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伟 《语文学习》2023,(6):36-39
<正>颜炜斌先生《以还原法解读〈登泰山记〉中姚鼐为何“不循东谷”》一文(《语文学习》2023年第3期)使用孙绍振先生的还原法,从姚鼐“不循东谷”这一矛盾点出发,从价值层面和历史语境层面分析了姚鼐雪后登山的情志。但殊为遗憾的是,文中多处“还原”与历史记载和泰山地理实际不符,悬置想象姚鼐登泰山的场景和心理固然极具创造力,但求证过程却缺乏说服力,这就使得所谓“还原”完全沦为“臆测”,并不符合孙绍振先生还原法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登泰山记》是姚鼐的一篇颇具特色的游记。粗读这篇文章,我们会得到这样的印象:它写了泰山的山水形势,写了登山,写了观日出,写了山上的古迹,还写了泰山的其它自然特点。从各部分的  相似文献   

3.
《登泰山记》是桐城派古文家姚鼐的一篇游记性作品,文章以登山为经,以见闻为纬,纵横兼收,古今并蓄,生动地描绘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向我们展示出一幅幅神秀壮丽的山水图卷。  相似文献   

4.
王美问:《雨中登泰山》有何新意? 关于东岳泰山,远有姚鼐《登泰山记》的名篇,近有杨朔《泰山极顶》的佳作。要想写出新意,实在太难。但李健吾同志的《雨中登泰山》独辟蹊径,富有新意。一、新的角度。像《登泰山记》、《泰山极顶》总是着眼于晴日的泰山。而《雨中登泰山》不蹈前人故辙,另辟蹊径,着眼于雨中泰山。其中:1-2节写冒雨登山,一偿宿愿。3-9节写雨中泰山,美不胜收。10-11节写独享雨趣,别有风味。特别是一些雨中奇景,别有一番情趣:虎山水库,飞瀑直泻,吼声震天;雨中登山,山溪作陪,大水漫径;悬泉高挂,百珠散玉,细雨湿身。总之.泰山雨景是“人人心中所有,个个笔下所无”的。  相似文献   

5.
姚鼐的《登泰山记》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同时也有很高的思想意义 ,此文堪称游记散文的顶峰之作。一、壮志凌云的磊落胸怀泰山以雄伟壮丽及悠久的文化吸引无数的人来游览 ,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叹 ,有杜甫“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愿望 ,泰山以它崔嵬、奇峻诡峭而为五岳之首 ,历代文人骚客都选在春夏秋佳日登泰山吟咏 ,而作者却选在严冬腊月飘雪的季节。作者从京城“乘风雪 ,历齐河、长清” ,途中经历了旅程的漫长和艰辛。姚鼐当时已是四十四岁 ,并不年轻 ,穿着笨重的冬衣 ,来到泰安 ,攀上最高峰日观峰 ,如此…  相似文献   

6.
作为“五岳”之首的东岳泰山,是我们民族、我们祖国的骄傲。泰山巍峨挺拔,气势磅礴,成为崇高的象征,雄奇的典型。它有很多胜景,而蔚为奇观的却是登山赏日,“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四大奇观集中表现了泰山雄奇的丰采。但它是人们不易多见的奇景,更是泰山游记不易写到、不易写好而又不可不写好的奇景。姚鼐的《登泰山记》所以成为同类题材的代表作,就因为它精炼形象地写出了登山赏  相似文献   

7.
<正>《登泰山记》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姚鼐的代表作,历来作为游记散文的典范而广为传颂。该文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生动地描写了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奇异景象。毋庸讳言,《登泰山记》在写作手法上继承了传统山水游记的艺术,但更多的是突破与创新,其独到精妙  相似文献   

8.
清代桐城派姚鼐所作《登泰山记》乃游记名篇 ,早有不少名家的赏析文字。本文试图换一个角度来赏析 ,并就教于各位专家。我认为 ,文章整体就是一幅画 ,是关于泰山的全景式的巨幅画卷 ,是一幅融合了“义理 ,考据 ,词章”的中国山水画。文章第一、二段借精要的考据对泰山做了粗线条的勾勒 ,形成了一幅巨幅山水的背景与轮廓。开笔即为泰山定位 ,两谷两河 ,一段古长城 ,取鸟瞰之势 ,泰山的地理位置及周围的山川形势尽收眼底。所记登山时间、路线、同伴等无不言之确凿 ,反映出作者因考据而养成的严谨文风。“泰山正南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 ,郦道…  相似文献   

9.
︽雨中登泰山︾的生命美学观湖南\刘志民李健吾的游记散文《雨中登泰山》,描写了雨中泰山别具情趣的景物和雨中登山的“独得之乐”。其独得之乐,包括作者所得到的自然美景的享受,民族文化的薰陶,更包括作者从对泰山的攀登和所见所闻中获得的人生感悟。作者从生命美学...  相似文献   

10.
你到过泰山吗 ?能给大家介绍泰山的地理位置及泰山的主要景点吗 ?泰山书法石刻知多少 ?古老的泰山有哪些神话传说 ?历史上有哪些皇帝到泰山封禅 ?他们为什么在泰山封禅 ?古今文学史上有哪些描写泰山的文学作品及作者 ?没有亲临泰山不要紧 ,高中语文第二册姚鼐《登泰山记》和第二册读本中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可以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行踪领略一番泰山风光 ,对泰山这座名山进行一番多角度的探究。1.泰山的历史意义泰安 ,泰安寓意“国泰民安”。境内有“五岳之首”泰山 ,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是灿烂东方文化的缩影 ,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  相似文献   

11.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姚鼐《登泰山记》  相似文献   

12.
历来写泰山游记,大抵写登山观日出的多。李健吾《雨中登泰山》却独辟蹊经,别具一格,不写观日出而写“雨趣”,写雨中登泰山的“独得之乐”。这篇游记笔酣墨饱,情趣盎然,意境空灵,构思巧妙,写出了雨中泰山的奇观,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独特细腻的感受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怀,富有浓郁的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13.
【自读要求】  1.了解姚鼐及“桐城派”。  2.结合注释通译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3.反复朗读,整体理解,达到背诵。  4.学习本文烘托、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5.积累一点古文化常识。【自读程序】  1.结合注释①和教师的讲解,了解姚鼐及“桐城派”。  2.借助注释自读课文,找出文言知识点,并口头翻译课文。  3.用原文句子回答下列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①由课文的哪些句子可以推断出泰山和泰山日观峰的地理位置 ?  ②作者是如何从京城到泰安的 ?  ③叙述作者登山的过程。  ④登上山顶后,作者按照由高…  相似文献   

14.
<正> 姚鼎的《登泰山记》,记述了作者登山的经过,描绘了泰山风雪初霁的壮丽景色。这篇游记篇幅不长,可是内容充实,景物优美,文字精炼,值得反复赏读.这篇文章是以时间为线索依次记述所见的。这样既可看出时间的推移,又可看出地点的转换。线索清楚,犹似引导读者游山一样。开头概括地介绍了泰山的山川形势,这是登山以  相似文献   

15.
杨军 《现代语文》2006,(6):48-49
《登泰山记》是我国清代桐城派代表作家姚鼐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杰作。写成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  相似文献   

16.
姚鼐的《登泰山记》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有很高的思想意义,此文堪称游记散文的顶峰之作。  相似文献   

17.
7.桐城派:清中叶的散文流派,提倡“义理、考据、词章”并重,语言简洁平淡。因成员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代表人物有方苞、姚鼐和刘大櫆,代表作有《狱中杂记》(方苞)和《登泰山记》(姚鼐)。  相似文献   

18.
一、自学目的1、分析作者是怎样随着立足点的变化,变换所写的对象的;2、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变化中的景色的。二、自学重点学会在描写景物时明确交代立足点。三、课文导读这篇课文根据雨中登泰山的过程描写了泰山美好奇妙的风光。作者的笔下描绘对象不断变换,这是因为随着攀登作者的立足点时时发生变化。让我们跟作者一道来登山,听听他的  相似文献   

19.
<正> 新编初中语文第六册《登泰山记》是清代著名散文家姚鼐的一篇有名的游记,作者以简练的语言,形象具体地描写了胜地泰山的景物特色。其中“是日观道中石刻”一句,目前比较通行的几种古文选本对它的标点和译释似有不当之处,这里谨陈浅见,以就正于大方。  相似文献   

20.
《登泰山记》是清代散文桐城派代表姚鼐游泰山后所写,这是他最著名的一篇文章,也是我国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游记奇文。真可谓有奇情。取奇道,览奇景,悟奇境,出奇语,留奇文,兴之所致,留恋忘返。经作者的生花妙笔。全文不足五百字,其语言之洗练,内容之丰厚。情感之蕴藉。境界之高妙.无不令人称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