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育感悟401:当孩子之间发生问题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引导孩子自己来解决,不鼓励孩子当告密者。当然,10岁以下的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有困难,可以请求成年人的帮助。但是,10岁以后的孩子特别是中学生不宜鼓励告密,因为告密行为可能导致阴暗的人格。对孩子来说,解决问题就是成长。  相似文献   

2.
教育感悟401:当孩子之间发生问题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引导孩子自己来解决,不鼓励孩子当告密者。当然,10岁以下的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有困难,可以请求成年人的帮助。但是,10岁以后的孩子特别是中学生不宜鼓励告密,因为告密行为可能导致阴暗的人格。对孩子来说,解决问题就是成长。  相似文献   

3.
家庭作为孩子最重要的成长基地,家长必须要做到正本清源,为孩子营造健康舒适的成长环境,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启发孩子,为其修枝剪叶,打理格局,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4.
《山东教育》2010,(6):F0002-F0002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课堂,生活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引导孩子在生活中“习得”,是青岛市李沧区教工幼儿园的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5.
刘良华 《中国德育》2009,(4):62-65,72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虽有连续性,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上仍然不同。家庭教育并非完全是为了让孩子做好入学的准备,家庭教育有自己的特殊的目的。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孩子学习知识、追求真理,学校最好不要把知识学习的任务转交给孩子的父母。父母可以期望学校能够为孩子提供知识和技能训练,但最好不要指望学校能够训练孩子的性格和身体。学校教育总是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站在“知识本位”那边:家庭教育则站在“性格一身体本位”这边,  相似文献   

6.
东子 《中华家教》2012,(12):32-33
让乔木长成最好的乔木,让小草长成最好的小草,让孩子成为最优秀的自己,家长需要做到不乱比、尊重个性和因材施教。不和"人家的孩子"比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很多家长经常用"人家孩子怎么样"来衡量自己的孩子,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比如有的孩子  相似文献   

7.
<正>一、引言2015年中国教育学会第28次学术年会的主题是"核心素养与适合的教育"。何为适合的教育?"适合教育"是指"让每个孩子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个性化教育,是世界现在的趋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要培养人才,必须按照他的天赋、素质、兴趣加以引导并实施教育,这样他潜在的才能天赋才能得到发挥。这样的教育便是最好的教育,这个就是适合的教育。我们必须在尊重教育规律和学  相似文献   

8.
每位父母都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什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但是什么是最好的?事事亲力亲为,一手包办,认为自己的意愿就是孩子的一切。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离开父母,如果他们一切都依赖父母,那以后又怎样独自生活。最好的,并不是父母的思想和不劳而获现成的"实物",而是需要孩子自己主动去探索、学习和感知。  相似文献   

9.
孩子面对世界所表现的好奇,其实是展现思考过程的最好方法,他们因无知、好奇、困惑、怀疑,进而探究,为自己建立解答,经过一再的印证与修正,让自己获得更完善的答案和信念,从中得到经验与智能。因孩子对无知的毫不掩饰、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多问,其实正在展现思考的趣味性与能力,此时成人给予不断的探问与引导,就能让孩子更精确地把自己的思考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父母的行为,每天都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但是,父母有对孩子影响最好的行为,也有对孩子影响最坏的行为。对孩子影响最好的行为,可以引导  相似文献   

11.
佚名 《家长》2008,(Z1):30-32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要学习善待他人、坦诚处世的好品德,父母便是其最好的老师。在教孩子好品德的同时,父母也要明白,孩子有自己的兴趣所在,孩子自己的发展空间也是不能被忽视的。  相似文献   

12.
家长自己做出成就,是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的最好方法。孩子会模仿家长走成功的人生之路。家长不成功,却要求孩子成功,等于家长种了土豆非要收获原子弹。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上很多人羡慕老师会教育孩子,很多孩子羡慕自己的同学父母是老师,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接受最好的教育。干百万优秀教师是否培养出了千百万优秀学生,答案是肯定的。他们是否培养出了优秀的自己的孩子,不一定。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各种兴趣都是从小培养的,尤其是学习兴趣的培养。幼儿园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懂得了一些道理,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只要老师善于发现,并加以正确引导,让孩子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学习,不但会使他们增强自信心,而且对未来的学习也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幼儿园的孩子们充满了灵性和好奇心,在他们还没有真正养成既定生活和学习习惯的时候,教师就应该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引导孩子学习。在学习上,对他们既要全面掌握,也要循序渐进;既要在玩中学习,也要在学习中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优点。孩子的好奇心很强,教师要加以引导和开发,不断激发孩子学习知识的兴趣,不断培养他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作为父母,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都希望自己能送给孩子全天下最好的礼物,包括名字、衣服、玩具等等。其实,世界上最好的礼物应该是双赢的——既可以让孩子在礼物中成长,又可以让自己做一位受孩子喜爱的合格的父母。以下是西方的教育学家送给父母的十大“礼物”。  相似文献   

16.
本案例的辅导对象是一名缺少人际支持系统,自我认知匮乏,学习力不从心,身心倍感疲惫和压力的初二女生。心理辅导过程中,(1)采取共情、积极关注等咨询技巧,协助孩子纾解“手机事件”引发的抑郁焦虑情绪,重点发掘孩子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引导孩子关注自我的感受和需求,具体化自我认知,构建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2)引导孩子尝试从学习时间、学习技巧和学习效率三个方面对学习过程进行关注,以求通过持续改变学习过程,可控化学习结果;(3)引导孩子对自己的人际关系进行梳理,通过心理老师的协助,引导孩子的父母觉知“指责型沟通”的不良结果,改善亲子关系。引导孩子具体化自己的交友需求,尝试搭建自己的人际互动系统,增强自己的人际支持力量。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朝向     
当下,在社会转型和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在许多人看来,让孩子上好大学赚大钱已异化为教育的目的。他们可能忘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使人成为人,帮助人寻找自己,并成为最好的自己。无论是教育者或是受教育者,明白教育的目的和方向是极其重要的。当"寻找自己"成为孩子们求学的目的时,没有哪一个孩子有理由放弃学习。当"让孩子寻找自己"成为教育者的理想和信念时,教育活动事实上是一种帮助,帮助孩子通过学习来做最好的自己。如此,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会弥漫着应有的期待与鼓励、  相似文献   

18.
引导孩子学会自己画 少儿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不是艺术精英教育。教师应更多地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在轻松愉快中发展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绘画是儿童大都有的潜能,并非少数儿童独有的能力。因此,儿童不需要教他们怎么画,而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自己画。  相似文献   

19.
父母没有不喜欢自己孩子的,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给予孩子最大的满足,真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假如你是优秀的父母,我建议你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良好的习惯。我国著名  相似文献   

20.
赵宁生 《家庭教育》2009,(11):18-18
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家长最好是冷静理智地分析,设身处地替孩子考虑,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家长友善的态度能让孩子更好地改正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