藏公路是今天哪条公路的一段?这条公路以哪里为起点?(4)青藏铁路的起点是哪里?根据图三和图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青藏铁路创造了哪些"世界之最"(任举三项)。(5)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投资21亿元用于环境保护,占项目总投资的8%。请根据青藏铁路沿线的自  相似文献   

17.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缄默( ) 慰藉( )2.仿照文中第(11)段中画线句子的形式.再造一组比喻句。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文献   

18.
再塑生命     
课内检测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搓捻( )繁衍( ) 迁徙( ) 觅食( )譬如( )栖息( ) 小憩( )邀游( ) 花团锦簇( )冥思遐想( ) 二、解释下列词语。企盼:______________ 繁衍:____________ 迁徙:____________ 花团锦簇:__________ 美不胜收:__________ 不可名状:__________ 期期艾艾:__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__ 三、本文是美国教育家,盲聋哑作家_________的作品,选自《________》。四、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 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  相似文献   

19.
例 1.读图分析 ,完成下列单项选择题 :( 1)新中国人口再生产过程大致属于哪种类型 (   )A .原始型和传统型   B .传统型和过渡型C .过渡型和接近现代型 D .传统型和现代型( 2 )上题中两阶段人口类型转变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B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C .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D .人口政策的有力实施( 3 )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   )A .2 0世纪 5 0年代 ,死亡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水平大大提高B .2 0世纪 70年代 ,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严重C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的高出生率是上一个生…  相似文献   

20.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第一部分(26分)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1)阿·房()(2)·摒弃()(3)分道扬(biāo)_____(4)白驹过(xì)_____2.根据提供的内容填写诗文原句,完成括号内相应的作家或作品的填空。10分)(1)课外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_____________________。(陶行知,著教育家)(2)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故乡》)(3)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___________《十五夜月》)(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