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国期刊的封面图像是特定类别出版物文本风格的转译,作为一种思想传播的有效媒介,封面图像在时间与事件的框架中拥有特定的语境.文章以《文学》月刊创刊号封面图像为主线,联系《小说月报》第二十二卷十二月号、《东方杂志》第三十卷第一号的封面图像进行深入探讨.以风格分析为入口比对三本杂志的文化定位、创刊与终刊的时间与事件以及先后面向公众刊布的图像.由此进一步解析文人办出版背景下左翼期刊封面图像试图传达的信息,同时分析影响其图像风格形成的因素,复原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与出版相关事件的上下文,用艺术史的视野观照特定时代下思想的视觉表述模式.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出版界的黄金时代,《世界知识》《读书生活》《中国农村》分别是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三家出版机构先后在三个月时间内创办的刊物.与同时期其他出版机构出版的同类型期刊封面设计相比,这三种刊物封面朴素却具有代表性.文章由这三种封面图像入手,释读三家书店初创时期的文化立场与期刊封面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3.
张桐源  廉婷 《编辑之友》2023,(5):107-112
书籍封面的现代图像应用,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书籍国际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就封面图像国际化进程而言,前期多直接“拿来”西方现代化图式套用于封面图像,后期伴随设计者海外求学与印刷科技推广、民族意识增强等,逐渐形成中国式的国际化封面形式,并影响了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艺术。设计者运用现代设计理念,通过综合利用世界现代艺术设计思维、现代绘画语言、装饰图案、革新字体、摄影图片等方式,形成丰富的书籍封面国际化艺术形式。就中国社会与文化背景而言,早期的封面图像应用还不足以消化现代图式,现代图像原本的意义被改变。封面图像国际化产生原因较多,艺术家、文人、职业画家等的教育经历是后期风格转变与确立的主要原因,世界不同文化的引入,影响了封面图像的表现效果,提高了新文化传播速度,预示着中国书籍装帧艺术进入觉醒与自觉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4.
《新闻与写作》2008,(12):53-53
1933年7月1日,《文学》月刊在上海创刊。该刊为16开,由上海文学社编辑.上海生活书店发行。 《文学》月刊系郑振铎主编。傅东华、郑振铎、郁达夫、茅盾、胡愈之等担任编辑的文学刊物。后改为王统照主编,上海文学社发行。鲁迅、茅盾跻身于十人编委会行列。在《文学》月刊创刊号上.鲁迅一改以往只署化名的做法.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两篇文章。  相似文献   

5.
陈卓宇  唐轶 《青年记者》2006,(15):38-39
2006年2月16日,中国第一本关于夜生活的《夜北京》杂志出版了它的创刊号。创刊号的封面以黑色调为主,图案是北京的京剧脸谱,主打标题是“北京夜生存演义”,随刊赠送的还有一份娱乐地图,至此,一份以夜生活为主体内容的杂志展开了它的征途。《夜北京》是由重庆电脑报与北京出版社  相似文献   

6.
正《文学生活》于1931年3月1日在上海创刊,由文学生活社编辑出版,联合书店发行,仅出版一期即被查禁,该刊既是创刊号,也是停刊号。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文学生活》创刊号以小说为主,在整个17篇文章中,小说有8篇,其中创作小说5篇,分别是张天翼的长篇小说《二十一个》、沈起予的长篇小说《碑》、白薇的中篇小说《天地之死》、魏金枝的短篇小说《自由在垃圾桶里》和欧  相似文献   

7.
当代社会名目繁多的视觉传播文本,以特有的视觉建构形式,汇聚成为一道文化景观。其中,杂志封面便是一例。本文选取2003年~2008年出版的《新周刊》封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新周刊》的发展历程,动态性地考察《新周刊》封面的视觉传播形态,揭示语言和图像这两类文本在意义产制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影响,辨析形象文本的单向印证或双向互动的关系以及语-图互文方法。对《新周刊》封面的视觉传播学分析同时也例证了有关视觉转向的一个假设,即视觉转向是后现代的一种叙事性象征。  相似文献   

8.
图书封面体现了设计者对图书内容精神的深度把握,也是设计者自身思想世界的自然呈现.在数字化技术主导的“读图时代”,图书封面审美迫切需要一场范式变革,图像学为这种变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范式.图像学视域下的图书封面审美,通过“历史的重构”和“方案的重建”两条路径,重新构建起图书封面设计的图式网络,力图回到作品本身而实现对图书封面的整体解读.  相似文献   

9.
赵艺超 《图书馆论坛》2004,24(4):217-217
4月 30日上午 ,深圳市宝安图书馆读者个人藏品展之一 :银熙君期刊“创刊号”收藏展开展。此次展览分为 2 6个专题 :“文学”、“经济”、“科技”、“军事”、“法制”、“体育”、“青年”、“人文研究”、“党刊”、“广东地方期刊”等 ,内容非常丰富。如 1919年出版的《博物》创刊号 ,1935年出版的《研究与批判》创刊号 ,香港出版的《中国文坛》 ,台湾出版的《艺术研究》等 ,都极具史料价值和珍藏价值。这些期刊全部由深圳市宝安区青年收藏家银熙君先生收藏 ,他从 1991年以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创刊号期刊收藏活动 ,通过与藏友交流 ,市场上…  相似文献   

10.
每次收到《新闻与写作》月刊,那张封面总叫人爱不释手,想写几句话。 我觉得一家杂志的封面有如一个人的脸。初见一个人,首先看到的是他那张脸,是美、是丑、是端庄、是放荡、是严肃、是轻佻、是高雅、是猥琐,大体上可以从脸上看出来。 一家杂志要珍惜自己的面部。在封面的设计上要有所考究。通俗杂志或影视刊物放上一个美人头像,那是可以的。一家严肃的刊物如果以美人头来吸引读者,那就是自己贬低自己。而在封面上为某一企业做广告,印上几幅彩色商品图像,犹如在人脸上贴  相似文献   

11.
日本出版新闻社出版了《如何制作封面?——书店店主制作的图书封面集》。这本书浓缩了属于图书封面收藏爱好者团体“图书封面友好协会”的许多故事。  相似文献   

12.
日本出版新闻社出版了《如何制作封面?——书店店主制作的图书封面集》。这本书浓缩了属于图书封面收藏爱好者团体"图书封面友好协会"的许多故  相似文献   

13.
于宏 《现代出版》2013,(4):59-61
封面图像作为辅助期刊文本的视觉语言,在《装饰》封面演变中具有关键作用。《装饰》50余年的发展经历了视觉图像表现形式的民间艺术造型阶段、装饰造型阶段、抽象造型阶段,封面设计图像演变特征鲜明。《装饰》在与社会互动的不断变化中保持了其特有的封面设计风格和视觉感受,引领设计类期刊图像审美形态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青年记者》2012,(16):81
《纽约时报》网站5月21日报道,最近一期的《时代周刊》封面是一位迷人的26岁母亲给3岁大儿子喂奶的图片,标题为"你是合格的母亲吗?"在这期杂志面市的当天,与该封面有关的词条在谷歌上排在搜索的前五位。在其出版的八天内,该封面在Twitter上被提及了50,000次;同时,《时代周刊》在Facebook上也得到了43,000个喜欢的评价。为诸如《Esquire》和《新闻周刊》这样的出版物担任美术指导长达40年  相似文献   

15.
从有了"封面设计",一本书已经开始从所谓情感与故事的载体转向复杂多样的文化元素的"消费品".封面的故事本身,在悄悄讲述时代的迁移与书文化命运的转折. 出版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很多文学书刊,尽管色彩暗淡、印制粗糙、纸质低劣,出版刊印的精致程度远不能与今日相比较,但是作为文学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旧时封面的审美影响力却长期存在,甚至,对当时很多读书人走上文学艺术之路起到了"开蒙"作用,发挥了审美教育和艺术陶冶的持续力量.  相似文献   

16.
正高元宰编辑并发行的印刷杂志,在印刷学术研究史上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有文章认为高元宰编辑的《中华印刷杂志》1935年出版了两期,有的仅简单介绍一句。①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高元宰主编的这一杂志没有连续刊号,笔者目前看到的版本有三种:一是《印刷画报》创刊号(图文版),封面刊名为蔡元培题,1934年5月出版。二是《中华印刷杂志》照相制版术专号,封面刊名为黄炎  相似文献   

17.
业界动向     
2009年《老夫子》全新布局开拓市场台湾:风靡华人世界漫画《老夫子庆祝45周年,1月15日在台湾出版了月刊,《老夫子》月刊创刊号除了漫画,还有相关商品及创意玩家介绍。老夫子哈媒体还推动其他延伸授权和商品开发同时将市场目标扩及日、韩及欧美等地  相似文献   

18.
信息     
《编辑者》月刊1931年在上海出版的《编辑者》月刊,是由上海出版业工会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办事处编辑的一份内部刊物。每期印数大致在600份左右。在创刊号(1931年6月15日出版)的《发刊词》中提出:“在这个急骤变动着的大时代里,我们的责任是不很轻微的。”“‘编辑者’只是拿笔杆的人们里的很微小的一部分人,但为力虽微却也并不愿放弃了那些重要的责任,更不敢忽视了自己所担负的职务与力量……本刊便是我们的力量之一。”第二期上发表了郑振铎的《编译方针与编译计划》,论述一般书籍的刊行,世界文学名著的翻译出版等。该刊还发表过周予同、乔…  相似文献   

19.
《特选撮要每月纪传》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创办的我国最早的近代汉文报刊之一.研究这个报刊,对于了解鸦片战争前,外国殖民主义者如何运用报刊对中国进行侵略,探索外国人所办近代汉文报刊的产生、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特选撮要每月纪传》是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恩于1823年(清道光三年六月)在印度尼西亚的巴达维亚(现雅加达)创办的,1826年(清道光六年)停刊,共出版三年多.月刊,木刻竹纸印刷.至今所能见者仅存于英国伦敦博物馆的创刊号和第三期两册.它的版式和装订都取中国古代线装书式.创刊号封面顶端由右至左横书"道光癸未年六月",正中约占二分之一的地位自上而下直书《特选撮要每月纪传》八个仿宋体大字.右上角直书小楷:"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下左角署名  相似文献   

20.
郑萍 《新闻知识》2007,(7):62-63
《新周刊》的前身是《七天华讯》。1996年8月18日《新周刊》出版了创刊号第零期。它经历了一个重要的“新闻纸时代”。主要是靠媒介人的理想做事,并没有太多考虑市场问题。1997年6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