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如果我们对90年代中期以来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报作一粗略的浏览,就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曾经风靡一时的“炒作”这星那星的篇什,在报纸上明显减少,几至寥若晨星,而昔日为老总们困顿的言论,却异军突起,蔚为大观。这表现在:一、为适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各报相继扩版、增版,纷纷办起评论专栏。如《中国电视报》的“荧屏思考”、《湖南广播电视报》的“一周论语”、《辽宁广播电视报》的“视听茶座”、《福建广播电视报》的“一家之言”、《吉林视听导报》的“一吐为快”、《甘肃广播电视报》的“新世说”、《山东广播电视报》…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纪事 4月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对全国31家广播电视报商品、服务广告法律执行情况检查报告。结果表明,44.91%的广播电视报广告违法或涉嫌违法。 4月4日,第七届中国国际新闻奖在长沙颁奖。新华社的《中国完成十五年入世谈判》、人民日报的《两种历史观的较  相似文献   

3.
葛湘 《视听界》2006,(2):87-88
2001年,无锡广播电视报发行量大幅滑坡,萎缩至10万份左右,广告收入也跌至800多万元,报纸生存陷于困境。困境给人敲响了警钟,要谋求发展,只有“换种活法”,走改革之路。面对巨大的生存危机,《无锡广播电视报》开始努力寻求变革。2002年《,无锡广播电视报》开始着手做好“跳出广电,着眼大都市”的准备,尝试推出《无锡新周刊》,以“新闻、娱乐、资讯”为主要框架,以B版的形式与A版——传统的广播电视内容互为补充,且作为《无锡广播电视报》的延伸。三年来,这份附属于广电报的新周刊逐渐被市民接受和认可。2004年下半年,《无锡广播电视报》又开…  相似文献   

4.
石秀英同志1970年毕业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自1971年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先后在石家庄市广播电台、《石家庄广播电视报》、《河南广播电视报》工作。她说:都是些“小天地”。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报相对于广播电视而言是一个附属性媒体,它的二次传播特征的滞后性与体育运动的快速动态变化的特殊形态形成了极大的矛盾。如何对待这一矛盾,搞好广电报的体育报道,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结合《南通广播电视报》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谈点粗浅的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报作为广播电视信息传播链条中的一环,在计划经济年代,一直强调要突出报纸的广电特性,即广播电视报一定要姓“电”,报纸的所有版面都要紧紧围绕广播、电视来带“电”作业。倘若刊登了与广播电视关系不密切的内容,即所谓“不带电”的内容纳入广播电视报版面,就会被认为违反了“行规”,是必须迅速加以纠正的。在计划经济年代,广播电视报处于垄断地位,不存在发行问题,办得好点、差点,都不至于引发报纸的生存危机。循规蹈矩,抱守残缺尚能说得过去。拿《山东广播电视报》来说,当  相似文献   

7.
当代草圣林散之,与《江苏广播电视报》有段深深的情缘。那是十多年前的往事了。我曾经在《江苏广播电视报》工作过。为纪念报纸复刊一周年,我们拟请散之老人书写一幅题词在报上发表。1980年5月21日上午九时许,我们来到了林老在南京玄武  相似文献   

8.
1991年11月25日,广西合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广西广播电视报起诉广西煤矿工人报摘登一周电视节目预告为侵犯版权的纠纷案,终判《广西广播电视报》败诉。这是我国版权法颁布以来第一例“电视节目预告”纠纷案。这一纠纷案的判决,给全国广播电视报喧喧闹闹的版权纠纷案划上句号。我们从中看到:摆脱依赖电视节目的现状,办出特点,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质量,已经是广播电视报发展的必然趋势。翻开全国各省市120多家广播电视报,不论是对开四版或对开八版的,其中必有一个版面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报,顾名思义,当然与广播电砚有关。有了广播电视,才有广播电视报;有了广播电视的迅速发展,才有广播电视报的兴旺。《广东电砚周报》更是在80年代初,广东电视事业蓬勃发展之时,于1982年6月应运而生的。当时全省独此一家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独此一家电视报──《广东电视周报》。刚刚摆脱“文革”阴影的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了电视台的忠实观众和电视报的忠实读者,周报发行量节节上升,《广东电视报》发行量最高时曾达238万份。但世间所有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呈直线上升。有高潮就有低谷。后来的事态发展,现在想…  相似文献   

10.
广播电视报如何深挖电视节目资源,优化整合节目内容是摆在广播电视报编辑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以《中国电视报》两文为例谈谈广播电视报编辑过程中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1.
无论何种报纸,都以头版为要。广播电视报当然也不例外。笔者从事《南通广播电视报》头版编辑工作数年,就如何办好广播电视报头版有一点粗浅的体会。一、力求贴近性。“广播电视报”这一名称,就决定了它必须以广播电视为依托,也就是行话所说的必须带“电”。具体工作中,就是要求广播电视报务必贴近广播电视,如果说广播电视报的其它版  相似文献   

12.
新年伊始。北京市城八区的每一户家庭都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新改版的《北京广播电视报》。从2005年1月6日起,《北京广播电视报》每周给北京五环以内的城区家庭赠送一份报纸。此举使得该报的发行量陡然增加到240万份.成为北京地区发行量第一的大报。  相似文献   

13.
品味《广播电视报》薛宏祥如果把一日三餐看作人们不可或缺的正餐的话,《广播电视报》恰似人们每顿饭中必须端上餐桌的一碟异香扑鼻别具一格风味的菜肴.把它当作开胃的、下饭的,或下酒的……。广播、电视、日报都在扬长避短,办出各自的特色,《广播电视报》这支报业新...  相似文献   

14.
10年前,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国第一家电视报《电视周报》(即《中国电视报)的前身),在电视事业蓬勃发展的大气候下应运而生。随之,各地广播电视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全国已有广播电视报140多家,实际上已形成中央、省和地区市级“三级办报”的格局。据1990年的统计,其中期发行量超过百万份的就有《中国电视报》、上海《每周广播电视》等lo家。目前全国广播电视报的期总发行量约4500多万份。仅从这一数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报作为一个边缘媒体,在晚报都市报的挤压下,已经走得步履蹒跚。很多人对广播电视报的生存意义产生了质疑,认为它最终将淡出历史舞台。事实上,广播电视报不仅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只要广播电视存在一天,广播电视报就有其生存的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广播电视报重新走近百姓,走人家庭。下面我们就从石家庄广播电视报《声屏之友》的改版成功来分析一下广播电视报的生存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沈爱华 《视听界》2000,(1):13-14,39
1999年,常州广播电视报实行改版,一年来,报纸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常州广播电视报改版后,头版以杂志型的格局给人以“夺目”的视觉冲击,24个版面以强大的信息量满足读者多种需要《视点》、《影视广角》、《生活》、《话说常州》、《百姓故事》等重点栏目的推出。给酝酿已久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作为广播电视宣传延伸和补充的广播电视报也日趋成熟。从过去单一的节目预告单发展成一张立足声屏、辐射社会的全方位、多功能的家庭服务类综合性报纸,其中一个最显著的标志,便是副刊的崛起。广播电视报副刊的兴办,使之从附属于广播电视的传统定势中解脱出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增强了竞争的活力。在当今越来越多的日报、晚报乃至各种行业报纷纷抢占广播电视园地、广播电视报面临严重挑战的情势下,如何办好广播电视报的副刊,在内容的取舍和版面栏目的设置上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使广播电视报扬长弃短,以其独具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立于不败之地,成了摆在广播电视报编辑记者面前的一大课题。为此,本刊特编发《湖南广播电视报》楚望霓、《江西广播电视报》吴文滨、田海宏三位同志撰写的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广播电视报副刊的特性、地位、功用及发展前景作一番探讨,供从事广播电视报采编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91年7月,湖南广播电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何立库先生在首届全国广播电视报理论研讨会上发出“努力探索创立中国的广播电视报学”的呼吁,如一石击水,荡起串串涟漪;6年后,他又在全国省级广播电视报社长、总编辑论文集《广播电视报论》。后记”中再度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报学已水到渠成.”我们佩服立庠先生的眼光和胆识,他的首倡之功定使同仁鼓舞.当然,也应预料,此观点抛出后,一定会引起两种不同的意见:其一是反对,认为创建广播电视报学尚不成气侯;其二是赞成,觉得创建广播电视报学条件已经具备.笔者持赞成和肯定…  相似文献   

19.
从1993年起,天津广播电视报由4开8版扩大为4开12版,售价提高,而发行量比扩版前不但没有降低,且有所提高。春节期间上市量107万份,市场还是脱销。这说明,天津广播电视报的这一次扩版是对路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健全过程中,在报刊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找到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位置。天津广播电视报在扩版中坚持一个特色(具有浓厚的广播电视特色)两个服务(为读者、听众、观众服务,为广播电视服务)的方针,成为人们听广播看电视所必备,也因此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扩版后的天津广播电视报用两个版面介绍电视节目。另外还有《声屏信息》版,介绍新的专题片、重点电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每周三出版的《宜春广播电视报》在宜春地区售报亭出现热卖情景,售报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再过两天,你就别想买到手了。”这是今非昔比的变化,创刊12年的《宜春广播电视报》一直以导视、导听服务读者。随着都市报和晚报的兴起,《宜春广播电视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由于与竞争媒体差异不明显,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弱.发行量陷入下降的困境。怎么从困境中奋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