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是纳西族东巴教祭司用东巴文和格巴文书写下来的东巴教经典,俗称东巴经。目前保存于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的东巴古籍文献共20000余卷,产生年代无考。主要记载的是东巴教祭司在祭祀仪式中诵唱的经文,是纳西族东巴教祭祀和占卜活动中使用的经典、书画和民间记事文书。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由云南省档案局和云南省丽江地区行政公署申报,于2002年3月首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03年8月28日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2.
20 0 3年8月2 8日至30日,在波兰格但斯克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评审会)上,由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国家委员会申报的东巴古籍文献,被评选列入《世界记忆名录》。通过这次评审会议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文献档案有2 3项,东巴古籍文献是此次中国唯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国内外古籍保护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从数量、时间、主题和学科领域分布角度呈现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从文献材料保护与修复、文献保护环境研究、文献保护技术(科技)、文献保护管理四个方向进行分析阐释。研究发现,国内外古籍保护主要研究方向初步成型,研究重点集中于材料和保护技术;考虑到国内外研究基础、研究情境和关联领域等的差异,宜借力图情档领域进行古籍保护学科建设,促进中华文化传承及创造性利用。  相似文献   

4.
论文研究纳西族东巴经档案文献流失海外的历史与现状,并结合档案文献与古籍、文物的关系,从多视角探讨东巴经档案文献流失海外的保护抢救问题。  相似文献   

5.
东巴古籍是纳西族古文化的百科全书,卷帙浩繁,内涵丰富。出版100卷的四对照本 《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无疑是我国文化事业的一件大好事。当今世界传统文化备受近现代文化冲击,东巴文化当然在所难免。好在东巴文化本身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传统也并不都与现代化枘凿不  相似文献   

6.
新型文献载体对图书馆的冲击与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新型文献主要指电子文献与网络文献。传统文献主要指纸质文献。由于二者在生产、存储、传递、价格等诸多方面的差别 ,图书馆新型载体文献的数量将越来越多 ,传统文献占主导地位的状况将被改变 ,但纸质文献不会消失 ,仍会在一定范围发挥作用。参考文献 6。  相似文献   

7.
在古籍保护工作中。民族古籍文献是重点之一。文章就如何保护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提出了科学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构想。  相似文献   

8.
博大精深的东巴文化,包括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自沙壁画和蜚声中外的纳西古乐:灿烂的纳西族东巴文化它起源于纳西族的原始社会,以广博浩瀚的内容,形成多姿多彩的风貌。展现了纳西族远古社会的灿烂文明,东巴文化的主要内涵,是用纳西族的古文字记载的。大部分的东巴古籍就是用这种文字书写的。也有少量的书籍是完全用这种文字书写的。东巴文化更令人赞叹和注目的是:这些上万册的古籍,是东巴教的祭司用来在宗教祭祀仪仪式上读或唱诵的,但它却是纳西族漫长的社会历程中形成的精神文明的积淀.是纳西族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意识形态的集纳,被称之为纳西族的百科全书。如何利用这些宝贵的馆藏地方文献资源为丽江这一国际旅游胜地的经济建设服务,这是丽江图书馆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丽江地区现存东巴文献遗产对于研究纳西族历史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然而保管在各个部门的东巴文献面临着种种困境。本文探讨了东巴文献保管中出现困境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对策,为东巴文献遗产的永久保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图书文献载体的演变及新型载体文献利用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图书文献载体的演变及图书文献载体的两次大变革,论述了新型图书文献载体的优缺点,并就读者在利用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当今的文献世界,纸本载体材料在生产领域、销售领域、收藏领域、流通领域仍然占主要地位,而非纸本载体材料的发展速度,逐渐趋于超过纸本载体材料的势头.可以预料,未来的文献世界,纸本载体与非纸本载体材料的结合,将取代纸本文献的主导地位,文献载体材料的综合发展,将进入到更加高级的阶段,所以,对纸本文化的保存和保护将是历史赋予当代图书馆员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电子文件以其载体和载体与信息结合方式的特殊性,对传统档案保护理论造成很大的冲击,对电子文件的保护,也开辟了档案保护技术的新领域。1电子文件载体寿命电子文件的载体材料是磁性物质和光盘,它具有易  相似文献   

13.
胡大海 《新闻世界》2011,(5):246-248
东巴文化是纳西古代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成于唐宋时期,主要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教、东巴服饰等等。本文着重从东巴文字和东巴经两个方面,论述东巴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播概况。通过比较分析东巴文化在丽江和日本传播的异同,从而得出其在当代社会和媒体运用中所产生的良好效应,并点出其可能潜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献知识:主观知识的一种静态知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知识包括物质世界存在的知识即客观知识和人类物质世界的实践中领悟的知识即主观知识。知识载体有人脑及相应的文献、实物等。主观知识即人类知识,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的成果,是社会意识活动的结结晶。文献知识是主观知识的一种静态知识。  相似文献   

15.
文献载体演变下图书馆亟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怡 《图书馆》2008,(3):102-104
文献载体的演变,对图书馆文献资源载体的利用和发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新型电子文献与传统纸质文献并存互补是现代图书馆文献馆藏的特征和现状。文中对文明演化中的三种文献载体的特点及局限性作了比较,指出图书馆如何应对文献载体的演变,关系着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文献载体的多样化,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的馆藏以印刷型书刊文献为主的局面,新型的视听资料为图书馆提供功能更加齐全的信息载体,因其绘声绘色,视听同步,具有直感性和形象性,而深受读者(用户)欢迎。文献载体的多样化并非意  相似文献   

17.
图书载体材料与阅读方式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载体材料由天然材料、人工合成植物纤维材料演变至今,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文献信息储存领域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文字载体,跨媒体出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古籍数字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王发社 《图书馆论坛》2006,26(3):121-122,170
随着文献信息载体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古籍也必须以新的载体形态取代传统的文献介质。文章就古籍数字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拓宽文献版本研究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当代新科技所生产的新型文献,促使文献数量和类型剧增,为了适应文献发展与研究的需要,我国版本研究的重点,可突破时空的界限,不囿于传统古籍版本时间,向文献内容方面转移,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今后版本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文献载体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它对我国古代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古代文献有:甲骨,金文,石刻简牍,缣皂和纸质文献。文献载体不仅促进了古代文化的发展,还为系统地收集,整理古籍提供了物质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信息量日益浩繁,需要选择更佳的文献载体,使之能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