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犯错是正常的,不犯错的孩子是没有的,教师必须能正确的对待每一个犯错的孩子,不管遇到哪种孩子犯了错误,都应给予关爱,要相信只有走进犯错孩子的心灵深处,从情感上接纳犯错的孩子,再对孩子施于宽容而不失严格的教育,才能促使孩子从错误中醒悟,从困境中解脱,从挫折中成长。  相似文献   

2.
怎样成为一个快乐的老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要成为一个快乐的老师,就要学会宽容 有宽容精神的人是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修养。学生是一群正在成长的孩子.而孩子需要在尝试错误中学习.犯错是学生成长的权利.如果你不能容忍学生的错误.也就等于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所以对孩子们来说.一个宽容的老师.就显得尤其重要。如果你宽容.那么你眼中的孩子们会很可爱.和可爱的孩子们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3.
兰兰 《家庭教育》2014,(12):20-20
每个孩子都不可避免犯错,也害怕犯错后父母的批评和责怪。父母们常说:“犯错不要紧,重要的是能够及时改正。”但是不是真的不要紧?当自己的孩子做错事,又有多少父母能真正心平气和地面对呢?本期,我们就请浙江省金华市西苑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一起谈谈这个话题,看看他们的父母是如何对待他们的错误的吧!  相似文献   

4.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犯错误是家常便饭,面对犯错的孩子,任何一个有良知的教师都不会放任自流。在我们平时的教育中我们会无意地把关爱化作批评与责罚,虽然孩子们的错误少了,但是他们信心减退了,个性磨灭了。  相似文献   

5.
孩子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总会犯些错误。孩子犯点错误不足为奇,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犯错的孩子。当孩子有不正确的言行或不良习惯时,家长不能熟视无睹、听之任之,要给孩子以适当的帮助和教育。有的家长不能正确对待犯错的孩子,对孩子犯错误的前因后果了解不足,只知道一股脑地责备孩子。结果是家  相似文献   

6.
允许孩子犯错具有深刻的教育意蕴,即"犯错"的教育价值在于:帮助孩子健全是非观念;帮助孩子提升理性思维;帮助孩子激发道德行动力;帮助孩子形成宽容的人格特质。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错误观",善于挖掘孩子所犯下的错误背后的教育资源,是降低孩子"犯错"教育成本和提升教育实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一个孩子应该品尝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而不只是受罚。"这句话让我体会到,我们可以把孩子的犯错作为教育契机,引导他们认识自己因犯错导致的后果,从而让他们能对自己的错误作出深刻的反思,而不只是一味地责备或惩罚孩子。回顾以往,对待犯错的孩子,我是责备或惩罚的多。如,看到孩子把饭泼了,我会责备他:"怎么这么不小心,肯定是你不专心吃饭。"然后请他到一边坐着。记得一  相似文献   

8.
做父母的总是希望孩子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犯错就着急,并不是因为孩子犯了一个错误,而是他们认为孩子犯了一个错误永远都会这样,父母把问题无限度地延迟了。  相似文献   

9.
孩子是在一个一个地犯错的过程中,才一点点成长起来的。他们体验错误,也在错误中学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习惯了自以为是地剥夺孩子体验错误并在错误中获得经验的机会,总想以最简洁的方式尽可能让孩子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殊不知,正是这份“好心”让孩子一点点变“懒”了,一点点不自立了,  相似文献   

10.
犯错,是孩子的天性。怎样对待孩子的错误,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以下是一位家长在孩子犯错以后对他的"惩罚"——1920年,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的时候,不小心球砸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美元。要知道当时12.5美元可买125只生蛋的母鸡。  相似文献   

11.
如果我们给别人造成了伤害,即使我们采取了补救措施,仍然会在对方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的。教育也是这样,我们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始终去关爱孩子,鼓励孩子,不可用自己的消极情感影响孩子,因为一旦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就会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去除的伤疤。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人保证自己会不犯错。犯错有什么可怕的吗,其实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恰恰是不允许学生犯错。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人们正是在不断的失败中,不断的错误中,反思自己,找寻原因,逐步成长的。  相似文献   

12.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在生活中他们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并不奇怪也不可怕,真正重要的是我们老师对孩子犯错现象的态度。那么,如何正确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犯错现象,笔者认为,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帮助学生敢于面对错误、承认错误、改正错误,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要变换角度看待学生所犯的错误每一个人,都是从错误中成长,在挫折中成熟起来的。孩提时的磕磕碰碰,青春期的莽撞冲动,而立之年的自以为  相似文献   

13.
在工作中,我们时常会碰到一些让自己感到"头痛"的孩子.然而,作为教师,不要轻易地为这些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可以试着给孩子"找"一个犯错的理由.你会发现,在你的帮助下.这些孩子会慢慢地变得"可爱"起来. 可能有人会说,孩子错了就是错了,帮他改正错误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帮他找一个犯错的理由呢?其实,给孩子"找"一个犯错的理由,并不是为孩子的错误开脱,更不是有意寻找老师或家长的所谓"不是".因为,只有帮孩子找到了犯错的理由,才能帮助他真正认识犯错的根源,进而使之逐步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14.
<正>人非圣人,犯点"错"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行的脚步;犯点"小错"则是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调味剂"。所以允许个人"犯错",尤其是在学习领域。但,俗话说得好:"知错要改"!故犯错的真正意义:有错必思、有错必纠!我们教师深知其理,也广而教之。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要求教师们去引导、教育和关心。那错后"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们"引"和"教"的过程。所以学生们犯错合情合理,重要的是我们对孩子们所犯的错误要重视,即使是小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感受特深,受其  相似文献   

15.
孩子犯错后     
孩子其实是在犯错中长大的。让孩子在大大小小的错误中逐渐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  相似文献   

16.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整个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作为班主任要让学生明白:班级即社会,但是班级又不同于社会,因为在班级中学习生活的是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所以在班级中是允许孩子们犯错的。在错误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做事。  相似文献   

17.
范杰 《家长》2008,(Z2):43-43
学校和家庭应该是允许孩子犯错的地方,每个孩子的心中都可以拥有一处避难所。面对孩子的错误,家长不妨聋一回,哑一次。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孩子,孩子都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孩子犯错后家长千万不要揪住不放,批评孩子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孩子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孩子。因此,有一句名言说得很好:上帝绝不会惩罚犯错误的孩子。然而,对于这个普通常识,许多家长却并不理会,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常常批评说:你怎么又做错了?前两天做错的事怎么还不记着?这些家长每每抓住孩子  相似文献   

19.
幼儿对世界充满好奇,在生活中却显得相对无知,稍不留意就犯错。对幼儿的错误,家长朋友可能会告诉他们,这样.那样是错误的,也可能是火山爆发式的呵斥。可是家长是否想过,您对孩子的批评方式,直接影响批评的效果和孩子的成长!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批评孩子的学问。  相似文献   

20.
张思兰 《学周刊C版》2019,(20):112-112
犯错是学生的特权,且基本上每天都有学生犯错。对于学生学习上的错误,很多教师存在错误的认知,认为学生不犯错便是成功。在学习上不犯错是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认为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追求。但是在对待错误时,却往往缺乏主动应对的理念。可见,错误在数学课堂上不应该被忽视,而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并将学生的错误当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促进学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掌握、巩固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