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刺猬     
易燃物老师:什么是易燃物?学生:我爸爸。老师:为什么?学生:群众一提意见,他马上就发火。好乖乖客人:小乖乖,你爸爸在家吗?小乖乖:不在家。局长:(客人走后)乖乖,我不是在家吗?你怎么说我不在家呢?小乖乖:妈妈教我的,因为他手里没有拿礼物。局长:真是我的好乖乖。只给没有的两个朋友在交谈:“如果你有十座城堡,能给我一座吗?”“可以。”“如果你有两辆车,能给我一辆吗?”“可以。”“够朋友!那么,如果你有四双袜子,能给我一双吗?”“这个……”“不行?一双袜子比起城堡和车辆来算得了什么?”“因为我正好有四双袜子。”小刺猬…  相似文献   

2.
1、拍《三重门》,导演、韩寒互不买帐报道称:接下畅销小说《三重门》的青年导演金琛声称并不满意原作者韩寒自己写的剧本,他表示,许多作家都不擅于剧本二度创作,而韩寒也并不是个全才。与此同时,韩寒方面传来消息说为了不让别人曲解他的作品,他准备自己执导电影版的《三重门》。High客乱弹:韩寒年少气盛情有可原,但如果真觉得如他自己所说“天赋重于学习”的话,是不是他还有可能依靠天赋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呢?很难让人  相似文献   

3.
80后作家韩寒新书《他的国》日前在京城各大书店上架,韩寒称本书是他最好的一部长篇。韩寒的出版商路金波对本书也大加赞赏,称其是韩寒成功转型之作,“这是他创作十年以来第一次脱离自己、写虚构的小说,也不再没头没尾、纯粹耍酷。《一座城池》、《光荣日》时的他都还没有一点进步,  相似文献   

4.
特别对话: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一些奇迹岳池县齐福学校蔡义义:我是“青春热线”的发烧友,喜欢您以幽默、简短的方式解答我们提出的问题。我的许多烦恼,就从中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最近我读了《韩寒访谈录》,觉得他的许多观点也不是不对,为什么人们还要把他称为“另类少年”?他到底是不是我们中学生学习仿效的榜样?应该怎样向他学习呢?很想知道您是怎样看韩寒的。田星:关于韩寒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是这样看的:韩寒能够写出那么多作品,他的勇气和才华,是值得学习和拥有的;但是,我不喜欢过分偏激和“另类”。一个健  相似文献   

5.
《新作文》2006,(3)
《世说新语》中有一则故事:荀臣伯听说朋友患病,便不顾路途遥远,前去探视。正赶上胡人进攻这座城市,朋友病重卧床,不能行走,让他快点逃命。荀臣伯说:“我远道来看你,你却让我走。损害朋友而苟全性命,岂是我之所为?”胡人攻陷城池后,便问:“全城人都跑光了,你们为何如此大胆,留下不  相似文献   

6.
应该试试     
我突然发现说话无益,——说话不是一切。我正在和一位青年谈话,他的考试成绩出来了,他想到河边走走,以避开开罗的喧闹和消除复习考试的疲劳。他对我说:“你给我什么忠告?”我说:“在什么事情上?”他说:“在任何问题上。”我说:“你以为我了解一切?”他说:“当然不,但你懂得比我多。”我说:“不错,我知道的比你多些,但你想叫我给你哪方面的忠告呢?”他说:“我在假期做些什么?”我说:“如果你工作,那就不是什么假期了。我要是像你,——我曾经像你,我就只读书。我读很多东西,慢慢地读,这是一种极大的享受,但我们并不懂得它。”我们讨论了好多问…  相似文献   

7.
班长要辞职     
班长卓军突然提出辞职。我一愣,随即想到,是不是跟前几天我批评他的事有关?记得我因为班级扣分批评了他。我不动声色地问:“为什么?”他面露难色。我很生气:“怎么,我批评你两句,你就撂挑子不干了?”他窘红了脸:“不是,老师。不是你说的那样,是因为有很多同学说我不配做班长。”不是?我再三劝他。他一声不吭,最后,我软中带硬地说:“你可要考虑好了。如果想通了,再来找我。”  相似文献   

8.
你如果问我: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中哪一个最伟大?我说肯定是孔子。你如果问我:中国古代的书籍中哪一部最重要?我说肯定是孔子的《论语》。做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不能不读《论语》。但它不是“圣经”,不是“一句顶一万句,句句是真理”,不是宗教信条。它只是孔子在同他的学生们上课闲谈时说的话,学生们随时记下来,凑在一起就成了这本书,想不到它流传了两千多年,一点也没有过时,也许还会流传更多的年月,因为它充满了真诚和智慧,的确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相似文献   

9.
再一次欣赏《三重门》,有了更深一层的收获。觉得韩寒不仅仅是一个作者,他的《三重门》也不仅仅是一部描写中学生生活的书。韩寒极其反对应试教育,这许多人都知道,也有不少人开始说话了,说要与韩寒较量,还声称韩寒的成功是被“炒”起来的。其实,他只不过是点明了自己的立场,并没有要证明自己很有个性,没有要证明将与应试教育抗争到底,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应该承认的是,他的确有写作天分。这天分并不是“炒”出来的。在《三重门》里,我最欣赏他打的比喻,他可以把感觉比喻得明明白白,让所有人明白“林雨翔”的感受。如果换作…  相似文献   

10.
韩寒,一个在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里名声鹊起的高中男生,迅速成为媒体炒作的热点,大众瞩目的新宠,同龄人倾慕的偶像。而我周围的同学也不断传阅着韩寒的大作《三重门》和《零下一度》。韩寒的作品,我看到的并不多,只《穿着棉袄洗澡》和《杯中窥人》两篇。我已从中看出他的才气,并得知他的理科成绩很不理想。有评论将韩寒类的人才比喻为“极品”,将全面发展的人才比喻为“精品”。诚然,能做“精品”固然很好,但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于是乎,有人将目光投向“极品”。  相似文献   

11.
他以往的思维常常是:“为什么没人来帮我?我为什么不是最得宠的那个?”现在他的思维变成了:“我可以帮助你吗?”  相似文献   

12.
国庆期间与朋友相聚,一位朋友看到我手腕上有一块小伤疤,说:“是不是被你老公鞭笞(tái)了?”我回答说:“呵呵,不要冤枉我老公哟,是我自己做饭时不小心烫的。”然后又友情提醒他说:“应该念鞭笞(chī)!”他不好意思地说:“呵,幸亏我不是你的学生,否则肯定要挨你一顿批了。”我笑了笑,说:“你错了,如果你是我的学生,我不但不批你,还会表扬你呢。”这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惊诧地看着我,他们都不是老师,可能从来没有想到过,一个学生念了错字,老师居然还要表扬他。于是,我解释说:“能想到我会对学生怎么说吗?我会说:‘真好,如果今天你没有念出这个…  相似文献   

13.
班级故事     
一、淘气包邹凯说起邹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如果哪天没站办公室,老师就要放鞭炮庆祝。一次,我带了支荧光笔来。也不知他那天哪根筋不对,问我借荧光笔,要我帮他画“眼影”。我说:“邹凯,你是男还是女啊?”“废话,我跟你这么久的同学,你不知道?我肯定是男的嘛!”“那你为什么要画“眼影”?再说,荧光笔是拿来写字的,不是画眼影的!”“你就给我画一下嘛!”没办法,我只好给他画。画完后,他还一个劲地照镜子!唉!这个淘气包!二、最胖的女生在我们班,最胖的要数张娇娇了。她很文静,脸红红的,像个大苹果,让人看了就想吃。她太胖了,一位同学用双手…  相似文献   

14.
记忆当中最尴尬的事莫过于4年前那次谈话了。那天放学后我正欲离开教室,一个名叫胡伟的男孩子追上我说:“朱老师,您有《三重门》吗?借我看看!”“三重门?什么三重门?”我疑惑不解地反问。“您连这也不知道啊?就是韩寒的作品啊!”孩子的眼光中同样写满了不解。他一定在想,这位他一向佩服的老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向他们介绍过很多文学作品的老师,怎么会没有读过韩寒的书呢?坦率地说,在4年前,我不仅是没有读过韩寒的书,就连韩寒是谁我也不知道。望着孩子失望的眼神,尽管我用“弟子不必不如师”来安慰自己,用我读过巴尔扎克,读过马克·吐温,读过…  相似文献   

15.
~~本刊责编/夫 捷可预计的,能写成那样也不容易。网友:你认为你的父母给你的帮助大吗?韩寒:挺大的。网友:最崇拜的人是谁?韩寒:没有。但肯定不是自己了。好多人都在问,你最崇拜谁啊?很多人都最崇拜自己,我弄不明白为什么。网友:一般像你这个年龄,上大学的大学生,一般不太关心时事,你是如此吗?韩寒:我挺关心时事的,每天看报纸,不关心也不行啊。大学生可能就不行了,大学生都忙吧。网友:早早离开校园的人对学校都有一种怀念,你有吗?韩寒:我对学校的操场有所怀念,但对行政楼没有多大的怀念。网友:韩寒,成名后的你和以前有…  相似文献   

16.
公民韩寒     
(一) 2009年10月,韩寒被《南都周刊》定位为“公民”。他是多面手,作家身份之外是国内最顶尖的赛车手,他自称是“最有文化的司机”。作为80后的意见领袖,韩寒对公共事件的认知和批判得到大批70后甚至60后知识分子的激赏,他对公共事件的评论锐利、一针见血。一篇文章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点击量,  相似文献   

17.
聪明的男孩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一名男研究生爱上了一个女孩。这天,他终于鼓起勇气在公园里跟她打招呼。他对女孩说:“我在纸上写了一句关于你的话,如果我所写的是事实,就请送我一张你的照片,好吗?”女孩虽然不想把玉照送人,但转念一想:无论他写什么,我都说不是事实,看他怎么办。于是女孩说:“好的。”“如果我说的不是事实,你千万不要把照片给我。”男孩说。“那当然!”女孩子回答。男孩高兴地说:“一言为定,不许反悔。”随后递给她一张字条。看了字条上的话,女孩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最后只好乖乖地把照片给了他。聪明的男孩写了什么?他写了很简…  相似文献   

18.
幽默与笑话     
联想冬冬语文考试只得了45分,他爸爸非常生气,要狠狠打他45巴掌,他爸爸刚要动手打,被他妈妈拦住了。他爸爸问:“你拦住我干什么?”他妈妈说:“这次他考45分,你打他45巴掌,那他下次一分也不考,你怎么办?”面目全非冰冰:“妈妈,'面目全非'是什么意思?”妈妈:“你应当问你爸爸,他最清楚。”爸爸:“我怎么最清楚?”妈妈:“你哪一次喝醉回来不是面目全非?”都不招呼张强家里来了两位客人,一个认识,一个不认识,他见了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客人走后,母亲责怪他太不懂礼貌,他却满不在乎地说:“生人,我不认识,不能招呼;熟人,我们认识,用不着招呼!”幽默…  相似文献   

19.
我来谈谈对《闻鞋事件》中”我”的一些看法。身为一名中队干部的“我”,在“闻鞋事件”中既不去制止“A”同学的行为,也不去帮助其他同学,没有尽到中队干部的责任。怎么对得住同学们的信任呢?只会觉得愧对于大家。(好友:嗯,确实如此。)如果我是文章中的“我”,我就会对“A”同学说:“你不应该让同学  相似文献   

20.
引子为了几座城池的归属权问题,A国和B国一直争论不休。“如果B国还不听话,就让他们尝尝咱们最新研制的F4导弹的滋味。”A国总统希尔对外交部长说。“但战争总是不受欢迎的,能否和平解决这场争端呢?”外交部长为难地说。“不行!如果不教训他们,有损我们伟大帝国的声誉!”“但是,我敢肯定,民众是不会支持这场战争的。没有民众的支持,我们还是不能发动战争啊。”“这个你可以放心,我有办法说服他们。”总统希尔一脸自信地说。不死之兵在A国最先进的生物实验室里,丘恩博士正专心致志地做着一项伟大的实验。他将一个志愿者的所有记忆刻录到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