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构建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历史重任,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研究及其重要性,很多学者论述已非常充分.但如何保障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则少有论及,即使有往往也是泛泛而谈,可操作性不强.本文提出了构建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想,期望使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相似文献   

2.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全局,提出了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哲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从哲学视角探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认识过程、主体作用等问题,是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人民群众,凝聚人民力量,指导大众实践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4.
沈娟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3):4-6,19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这一新的任务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改变方法,真正贴近人们的思想实际和特点,切实做到卓有实效.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实践的教育.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路径是教育宣传路径、心理影响、制度规约和政策路径.三、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赋予其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要求,也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以“大众化”为契机 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七大报告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高度,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承载、传导教育信息,渗透教育内容,促进主客体相互作用等功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可为在大学生群体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搭建新平台.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很多,本文专门探讨文本路径.马克思主义主义大众化的文本路径是指通过通俗化地阐发经典作家的原著向人民群众传播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途径和方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源头毫无疑问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经典作家的文本,直接源头则是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的报告、决议以及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著述等.因此,当代马克思主义主义大众化的文本路径既要联系时代实际全面深耕各种文本,又要重点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去做通俗化和普及化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核心要素。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高度文化自觉的根本要求。基于这样的理论前提,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必须以文化为维度,凸显文化特色,积极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目标、文化环境和文化策略,不断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极为复杂的背景下展开,这些背景的综合作用构成了这段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基础.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学习、教育、宣传等方面,为我们呈现了多维的实现路径,展示了丰富的内容,同时也留下了值得总结的经验与启示:理论创新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前提,要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加强教育引导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强化媒体引导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加强队伍建设与制度建设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保证.以上经验与启示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问题的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不是普及化更不是中国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凝聚力.其方法是:说理和践行,其有效载体是:认同、接受、掌握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念的党干部和普通党员.  相似文献   

10.
胡围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4):19-20,30
做好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必须明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及其与中国化、时代化的辩证关系,认清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阐明做好这项工作的战略途径。这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切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现实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诸多问题。为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本文以我国当前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存在问题的分析为基础,提出了以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拓宽多维路径和形成整体合力为一体的整体性路径,以切实提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学哲学用哲学》一书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科学内涵,诠释了在当代中国推动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指明了在当代中国推动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主要路径,是一部推动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力作。  相似文献   

13.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新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价值的“生命线”,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就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密切相关,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恩主义大众化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都能掌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进而转化为强大的社会发展力量。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史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早期实践史,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很好的历史范本。理性透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早期实践,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重要启示: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满足人民群众的理论需要和维护与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改进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论辩与较量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5.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启示,争夺意识形态“霸权”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实质,理论宣传的“阵地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突破口,无产阶级的“有机知识分子”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力,积极的“认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回归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6.
十七大在党的重要文献中正式提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价值实现的本质要求,是应对我国主导意识形态危机的现实需要。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对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便体现了党重建文化领导权的目标诉求。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注意理论宣传在内容和语言上的通俗性,丰富理论宣传的方式和渠道,提高理论宣传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建立和完善理论宣传的效果评价机制,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业人才队伍。因此,通俗化的表达形式、多样化的普及方式、现代化的传播手段、科学化的效果评价以及专业化的理论队伍,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以实践的角度来认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实践性的角度来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本质要求和必然追求.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以理论成果造福群众,理论宣传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任务。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有三大受众群体。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起到了先锋作用;各级党政干部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青年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从受众群体的角度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下,使人民大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理解、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当代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加强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活动,用大众化方法手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