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本文从分析刑事影像技术对侦查、调查取证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入手,叙述了刑事影像技术是运用影像方法对发生案件的地点和遗留犯罪痕迹、物证的场所,按照现场勘查的规定和办案工作的要求,把现场状况及痕迹物证的特点、位置等,如实地拍照、拍摄下来,为研究案情性质,分析作案手段,进行现场实验提供资料,为技术检验、鉴定提供条件,为起诉、审判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2.
在刑事案件中,现场指纹痕迹检验鉴定是破案的重要依据。近年来,由于DNA检验技术、视频侦查技术、网络侦查技术等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加之基层刑事科学技术人员对现场指纹显现、检验技术的掌握不足,导致了现实中"指纹"——这个"证据之首"在案件破获中的作用率逐渐下降。虽然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场指纹的显现设备、技术和指纹自动识别技术也在传统基础上得到了完善,但让现场指纹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发挥其重要作用,还需要刑事科学技术人员客观的、理性的对当前案件中指纹的提取和检验鉴定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刑事案件侦查的过程中,由于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这样侦查的过程中也就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而侦查的方式和手段也多种多样,其中刑事影像技术在侦破案件中能够更加直接的帮助侦查人员提供相关的证据和思路,因此刑事影像技术也备受办案人员的关注和认可。主要对刑事影像技术在案件侦破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说明。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刑事案件侦破的过程中,运用刑事技术现场勘查能够为案件的侦破带来很大的帮助,现场勘查考验着刑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分析能力。现场勘查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勘查人员随时有可能受到生命安全威胁,对于刑事案件现场分析必须要看清现实问题,收集有利的证据,作出有效的案件分析,将侦查与刑事技术融合,充分整合犯罪信息,提升刑事案件侦破效率。本文从刑事技术现场勘查的发展现状出发,对刑事技术现场勘查的实际应用作出合理的分析,旨在保障刑侦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刑侦案件的高效侦破。  相似文献   

5.
现场存在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对痕迹物证发现、提取,既是实地勘验的核心工作,更是侦查工作和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对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应考虑不同案件的性质,结合现场情况,以科学的方法实施。  相似文献   

6.
当前,犯罪活动的显著特点是系列性案件比较突出,其最有效的方法是开展串并案件侦查,以达到进一步判定侦查方向和范围,选定侦查途径和措施。本文通过一例系列入室盗窃案的串并分析,浅谈如何利用现场痕迹物证串并案件,以扩大侦查破案的线索范围。  相似文献   

7.
针对在案件现场重建的过程中,全景图中物证信息太小或者缺少物证信息的问题,提出了运用物证区域放大法和物证添加法来显示场景中的全息物证信息。在本文方法的研究过程中,opencv提供了相应的函数,给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实验表明,本文研究的方法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可以给侦查工作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不断完善,对证据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毒品案件来说,在进行刑事诉讼时,必须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对毒品犯罪进行严厉的打击。毒品案件与其他的案件有着一定的不同,它对社会的危害性极大,同时涉及到的人员较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侦查机关的侦查难度,而随着犯罪人员的反侦察能力的不断提升,犯罪的手段越来越隐秘,使得微量物证成为了犯罪证据链中的重要部分,因此侦查机关应当切实提高对微量物证的搜集和鉴定能力,为打击毒品犯罪提供保障。接下来本文将对微量物证的概念进行一定的说明,同时就现阶段毒品案件的证据搜集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微量物证在毒品案件中的作用进行一定阐述,以供今后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9.
对于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来说,痕迹是犯罪犯现场的重要线索,可以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力的证据,因此,刑事犯罪现场的痕迹侦查技术得到案件侦查员的高度重视。侦查人员在刑事犯罪现场中不能忽略任何痕迹,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水准进行侦查工作,这样有助于案件侦查的工作顺利开展,加快案件侦破速度,保证破案质量,尽快的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本文就刑事犯罪现场的痕迹侦查技术的概念和意义、内容和作用以及痕迹侦查中存在的不足和措施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刑事技术是打击刑事高新犯罪的增长点,是侦查破案、打击犯罪的第一道程序和"杀手锏",现场勘查是刑事案件破获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刑事案件现场隐藏了案件的第一手信息,有经验的侦查员通过现场勘查,可以根据现场留下的痕迹,在脑中还原犯罪过程,这为案件的进一步侦查提供了方向。细致的现场勘查可根据蛛丝马迹判断犯罪嫌疑人的范围,缩小排查圈。另外,现场勘查有利于搜集证据,为诉讼顺利提供了根本保障。本文介绍一些现场勘查侦破需注意的要点,望对现场勘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在命案侦破的过程中,现场痕迹物证可以为案件的侦破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过去我国刑侦的技术手段不佳,所以在现场采集痕迹物证时就会造成一定的困难,无法为案件提供有效的帮助。但是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在当前的案件侦破中,尤其是对命案的侦破中,应用痕迹物证可以更加准确的将案件的性质进行定位,缩小嫌疑犯人的范围,为命案侦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对痕迹物证的检查,还能引导刑侦人员的案件侦破方向,有助于为后期的诉讼提供重要的帮助.本文重点对现场痕迹物证在命案侦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并且以实际案件为例,希望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科技的发展,作案手段的多样化给办案人员侦察犯罪现场认定犯罪的罪证带来极大的困难。而微量物证以其特性体积微小,不易被破坏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侦查人员的重视。近年来,液质联用技术在微量物证鉴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原因是其具有适用范围广、检测灵敏度高、可分析物证结构信息、高样品通量的特点。本技术主要总结了液质联用技术在微量物证鉴定中的应用。微量物证在当代反侦查能力越来越强案件侦破中发挥重  相似文献   

13.
在刑事案件中,第一时间获取侦查线索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电子物证检验可以及时为案件提供线索。从电子物证检验的含义、特点及检验方法入手,着重探讨了电子物证检验在刑侦部门中的应用、电子物证检验在案件侦查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刑侦部门在电子物证检验工作中采取的策略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白洋 《科教文汇》2010,(19):197-198
现场重建不仅包括科学的现场分析、现场痕迹证据的解释和物证的实验室检验,还包括相关信息的系统研究和原理的逻辑形成。笔者认为,现场重建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应和了法治化的时代潮流,引入与借鉴现场重建理论,对增强我国侦查工作和侦查学理论的科学性,乃至协调刑事侦查与刑事诉讼的关系,促进刑事司法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痕迹刑侦是一种公安刑侦技术,它的运用为公安技术的刑侦案件侦破提供了技术支持,加快了刑侦案件的破案效率,提升了案件侦破的准确性。刑侦案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侦查犯罪嫌疑人在案发现场留下的蛛丝马迹,而刑侦技术痕迹正好犯罪痕迹的侦查提供了技术便利。接下来,笔者就将对刑事技术痕迹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该技术的重要性和当前的发展现状,分析其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现代法制建设工作逐渐完善,公民们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上升当中,然而作案人员的反侦查意识不断加强,对于公安侦查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侦查人员破案过程中的难度逐渐上升。将痕迹物证检验鉴定,积极应用在现阶段的公安侦查破案工作过程之中,将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使用较短的时间破案,并且为后续的审判工作提供良好的证据证明。本文主要是从痕迹物证检验鉴定的价值分析入手,针对痕迹物证检验鉴定的证据作用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刑事案件尤其是涉及民生的侵财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随着媒体和网络对刑事案件侦查过程的曝光,致使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反侦查手段越来越强,案件侦破的难度越来越大。为了持续保持侦查破案高压高效态势,今年我们淮阴分局探索建立了新型侦查模式的合成侦查指挥中心,将刑事技术、技术侦查、网络侦查、情报信息和视频侦查"五大技术支柱"合署办公,全面建成信息高度共享、情报信息研判引领,技术手段支撑的多警种合成侦查机制。而刑事技术作为刑事案件侦查和合成侦查的第一道程序和发起点,如何在合成侦查条件下更好地发挥刑事技术作用,值得探索和研究。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情况,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8.
足迹作为现场勘查中一项重要的物证,是案件现场的重要痕迹,它在明确留痕对象时能够刻画留痕人的个人特征,初步反映作案人的人数、年龄、身高、体态、性别等等一系列特征。利用足迹追踪,通常可以掌握留痕人活动情况以及去向。常常为缩小侦查范围、进行案件线索追踪提供不可低估的作用,常常为缩小侦查范围、进行案件线索追踪提供不可低估的作用,对现场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最前沿的刑事生物技术,DNA分析为法医物证鉴定提供了科学、可靠和快捷的手段,使物证鉴定从过去只能作个体排除过渡到了可以作同一认定的水平,DNA检验能直接认定罪犯,为凶杀案、强奸杀人案、强奸致孕案、碎尸案等重大刑事案件的侦破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但DNA检验技术也有其局限性,为此新技术的研发应用一直是法医物证学中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20.
痕迹检验技术是一种常用的侦查技术,现本文主要对其在刑事技术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行研究,主要目的为日后公安机关侦查工作提供有效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