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刘婷婷 《新闻窗》2012,(1):37-38
社会新闻含义相当广泛,主要是指关于民生方面的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社会风貌、社会生活方面等进行报道,在题材和内容上更为贴切老百姓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联系,而在报道手法上,社会新闻的报道方式可以更活跃。社会新闻跟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科技新闻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广泛社会性、生动趣味性和人情冷暖性。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视社会新闻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它不仅以其贴近生活、时效性强、反应迅速、观点新颖给电视新闻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2.
一般地说,凡是新闻,都具有社会性,都可以叫作社会新闻。但这里说的社会新闻,是专指显示一定“社会相”的新闻,反映人们当前的性会生活、社会道德、社会风尚、社会秩序以及社会上与自然界特异现象的新闻。它报道的多是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事件,严重的或普通存在的社会问题和能引起人们兴趣的社会、自然现象。它们往往发生在“八小时”以外。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谓的负面新闻报道从内涵上说,是对现实中的负面事件的报道。负面事件包括自然性灾害和一切社会性事故,这些负面事件都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异常性、危害性,影响社会的正常发展,但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仅从这一点上看,负面事件是新闻中的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社会新闻?至今无公认的定义。如顾名思义,讲经济新闻就是报道经济活动的新闻,讲科技新闻就是报道科技活动的新闻,尚可;倘说社会新闻就是报道社会活动的新闻,便不确切。因为报纸上的新闻,绝大多数都是报道社会活动、社会现象的,都具有社会性,从广义上说都可以叫社会新闻。显然,这里讲的社会新闻,有它特定的含义。社会新闻,沿用的是早期新闻学书上的名称。二十年代,我国著名记者邵飘萍所著《实际应用新闻学》中说:“十余年前,报纸中社会新闻之地位,并不视为重要,不能与政治、外交、财政并列……近年以  相似文献   

5.
所谓新闻,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一般来讲,“事实”主要包括时间、地点、环境、事件、人物等几大因素,在这些因素中,“人”应该是报道的核心,因为绝大多数新闻事实的发生,都离不开人的因素或者会对人造成影响。高尔基曾经说过,一切文学都是人学。如果从哲学层面上,我们也完全可以讲,一切新闻也都是关于“人”的新闻。因此,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但重心落脚点应该是“人”,是新闻事件中人的作用、人的观念、人的情感以及事件对人的影响等等一切关于“人”的因素,而且,新闻最终也是给“人”看的,所以,新闻要“以人为本”。新闻“…  相似文献   

6.
×××同志:你在来信中间:“好新闻都是事迹过硬吗?”这里,我只就“好新闻”与“事迹过硬”的关系发一点议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要知道,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很难想象一件平庸无聊、没有任何新闻价值的事能够”报道”成为好新闻。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存在决定意识,我们可以断言:一条新闻之所以好,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所报道的事实过硬,即它包含有足以使它成为好新闻的内在因素,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然而,并不是像你说的,“凡有了过硬的事迹,就一定能写出好新闻来”。因为一件过硬的新闻事…  相似文献   

7.
非事件性新闻是区别于事件性新闻而言的。事件性新闻具有强烈的时间性、独立性。而非事件性新闻并不一定都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一般不是在一个时间或一个地点发生的独立事件。因此人们很难一眼就能看出它是个有价值的新闻,通常它是记者缜密的调查研究和精心提炼主题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社会新闻是涉及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包括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尤以社会道德伦理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的新闻为主。它与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相比,具有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讲究趣味性、富有人情味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肖爱丽 《青年记者》2017,(14):24-25
互联网环境下的“负面事件”报道 (一)“负面事件”报道的含义界定 本文所讨论的“负面事件”报道主要集中于对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产生碰撞的社会事件的揭露,这类事件事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包括社会问题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负面事件相比,具有社会性、广泛性、突发性,与公众的社会道德标准产生对抗,对社会秩序造成混乱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社会新闻 笔者认为,社会新闻是涉及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尤以社会道德伦理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的新闻为主。它与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相比,具有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趣味性、可读性,富有人情味等特点。社会新闻与公众、民生有着特殊...  相似文献   

11.
社会新闻,是涉及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包括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尤以社会道德伦理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的新闻为主。它与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相比,具有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讲究趣味性,富有人情味等特点。社会新闻是不同形态的人性展示,社会新闻是不同的人生形态对生命的诠释;新闻视角,是指基于新闻学理论的关于如何发现、报道、突出、强化新闻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家庭收入不断增加,市民对经济新闻越来越关注.而很多报纸在经历了“社会新闻化”和“娱乐化”的比拼之后,也开始思考如何在日益同质化的竞争中杀出重围,提升报纸品位、抓住中高端读者等问题.于是,增加经济报道和评论,成为很多报纸的选择.经济新闻与娱乐新闻、社会新闻不同,它对阅读者的知识储备有更高的要求.它必须有用,才有价值.经济新闻很难“有趣”,因此对于没有需要的读者来讲,具有天生的排斥性.从几年来的实践看,通过不断提高经济报道的水准,实现了报纸的快速发展,这样的案例仍然不是很多.  相似文献   

13.
社会新闻的定义和地位 “社会新闻”这个名词,在过去一段较长时间里,我国新闻界较少提及。 笔者认为可以这样来给社会新闻下定义——社会新闻是侧重报道世态人情、社会道德风尚、人们业余生活及某些社会性事故、犯罪的新闻。 这个定义主要是从报道内容上来讲的。事实上,我们也许还可以从报道角度上给社会新闻另下定义。但根据我国的国情,如此下定义可能会引起诸多争议,造成一个模糊概念,难以指导工作。 社会新闻内容丰富多彩,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给它分成几类:社会生活新闻,社会道德风情新闻、社  相似文献   

14.
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碰到的两个品种。有人注重事件性新闻的采写而贬低、反对非事件性新闻,认为它不是“纯新闻”,要把它“开除出新闻报道”之列。多年来的新闻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社会生活十分复杂,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受众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我们既要向读者提供突发事件的信息,也经常需要报道一些非事件性的新闻。当风起青萍之末的时候,当一个重大事件正在蕴酿过程之中、一切还是扑朔迷离的时候,当一些重大政策出台的时候,当社会出现了一些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时候,也正是非事件性新闻这一报道形式大显身手的时候。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通常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  相似文献   

15.
刘冰 《青年记者》2004,(9):52-52
什么是“观点新闻”“观点新闻”,简言之就是在新闻报道中体现记者观点,反映记者对某一新闻事件特殊认识的新闻,就是有分析、有见解、有思想的新闻。“观点新闻”属于深度报道,但又不同于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通过策划,挖掘“冰点”背后的新闻,使之成为“热点”;或对大多数读者关心的问题和事件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意义的挖掘和“炒作”,包括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前瞻性报道等。“观点新闻”则不同,它不用炒作,也不用有组织有计划的策划,就是对某一固有新闻素材带有记者独特认识的报道。它一般也用不着连续报道,三五百字就可以解决问题。“观点新闻”也不同于言论,它首先是新闻,是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  相似文献   

16.
吴聿宏 《新闻传播》2009,(7):127-127
经济新闻是有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一切经济领域新闻的总称,是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经济活动或经济工作事实的报道。经济建设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宣传经济、服务经济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传媒的主要任务之一。与群众利益紧密相联的经济报道本应有很大的读者群,但现实与之相反,很多读者不愿看经济报道。这种反常现象的出现.笔者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记者自身素质问题,所报道的经济新闻很难反映出事物的本质,不鲜、不活、很难吸引人。  相似文献   

17.
“立足税务,置身经济,面向社会。”这是税务类行业报大体趋同的办报思路。各报同行对此也努力探索在以专业报道为主的基础上,突破税收专业束缚,使报纸走向社会,走向更广泛的读者群,但由于理论研究的滞后,至今实践进展情况还没有大的改观。翻开同类报纸大多主题单一、内容重复、版面雷同、栏目相近、视角狭小等。如何打破这种局面,笔者认为应在税务新闻的社会性上下功夫,以开拓税务新闻的报道空间。税务新闻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所谓新闻的社会性,一是新闻事实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现象、事件和问题;二是报道的内容关系到社…  相似文献   

18.
“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明明天之意义“,是深度报道的总体特点。经济类报道与时政报道、社会新闻不同,它追求的并不完全是“快“。一个经济现象、经济事件、经济数据,其背后往往蕴涵着国内的、国际的和历史的背景,读者也希望透过表象把握经济的未来走向。所以,一篇质量上乘的经济题材深度报道,一般都超越同一事件时效性最强的报道,成为亮点。  相似文献   

19.
人类自有商品交换行为以来,经济活动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媒体的出现,则使人类的经济活动必然成为其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一)经济新闻是新闻的一个种属。它有新闻的共性,在写作上也应遵循新闻写作的一般规律,如五个“w”等。但它也有自己的特点“,经济新闻是关于社会生产方式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反映、服务和引导社会经济活动和人民群众经济  相似文献   

20.
在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社会民生等各方面都在飞速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多姿多彩的局面.而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中累积的各种问题、矛盾也频频出现,这一切,形成了新闻事件海量、复杂和多元的特点;另外,现代社会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人们借助网络工具,不仅可以即时分享到新闻信息,也可以成为新闻和评论的发布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