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雅典奥运会以来王皓、柳承敏动态实力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雅典奥运会以来王皓与柳承敏的6场重大比赛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自雅典奥运会以来,王皓在发抢段和接抢段的技术评估上均呈上升趋势,而柳承敏却表现得总体偏低、起伏不定;相持段王皓始终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但两人的使用率偏低,体现了两人在比赛中,积极主动、抢先上手的战术思想。  相似文献   

2.
截止到2006年8月19日,本年度乒超联赛已经接近尾声。本刊再次选取了比赛中的十场"冷门之战",并请各俱乐部的主教练进行了点评。浙江海宁鸿翔 VS 山东鲁能李平3比0王皓(9,3,9)比赛时间:2006年8月9日男团第十轮点评:王皓和李平在国家队里都被分在吴敬平指导的那个组,两个人相互非常了解。李平对王皓的技术打法和特点非常熟悉。上一场在我们主场,王皓3比0赢了李平,可能觉得比较轻松,面对这场球的困难,心理准备不足,应变不够快,线路太单调。王皓本来可以多拉李平的  相似文献   

3.
赛前两个人的准备时间都不是很充分,实际马龙比张继科多一场球的准备时间,张继科刚跟王皓打完,就休息了10分钟,但是他的比赛状态比较好,跟王皓的比赛属于热身了。所以单从比赛准备的角度来说,两个人是比较公平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公开赛男单半决赛在王皓与王励勤之间进行时,我坐在运动员席上观战,恰好与韩国队的队员们相邻。原本只是期待着欣赏一场精彩的对决,不曾想,这一巧合却让我有了更大的收获。 一路势如破竹的王皓,以3:0先声夺人。然而,在46届世乒赛男单决赛中成功上演了大逆转的王励勤,早已不再是当年轻易就被艾洛瓦打懵的初生牛犊了,很快追回两局。第6局,2:3落后的王皓被迫退到后台,面对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王皓在第28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的技战术运用特点,为中国乒乓球队口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对第28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柳承敏对王皓的比赛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两场比赛中柳承敏的最强项是发球技术其次是反手位侧身拉斜线和正手位拉斜线而相持段的正手位与反手位防守是他的弱项技术.  相似文献   

6.
直拍横打主要解决直拍打法反手位相持能力弱,反手进攻能力差的缺点。王皓是直拍横打的代表人物,在第28届和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王皓分别输给了同为直拍单面攻代表人物柳承敏、马琳。对这两场比赛的技战术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探索直拍横打在比赛中的合理运用,对直拍横打的技战术特点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直拍横打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赵婧 《体育博览》2008,(4):77-77
经过八天鏖战,第49届世乒赛终于落下了帷幕,中国男团决赛以3:0完胜韩国队,第16次捧起斯韦思林杯,完成四连冠的佳绩。与此同时,王皓也获得了本次比赛最佳男运动员的称号。可以说,王皓的这个MVP奖杯实至名归——在本次世乒赛上,王皓8场比赛全胜。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08,(2):139-139
这期的精彩回信依然和王皓有关,难道灿灿变身成了皓迷?其实不是,仔细阅读,会发现这两封来信的角度有很大不同,王皓需要球迷们的支持,也需要一些善意的提醒。这位来信的球迷朋友亲自去2007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现场为王皓呐喊,灿灿相信没有人比身为铁轩皓迷的她更希望王皓获得成功,一起来看看她是怎么说的吧。  相似文献   

9.
互动     
《新体育》2008,(11):63-63
春雪你好!最近我看到乒乓球运动员王皓酒后踢打保安的报道,很为我国运动员的教育工作感到担忧,请问乒乓球队会对王皓进行怎样教育,帮助其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05,(11):116-117
近来论坛上关注王皓的帖子满天飞,且都炙手可热,归纳观点,无非是技术流与心理流两派:前者认为王皓的技术组合有缺陷,劝其加强正手的有之,建议他补练推挡的也不乏其人;后一派则指摘王皓的心理素质过于暗弱,缺少韩国人那种狼性精神和中国顶尖选手那种霸气,绣花枕头,面瓜一个。自从王皓奥运会后接连输球以来,这两派在各个论坛上相互交织,对王皓的关注、探讨甚至谩骂超过了任何一位国乒新人。各派激战正酣之际,且容小老儿插句嘴,说说我眼中的王皓。  相似文献   

11.
这组图是克横定式·业余版(四)中定式二的延伸——直板接发球摆短,对方回摆冒高出台,直板抓住机会进攻。施拉格发左侧旋短球到王皓中路(图4),王皓接发球摆短到施拉格中路偏正手(图6),王皓在这板摆短时,脚下位置并没有完全调整到位,过于接近中路,无法很好地运用前臂力量,于是他更多地用手腕通过借力来控制球的弧线,这板摆短旋转不强,向前的力量很小。王皓摆短后,立刻后退半步,作好了进攻准备(图9)。王皓这板摆短的意图是:如果施拉格回摆,则容易冒高;如果他劈长,自己已经调整了站位,有足够的时间采取进攻。果然施拉格上步不到位,手臂过于伸直,完全靠手腕来控制球,回摆失误(图11)。施拉格看到这板回球出台,立刻站到偏中路位置,准备打相持(图12)。王皓放慢节奏,看到来球将将出台,他放低重心,通过前臂手腕调节,巧妙地拉一板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卡塔尔,王皓的发挥超出所有人的想像,从团体赛的第5号直接打上了3号,更重要的是他为自己拼出了机会,将奥运梦想提前了四年;2006年不来梅,他在半决赛、决赛中的稳定发挥,让所有人看到一个成熟了的王皓,更重要的是他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近了一些。人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些阵痛,谁不是一边流泪,一边变得坚强?这几年,从出道到成名,再到饱受挫折,王皓经历了,也成熟了。  相似文献   

13.
编辑部故事     
杂志社一楼是娱乐大厅,摆放着一张乒乓球台和两张台球桌,午休或是下班以后,大家都喜欢到这儿活动一下筋骨。这几天电视里连续现场直播了好几场乒乓球比赛,我与时俱进模仿了好几手王皓的绝活,下班后便手拿球拍苦寻"试验"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士兵突击     
《新体育》2012,(9):11-11
北京时间8月2日,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第二场半决赛,中国选手王皓(左)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连追了四局最终4比1战胜中国台北选手庄智渊,与队友张继科会师决赛。图为王皓与主教练刘国梁互敬军礼。  相似文献   

15.
横滨世乒赛上,王皓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王励勤为比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个结果既可以说是意料之外,也可以说是情理之中。在经历了两届奥运会决赛的洗礼之后,王皓在这次比赛中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斗志和必胜的决心,他在横滨的登顶,使他离“大满贯”的顶点只有一步之遥,从他获胜之后兴奋的眼光中,我们已经看到她的目标——直指伦敦奥运金牌!  相似文献   

16.
张辉 《乒乓世界》2008,(12):123-123
九年前,马琳与刘国梁在荷兰的第45届世乒赛男单决赛中,上演了一场直拍巅峰战,九年后,在北京奥运会,直拍大战再次令球迷大饱眼福,只不过,对手换成了王皓,而马琳终于登上了冠军领奖台。马琳与王皓,谁赢得更多?  相似文献   

17.
王皓出生在北国春城——长春,春节期间,本刊记者对他进行了一次“家访”。想“淘”出些王皓成长经历中的小故事。在这之前,记者已经“领教”过王皓的内向,所以,去王皓家之前,心里直打鼓:万一王皓的内向是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那这采访任务还怎么完成?  相似文献   

18.
叶孤城  庆玉 《新体育》2003,(1):54-56
喜欢乒乓球,一定认识刘国梁;提到刘国梁,不能不想起直拍横打;而了解直拍横打,就不能不说说王皓。 要评出当今乒坛第一高手实在不容易,是王励勤还是马琳,是孔令辉或者是波尔?当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乒乓球界,谁是直拍横打第一人却已有公论。不是刘国梁,不是马琳,也不是秦志戬。他就是不久前在荷兰公开赛上夺得男子单打冠军的王皓。 如果说刘国梁的横打技术已初具规模,那么王皓则让人们看到了这一技术成熟的希望。刘国梁反手更多地使用推挡防守,王皓则完全放弃了推挡,而以横打去进攻,其反手在和横板的对抗中已不落下风…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14,(10):38-39
在广州参加集训的王皓心情很轻松,他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自己备战,而是帮助吴敬平指导给同组的许昕和樊振东备战。王皓也有点忙,两个师弟都获得了亚运会单打参赛资格,两个人都让他有沟通和“传教”的冲动——许昕是和他一样的直板打法,让王皓有很多技战术想法想和许昕沟通;樊振东则有着和他10年前相似的冲劲儿,让王皓有很多经验教训想告诉他。两个师弟,王皓都不想看他们走弯路。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13,(11):92-93
本组为大家带来的是全运会男团决赛中王皓对阵许昕的两组精彩回合。王皓技术全面,在战术运用上也达到了非常纯熟的层面。他能在比赛前针对不同的对手制定相应的战术,而且能在比赛中随时根据场上的局面改变战术。想要做到这些,除了清晰的头脑思路外,还需要各种娴熟的技术做支持。这两套圈中,王皓都是运用快速的击球节奏,用速度压制了许昕强的正手进攻,堪称直板打法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